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新学能-语文还能这么学?高效记忆的秘诀就在这里!

在中小学阶段,将近70%的知识点(古诗词、单词、成语词组、公式、年代人物等)都需要背诵,但很多孩子由于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在背诵过程中背得慢、忘得快,很容易产生挫折感。



没想到,从小学到高中,光是知识点,孩子就要记8000多个!

如何通过有趣的记忆方法,快速高效的记忆这些内容呢?



一、谐音记忆



案例1: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俄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奥地利、意大利、英国

提取头一个字,谐音记忆,“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案例2:韩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谐音记忆:七叔含烟找围裙

案例3: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二、串联法


记忆鲁迅相关的作品,脑海里想象画面。

鲁迅--故乡--阿Q正传--藤野先生--社戏--狂人日记--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一件小事--父亲的病--彷徨--药--祝福

鲁迅回到故乡后,让阿Q约藤野先生晚上一起去看社戏,戏的名字叫《狂人日记》,戏中主角孔乙己吃饭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发疯似的向人呐喊。人们觉得他病得不轻,这不是一件小事,估计是遗传了他父亲的病,彷徨着该不该让他喝药。最后还是喝下了药,然后唱着祝福睡着了。


三、地点法—古诗速记


举例: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古诗--《蝉》-唐·虞世南

第一步:熟悉句子,第二部:划分成四句

1、垂緌(rui 第二声)饮清露,

2、流响出疏桐。

3、居高声自远,

4、非是藉秋风。

释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第三步:找出米袋上四个点

袋口、logo、米粒、袋底,记住这四个点。


第四步:找出4句古诗中的关键词

分别是垂緌、流响、居高和非是。


将四个关键词对应第三步的四个点,做故事串联在一起!

1、想象袋口十分锋利,垂下来十分(rui)锐利

2、Logo这里不停地流水,传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3、这些大米居住在高处

4、这个袋子是非洲人做的吗?回答:是的!

第五步:整句记忆


1、袋口很锋利,垂下来很锐(rui)利,划破了手指像饮用清露一样

2、水流出来伴着响声,流出来一个小书童(shutong)

3、大米居住在高处,听到了声音,好像来自远方

4、非洲人做的袋子,正是它借着秋风,吹到了中国

都记完了,再整体回忆一遍。是不是根据米袋这张图,可以把四句都能记住,而且可以轻松推出上下句?记忆现代文和文言文也是同样适用!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记忆方法能运用于语文和各科学习之中,新学能全新记忆法对接学科知识,给你高效的体验!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