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这五个水质指标是影响水产养殖的成败关键!
新天会展 2019-12-20

    溶解氧--水产动物生命要素  

同人一样,水产动物也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缺氧可使其浮头,严重时泛池致死。一般来说,养殖(育苗)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ppm),至少应保持3mg/L以上。轻度缺氧虽不致鱼虾死亡,但鱼虾生长会变慢,饲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上升;而水中溶氧过高则会引起鱼类气泡病。

    pH值--水质状况的晴雨表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pH值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如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等有毒物质,由于pH值的不同,其毒性也不同。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虾都有直接危害,甚至致死。 酸性水中(pH值低于6.5)可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可使鱼虾浮头。由于耗氧降低,代谢急剧下降,尽管食物丰富,但鱼虾仍处于饥饿状态。pH值降低时,水质中的溶解氧减少,硫化氢、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增多。pH值偏高时,水体中的氨氮、碳酸盐碱度的毒性增强。 pH值过高的水则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如鳗鱼在pH值低于5时,鳃变红褐色粘液分泌增多,呼吸衰竭而死亡。pH值在低于4或高于10.5时,鱼虾不能存活。 海水养殖pH值一般应控制在7.5~8.5之间,淡水养殖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9.0之间。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变化,pH值的变化对鱼虾和水质均有很大影响。

    氨(NH3)--水产动物的隐形杀手 

氨由水产动物排泄物(粪便)和底层有机物经氨化作用而产生。氨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养殖池中由于有动物排泄物,必定存在氨,养殖密度越大,氨的浓度越高。水体中的氨过高的话会破坏鱼虾等水生动物的皮肤、胃、肠道的黏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抑制其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为保证鱼虾的安全,水产养殖(育苗)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2ppm以下。

  亚硝酸盐(NO2-N)--水产动物的致病根源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当养殖水体中存在亚硝酸盐时,鱼虾类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鱼类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中,会发生黄血病。亚硝酸盐在水产养殖中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 

当亚硝酸盐达到0.1ppm时,鱼虾红血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量逐渐丧失,会造成鱼虾慢性中毒。此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

当亚硝酸盐达到0.5ppm时,鱼虾某些代谢器官的功能失常,体力衰退,此时鱼虾很容易患病,很多情况下鱼虾暴发疾病而死亡就是由于亚硝酸盐过高造成的。

亚硝酸盐过高可诱发草鱼出血病,鳗鱼亚硝酸盐中毒时鱼体发软,胸部、臀部带浅黄色,肝脏、鳃、血液呈深棕色。对虾中毒时,鳃受损变黑,导致死亡。 

为确保鱼虾蟹(尤其育苗期)的安全,建议将亚硝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0.2mg/L以下。

   硫化氢(H2S)--水中剧毒气体 

硫化氢(H2S)是一种可溶性的毒性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产生硫化氢:
1、在于养殖池底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2、厌氧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硫化氢与泥土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硫化氢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大约0.5ppm的硫化氢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当水中的硫化氢浓度升高时,鱼虾的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能力都会减弱,严重时会损坏鱼虾的中枢神经。硫化氢与鱼虾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降低血液载氧能力,导致鱼虾呼吸困难,造成鱼虾中毒死亡。 养殖(特别是育苗)生产中,水质中硫化氢的浓度应该严格的控制在0.1ppm一下。

    福建省新天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是专业的展会策划执行服务机构,具有丰富的策划组织执行展览及会议等活动的经验,在业内享有盛名。

     “胸怀世界,服务中国”是公司的定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经营,公司与世界多家著名的展会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成为其在华的战略合作伙伴。

近期热门水产展会推荐,热门展会,位置有限,欲订从速

参展咨询

陈女士  0591-38255047    QQ:3002079103

咨询热线:400-6766-889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