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农户种植黄芪存在哪些问题?
小芪 2019-08-31

  农户种植黄芪呈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是靠最原始种植方法,种子是多年来自留循环种,种子下种到出苗期基本靠天灾人祸。幼苗期(雨水充足的情况下)除草一年四到五次,遭遇干旱就除草一到两次。2-3年生长期人工管理每年一到两次。要到收获期必须长到4-5年。还要看当年的收购价格高低,才决定是否挖。近几年来,虫害较为严重,新下种的幼苗刚破土而出,就被虫子吃掉。叶面喷洒农药不解决根本问题。(大家讨论认为有多种因素,一是土壤连续多年种植黄芪没有歇息,二是生态链破坏,造成虫害较为严重)百分之八十的农户种植黄芪是原生态的,有百分之二十的农户使用化学法肥料。(驼耳巷乡和郭家沟村的种植户基本都使用化肥)

  另外,大多数种植农户提出种植黄芪没有农技服务的技术支持,政府扶贫应该直接落实到个人等,其中农技服务缺少是普遍反馈的一个问题,这对后期天芪生物从农技服务角度着手建立子洲黄芪的种植供应链找到了切入点;在基础种植方面可采取农技服务与原材料供应之间找到合适的公益与商业支点。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