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上】董卿顶级欲望刷屏:为什么越努力越失败!

吃下的苦,熬过的难,终有天会让我们闪闪发光。

这阵子,很喜欢董卿一句话:“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可获得;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可获得。”


这世上好像没有谁的成功,不需要通过煎熬来获得。


所以很多人都在拼了命地熬着苦难岁月。


而这其中,有些人已经足够煎熬,始终都不能获得成功,越努力却越失败。


仔细想来,其实这世上并不是所有努力都能走向成功。


时隔八年,《央视主持人大赛》再次开播,一如既往,很火。

 

火到什么地步呢?第一期节目就连续霸占好几条热搜,选手评委都得到一致好评,播出后都在期待着第二期。


观众眼里,这是真正的神仙打架节目,全程没有一点拖沓。

而且,很考验选手们真正的实力。

比赛难度堪称魔鬼级别,每个人上台都不会做过多自我介绍便直奔主题,3分钟的自我展示时间。

3分钟结束,立马进入90秒的即兴考核。

全程都是撒贝宁讲完后,选手们没有一点思考时间就开始作答。

结束之后评委直接打分,不留任何悬念。

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下一名选手就已经出场。

全程高能的节目,几乎窒息的节奏,让无数人直呼过瘾。

我们好像好久没看过这么真刀真枪比拼能力的节目了。

这些年来,我们看了很多其他节目,上来就是卖惨煽情。

等到真正比拼能力时,观众评委一把鼻涕一把泪,已经忽略了这本身是一场比赛。

这时惨痛经历盖过能力,成为了评分高低的依据。

说实话,变味了。

这档节目却告诉我们,这个时代拼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是必备的,没什么好比的,就拿邹韵来说,任职过四年驻外记者,与家人分离,在恶劣的环境下每天奔波。

之前美国遭遇飓风,她冒着高空坠物的风险,到前线去,在冰冷水里报道。

和她同行的,只有她一个坚持到了最后。

参赛的选手中,如她一般付出无数努力的不在少数。

但这些努力,都没得到展示,因为这是一个真刀真枪拼实力的节目。

反观我们生活,你会发现,我们悄然将努力与实力划上等号,很多人试图渲染自己努力的程度,以此掩盖实力的不足。

可他们所谓的努力,或是间隙性努力,持续性懈怠,或是纯粹消磨自己瞎努力。

为自己,为别人营造出了一番努力的假象。

到最后,以为走了很远,回过头来才发现,不过在原地踏步。

 你可能只是在假装努力 

努力是强者的谦辞,但在弱者这里,却成了一层遮羞布。

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

或是在我们身边,或是我们自己。

而他们,大抵不知道自己只是假装努力。

在上一家公司时,有个同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他是最早到公司,也是最晚走的那一个。

我时常在他朋友圈里看到夜晚十点多乃至凌晨的公司景象。

上班时间,我也能看到他端坐于电脑前,一刻不停地敲着键盘,按理来说,勤勤恳恳的他应该会得到上司赏识,然而,由于公司经济不景气,需要裁员时,第一个裁掉的就是他。


那晚送别宴的时候,酒过三巡,只见他喝高了,给我们讲了他在公司的日常有多勤恳。

为了工作,聚会都不参加,游戏也不打,熬夜熬到掉发......

讲着讲着就趴在桌上哭了起来,嘴上喃喃说道:

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裁掉的为什么是我?

在场其他同事也为其感到十分可惜,我们眼中,他确实很努力。

可后来才知道,他的努力,只限于人们眼中所见,早到晚退,上班专心看着电脑。

而他多数时间其实是在发呆,把工作一直拖延到下班才认真去完成。

其余休息时间偶尔踌躇满志提升下自己技能,发发朋友圈给自己打打气,但大多时候都坚持不下来。

同期跟他一起进公司的已经能独当一面时,他的业绩还一直垫底,优胜劣汰,自然淘汰了他。

《奇葩说》里陈铭说,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

后者总是寥寥无几。

那句“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听过很多人讲,包括有时我自己心里也会这么想,以为某天心血来潮去健身房挥汗好几个小时,以为某天看完一本书,以为某天工作到三更半夜等等就算是努力。

便开始自我迷惑,自己很努力。

不曾想,别人十年如一日坚持健身,每天坚持看书,除了工作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

说到底,我们不过是自我判断偏差,所谓的努力,只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