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教出健康的孩子》 教育得当,健康自来

《教出健康的孩子》
教育得当,健康自来

一位影响儿童成长的美国老奶奶教育手记;
身处这个世界,如何帮助孩子健康地长大成人;
健康,其实也是教养出来的;

米凯拉博士、李泽武老师特别推荐;
美国华德福教育家Astrid老师帮助孩子健康地长大成人;
华德福老师师训必备用书;
家长内在成长指南;

【随书附赠】
48页学生颂词Notebook

 

作者:(美国)阿斯特丽德·施密特·施特格曼(Astrid Schmitt-Stegmann)
译者:王盈铭、郑岩 
开本:小16开
尺寸:152*228mm
版次:1版1次
包装:平装
页数:200
印张:12.5
字数:120千字
语种:汉语 
用纸:纯质纸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41410
出版日期:2019年3月

★“只有把教育视为一个疗愈性的过程,我们才能够正确地进行教育。”
——鲁道夫·施泰纳(Rudolf Steiner)

★“功能紊乱和心灵创伤,其实源于我们的教育极少尊重和接纳孩子的需求和天性。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或疾病。”
——米凯拉·格洛克勒博士(Michaela Gl ckler)

★“作者谈到孩子的年龄阶段的发展,谈到教育者自身作为疗愈者需要做的工作,清晰地揭开华德福教育通过图景、节奏、故事、艺术以及十二感官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秘密。”
——李泽武,成都华德福学校校长

★“在这个孩子的发展必须要面对更多挑战的时代,本书提供给教师、医师、治疗师和家长一个更全观、更清晰的视角,协同合作,共同照护孩子身、心、精神的健康。”
——顾哲铭医师,台湾人智医学及健康照护平台理事长

【内容简介】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专注力和注意力缺乏、头痛、胃痛、消化不良、睡眠和饮食失调,甚至出现光敏性、运动减退、恐惧和压力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和孩子的教育紧密相关,因为教育不仅影响孩子的心魂,还直接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

本书作者Astrid以三十多年的教育经验,阐述了自己如何从孩子的发展本质出发,对孩子的生命给予整体关照,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养成三个层面指导教育者把孩子培养成健康和完整的人。

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她不仅把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融入教学中,借助优律诗美滋养、更新生命力,激发出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将内在的练习纳入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

【作者简介】
阿斯特丽德·施密特·施特格曼(Astrid Schmitt-Stegmann)

美国加州鸣石华德福学校督导老师、董事会成员。德国自由华德福学校、美国萨克拉门托华德福学校主课老师(1-8年级);德国、美国华德福高中英语老师。自1989年起,长期担任美国加州鲁道夫·施泰纳学院师训中心主任,进行过教学指导和教育评估工作。她是瑞士多纳赫歌德馆国际培训项目的资深导师和多届全球教师大会及北美教师大会的特邀讲师。

 

【目录】

推荐序一
揭开健康教育的秘密 李泽武 / 001
推荐序二
走向生命的健康 米凯拉 / 005
推荐序三
基于儿童的理解与观察 / 007
中文版序
为孩子的生活做准备 / 009
前言
把健康带给孩子 / 011

第一部分 
健康的教育 / 001
所有真正的教学及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之上,教师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神,还直接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和病患。
教师是关注孩子健康的人 / 003
华德福教育的一个原则 / 006
精微体 / 007
物质体 / 008
以太体:生命、活力和形态 / 012
生命力与思考力的转化关系 / 014
星辰体:节奏和关系 / 019
自我体:自我和转化 / 023
人的发展和模仿的作用 / 027
换牙前后的教育 / 031
7岁前后记忆的建构 / 037
理解9岁之变时儿童的孤独 / 046
情绪激发的作用 / 057
教师的首要任务 / 059

第二部分
独特的教学 / 069
只有当教师对他的讲课全情投入并真诚热爱它时,孩子的内在才能生动起来。
理解十二感官 / 071
与身体建立联结 / 085
将节律融合于教育中 / 089
板块教学准备:通过图景教学 / 092
教学中的个体化 / 097
帮助孩子度过每个七年段 / 102
创作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 104
撰写个体的颂词 / 112
教育的艺术 / 119
艺术对精微体的作用 / 121
如何培养独立判断能力 / 124
为什么要描述,不要定义 / 127

