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段后,尤其是有出国留学打算的,开始有意接触公共演讲和辩论,借此提高孩子的思辨、逻辑、写作、表达等全方位的高阶技能。其实,即使是不打比赛,没有出国留学,演讲与辩论技能都值得我们去接触和学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这项技能将对你日后的学习、工作与人际交往都会大有裨益。
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共同探讨辩论基本知识和学习路线。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在中国辩圈流行的主要辩论形式:
公共论坛辩论
公共论坛辩论(Public Forum Debate)的辩论形式支持或反对某一立场的团队聚集在一起,试图说服非专业人士或“公民法官”。一场辩论通常有四个主要部分:
01 立论环节
每组一辩发言4分钟,这4分钟的演讲是在辩论赛前写好的,叫做立论陈述。辩手们需要完成正、反两个立论陈述,因为他们直到比赛开始时才知道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
02 辩驳环节
每一组的二辩做辩驳陈述,时间还是4分钟。在辩驳环节中,辩手需将所有的时间用来反驳对手的论点。他们需要弄清楚自己想要挑战的是哪部分论点。比如,可以这样说,“我想指出我对手的第二个论点的漏洞。我有以下两个证据……”
03 总结环节
每一组的一辩有2分钟时间做总结发言,也可以借此机会拓展最重要的立论陈述或回应对方论点。但是,不要引入任何新的论点!
如果引入了新的论点,辩论者必须解释另一方在短短2分钟内提出的任何问题,同时需要保持清晰的陈述而不能说得太快,这将会变得很棘手。
04 聚焦环节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来展现你可以赢得这场辩论比赛。在这轮辩论中,每个小组在辩驳环节中的发言人将进行总结。
- 如何判定输赢 -
评委的评估总原则是要参考亚里士多德的三诉诸策略:人品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人品诉诸是指一种具有可信度的说服手段,并可以通过良好的调研和传递来实现。情感诉诸是对观众情感的诉求,而理性诉诸则是运用理性或逻辑。
评委在填写选票时通常会考虑的三个关键词是: 论证、互动或冲突以及团队平衡。
Note: 要重视总结和聚焦这两个环节的演讲。因为前面两个演讲都是可以做好充分准备的,大部分人都有教练帮忙,但是最后两个演讲肯定是要看选手自己的灵活性,怎么样做可以把这个辩论内容框在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范围里,对输赢至关重要。
▼
关于演讲辩论的小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先分享到这,往后我们还会继续推出一些相关内容,也欢迎大家留言与我们一起探讨关于演讲辩论的想法。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海育国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