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包芯纱常见的纱疵有无外包覆纤维、无芯、包覆效果不佳(包偏)等。无外
包覆纤维纱疵在纺制细号氨纶包芯纱时或氨纶长丝较粗时易发生,因为纺制细号氨
纶包芯纱,棉纤维须条截面的单纤维根数较少,牵伸时就易断裂。如果氨纶长丝的
含量超过20%~25%时,纺纱过程中粗纱须条中断或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或者有一
部分棉纤维被吸棉笛管吸走而造成,此时氨纶包芯纱质量较差,其弹性也大于正常
氨纶包芯纱。无芯氨纶包芯纱往往是由于氨纶长丝断裂所造成,常见于钢丝圈、钢
领配置不当而发热或钢丝圈磨损有缺口,使氨纶长丝断裂所致,而长片段无芯则往
往因操作、工艺不当所造成。氨纶包芯纱包覆效果不佳(包偏)就是氨纶长丝没有被
包覆在纱体内而是露在纱体之外,这一疵点是氨纶长丝与棉粗纱须条相对位置配置
不当或氨纶长丝没有通过集合器,失去控制而造成。
1.接头注意事项
纺制氨纶包芯纱时,氨纶包芯纱的接头质量尤为重要,尤其是要控制接头“空
芯”、“裸芯尾巴”等疵点,是氨纶包芯纱接头质量的关键。由于氨纶包芯纱以氨
纶长丝为芯,断头后前罗拉输出的长丝和外包纤维被吸棉笛管吸人,时间愈长,吸
入的氨纶长丝愈长,而外包棉为单纤维吸入,长丝所受压力大于短纤维吸力,造成
两者解体,即氨纶长丝不能保持处于外包纤维中央,所以接头后,前罗拉至笛管口
的裸丝露在纱体之外,即成“裸芯尾巴”,在细纱断头后卷绕在筒管上的纱段捻度
小而松,使氨纶长丝回缩,这是造成氨纶包芯纱接头“空芯”的主要原因。氨纶包
芯纱接头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接头长度。双手并用接头法即一手接头,一手用剪刀切断长丝芯。根据测验,
氨纶包芯纱的接头长度在40mm~45mm左右时,可保证接头段强力与正常纱接近,
氨纶包芯纱接头除强调双手同时并用外,还要强调加强日常机械保养工作,做到吸
棉笛管高低一致,前中胶辊统一,以保证接头长度的标准。
裸芯尾巴。在双手并用接头之前,对长丝要预切一次,使长丝瞬时失去吸力作
用,而弹回到外包纤维中央,如果利用长丝这个急回弹性能熟练掌握,可以消灭或
显著减少接头造成的“裸芯尾巴”。
接头空芯。经过反复实践,采用解捻后再加捻的方法可以消灭接头“空芯”,
即将卷绕在筒管上的断头纱段20mm解捻,使氨纶长丝自由回缩并接拉出外包纤维,
然后用手将被解捻的纱端适当加捻后接头,这样接头质量较好。
2.常见纱疵形成原因
裸丝:高支纱时外包纤维根数较少或粗纱中断不能得到补充而造成。
空芯:钢领、钢丝圈配置不当或钢丝圈磨损造成的氨纶丝断裂、刮断,细纱接
头空芯等。
偏芯:长丝与粗纱条相对位置不当或没有过集合器造成的。
附:传统环锭纺接头方法
接头要求:采用“平接头”方法。接头要做到:一好、一轻、二准、二短、三
结合、六快。
一好:接头质量好;
一轻:接头动作轻(动作重容易产生白点);
二准:卡头长度准(16mm——22mm),接头位置准(罗拉中上部右侧);
二短:引纱短(五个锭子、四个锭距),提纱短(不超过绒辊)
三结合:插管、绕导纱钩、卡头交叉结合;
六快:拔管、找头、挂钢丝圈、套气圈环、插管、绕导纱钩快。
六快操作方法
(1)拔管:刹锭拔管,用左手拇、食、中三指为主,无名指、小指为辅,握住纱
管沿直线向上拔出。
(2)找头:将纱管拔出后,目光立即寻找纱头位置,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
节在纱管斜面捏住纱头将纱条引出,如找不到纱头时左手拇、食、中指三指可向右
轻轻动找头。
(3)引纱:小纱由纱管底引出,大、中纱由纱管上部引出,纱的长度越短越好(一
般不超过四个锭距、五个锭子)。
(4)挂钢丝圈:左手拿纱管略带倾斜,大纱管底部向锭杆、小纱管顶部向锭子、
纱管尽量靠近钢领板,用右手的食指将钢丝圈从里向外带出,位置在钢领板右前方,
食指尖紧扣钢丝圈,同时拇指第一关节轻压纱条将纱挂入钢丝圈内。
(5)插管:插管前先刹锭,再用右手的食、中指夹住纱条套入气圈环,插管时动
作要快,同时右手的食指配合抬起叶子板,左手用拇、食、中、无名指及尾指的第
一关节分散握纱管,对准锭尖垂直插到底部(插管时动作要快)。
(6)绕导纱钩和卡头:插好管后放开刹锭,右手同时绕导纱钩(弧度越小越好)并
结合处,食、中、无名指稍成品字形,拇指压住纱条绷紧卡头,卡出的头挺直,长
度符合标准(16mm—22mm)。
(7)接头:卡头后右手拇、食指微弯捏住挺直的纱头,对准罗拉中上部须条右侧,
食、拇指轻微分开,利用锭子回转自然加捻将纤维捻合。从插好管放开刹锭开始绕
导纱钩到接好头的动作一定要快,时间为2秒,避免接头时间过长引起高捻纱。
https://www.bianbao.net/?cj
https://m.bianbao.net/?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