第三部分
教师的养成 / 135
作为教师,我们尤其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为这些会影响我们所教的孩子。只有通过自我转化,我们才能既与同事和谐共事,又能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正向的影响。
教师的内在生命 / 137
事半功倍的练习 / 139
教学法则 / 140
六个基本练习 / 143
健康的未来 / 146
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的庆祝活动 / 147
孩子的指引者 / 150
静思与教师 / 151
给教师的金玉良言 / 153
回顾是教师必做之事 / 156

结语 / 160
致谢 / 161
注释 / 163
参考书目 / 170

●推荐序
【为孩子的生活做准备】
本书作者Astrid

我将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为的是给读者带来关于华德福教育的几个重要的面向。

尽管华德福教育在欧洲和美国早已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它才刚刚生根立足。在到访中国很多次之后,我感到,真正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内在成长的教育,将是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亟需努力的方向。

大量研究已表明,教育要切实以儿童自身为着眼点和出发点,要增强儿童内在的稳定感、安全感以及自信心,不可在幼童时期就灌输给孩子各类信息和知识,让他们早早地背负过重的学习压力。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期,逐渐认识到人是一个个多么珍贵而又独特的个体,其内在拥有无限的潜能。教育要起到唤醒这些潜能的作用。教育要激发、唤起人们对世界和其他同伴的兴趣。我们必须认识到,四海之内皆兄弟。

我与很多中国朋友建立起了诚挚的友谊并常常为此动容,这当中有老师、家长、学员。对我来说,这无疑是喜悦和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在深入尘世的过程中,不断重新认识关于人的整体图景,以及我们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

要认识到人既具有尘世性的能力,也具备灵性的能力,只有带着这番洞见做教育,我们才能培育并滋养人的这两个面向。也唯有如此,儿童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基于此,我通过该书第一部分试图给大家带来关于人的本质的清晰图景。


在对人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接着第二部分谈论课堂上的实践工作。

每个科目都要以富于创意和想象的方式呈现,以满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图景式思考的需求,孩子也才能在学习中充分体验所有的乐趣。

而对于即将迈进高中的高年级孩子,要培养他们的是精准而不失创造力和独立性的思考力,这将为他们在未来成年生活中独自处理问题打下基础。
华德福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我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在华德福学校完成教育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信、自足的生命状态。

该书最后一部分是写给任何想通过冥想和内在修炼得到成长的教师和其他家长或成年人的。

最后,我真诚地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您灵感的源泉!



【健康也是教养出来的】
●编辑手记

美国教育家Astrid老师在《教出健康的孩子》一书中提到:教育不当,会给孩子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疾病,这一点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


“教室里的压力和恐惧感会影响韵律系统,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哮喘。”
“如果孩子面色苍白,就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记忆力被过度使用。”
“颂词对孩子的意志、情绪等有矫正和平衡的作用。”


这些都是每一个家长父母和教育者应铭记在心的,因为这事关孩子的健康。如果对这个把握不好,孩子怎么能健康地长大成人呢。

Astrid老师可以说是健康教育专家,也是国际上当之无愧的华德福“师中之师”,只因这两年才在国内指导老师培训工作,所以不太为人所知。她的父母创办美国鲁道夫施泰纳学院,一家专门培养华德福师资力量的机构,Astrid老师接续其父母的工作,长期担任该学院师训中心主任。他们这两代人的努力,对于鲁道夫施泰纳的教育思想继承和传播,有精准的把握。

对于华德福教育和其他教育体系有何不同,或者说华德福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个于一般的华德福老师和家长来说,他们不太说得清楚,或者把握不到华德福教育的核心,更不用说把它们落实于教育实践中。

本书把这个核心讲清楚了,有人说病是教养出来的,那这个病是因为教育不当造成的,换句话说,健康也是教养出来的,如果教育得当,那么孩子就是美的,健康的,平衡的,和谐的。有的人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健康就是健康,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事实上,教育是具有疗愈作用的,正如鲁道夫?施泰纳(Rudolf Steiner)所说过“只有把教育视为一个疗愈性的过程,我们才能够正确地进行教育。”米凯拉博士在《迈向健康的教育》一书也指出: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治疗。 

本书开篇即指出教育者就是疗愈者,把教育和健康紧密结合,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就这一方面来讲,比起国内第一批引进的华德福基础入门书,本书是华德福教育富有思想深度和实践经验的书,但又不至于艰涩难懂。

本书是活用鲁道夫施泰纳教育思想之后不断实践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以为刚进入华德福的老师和家长提供深度的认识,为已有华德福教育基础的教育者提供深入的指导,以便他们把握华德福教育的精髓,奠定孩子的健康和他们的未来。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