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金英教育】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金英教育 2020-01-27



 

 

No.1  解题步骤


 

 

  •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No.2  题型

 

 

一、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 明暗两种:


  •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 方法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恰当的字词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


✍  八、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①解释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  ②列举的省略  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①直接引用  ②特殊含义  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 


 

✍  九、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  十、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   十一、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一面……一面……       一会……一会……          既……又…… 


2.递进: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4.转折: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然而…… 


5.假设: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6.条件: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因果: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  十二、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 


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No.3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 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1、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2、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3、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列数字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5、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