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六位一体: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项目的推进机制
金陵叙事 2020-03-02

一、项目概述

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2018年10月,由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为牵头学校,与最早的、卓有成效地开展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苏州新草桥中学、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省外有优秀的微课程教学法实验教师的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包头市蒙古族学校、武汉市楚才中学,以及后起之秀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联合申报,得到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的关心与支持,经省教育厅科技处推荐为遴选项目,上报教育部科技司。

经过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和网络公示,2019年1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名单的通知》(教技厅函〔2019〕2号),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位列其中。

2019年1月28日,教育部科技司、中央电教馆在上海召开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培训会,项目正式启动。

2019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九),烟雨朦胧,寒假尚未结束,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项目首次校长联席会在风景如画的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校长张飞、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校长叶鹏松、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校长冯凌燕、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校长计利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校长尤佳、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副校长胡修喜、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副校长孙庆科、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副校长韩轶、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副校长王水丽、北外苏州湾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执行校长董劲、苏州新草桥中学副校长童彩萍、武汉市楚才中学信息中心主任潘岚、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教导主任陶亮俚、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课程中心副主任周丽、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教师马莉莉(共同体秘书长),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肖年志、苏州市吴中区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张锐军和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金陵。

会议讨论了“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草案),提出修改建议,就实施方案中的工作目标、组织管理、保障措施、预期成效,以及工作规划的主要活动内容、方式和时间等达成共识。

3月1日,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项目在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举行开题会,中央电教馆研究部主任黄天元、副主任沈芸到会指导。特邀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北京大学教授汪琼、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在开题会上充分肯定项目规划,认为共同体工作目标精准、工作规划详实、组织管理明确到位,并就项目设计与推进策略提出各自的建议。

当天下午,共同体微课程教学法专项培训开班。汪琼教授为学员带来《改进合作学习》报告,为教师组织翻转课堂常规性发生的课堂协作学习作前瞻性引领。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金陵负责“做中学”专项培训,学员历经听课、设计、答辩、修改的洗礼,掌握了微课程教学法激发学习力、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成为项目推进的骨干。此后,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项目便有条不紊开展起来。

二、六位一体的项目推进机制

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是校际协作共同体,成员校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要使共同体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必须靠机制保证共识,靠共识推进实践,才能取得实效。

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的第一个行动是召开校长联席会,就项目推进达成共识。校长联席会是共同体决策机构,2019年2月的校长联席会,实际上完成了项目推进的机制建设。今天回首来看,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达到既定目标,是与共同体决策机构的建立分不开的。

中央电教馆研究部副主任沈芸十分关心共同体项目建设,多次希望我们总结项目推进机制,为其他共同体项目提供他山之石。但是,由于工作繁忙,难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让我有时间重新思考这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回眸来看,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不正是沿着机制开路、措施跟上的思路,迎来学习方式创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成果纷呈吗?

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校长联席会完成了项目推进的决策机构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顺理成章需要建立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成员校的项目推进工作,这样,就可以把共同体的决策转化成为成员校的行动。

在决策机构与学校领导小组之间,有着经常性的事务,需要常务机构联络与协调,这就是我们设置共同体秘书处的初衷。秘书处的成员由各成员校推荐,职责是协助学校领导组织、落实推进项目。秘书长由牵头学校的秘书——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马莉莉——一位从事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多年的优秀教师——担任。

按照中央电教馆的要求,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项目的成员校要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创建“共同体社区”。这项工作比较复杂,需要谙熟信息技术的领导和教师来研究、策划和指导。这就是共同体技术支持部建立的原因。主要由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的孙庆科副校长、共同体秘书长马莉莉、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黄菊平老师负责,其他成员校内由各校信息技术教师负责。

这样,“四驾马车”的组织建构就完成了。但是,组织机构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共同体使命的完成。项目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是否掌握微课程教学法的理念与方法,是否能够设计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自主学习的“任务单”,是否能够开发出支持学生完成有难度的学习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是否能够策划帮助学生从巩固知识到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任务单(尤其是创意微项目学习)。因此,共同体组织了两次现场“做中学”微课程教学法专项培训,三期中国大学MOOC《微课程教学法》课程学习,力求让更多教师掌握微课程教学法创新学习方式的好方法。

即便完成培训,教师在实践中遇到困难也是正常的。因此,专家团队的支撑非常重要。共同体建立专家智库,有针对性地聘请专家做教学指导。除了3月1日邀请汪琼、金陵讲课之外,共同体还专门邀请北大汪琼团队博士生、擅长影视编导的王宇为参加共同体“汇课观摩”的教师作《教师如何做视频》专题报告,邀请北大汪琼团队博士生、国家开放大学助理研究员缪静敏为暑期专项培训班作《改进合作学习》专题报告。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金陵经常性深入课堂,分析学习设计与课堂学习组织的成功与不足,面对面指导参加实验的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走上从演员型教师向点化学生智慧的导演型教师转型的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校长联席会、学校领导小组、秘书处、技术支持部、微课程教学法、专家智库六位一体,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项目推进的有效机制,保证项目有条不紊推进,水到渠成收获成果。

最后,对六位一体的项目推进机制做如下梳理:

——以校长联席会为项目推进的决策机构,统筹规划、组织共同体项目推进;

——以学校项目推进领导小组为成员校负责机构,组织学校项目推进工作;

——以共同体秘书处为连结共同体与成员校之间的纽带,组织、协调共同体决策的活动;

——以技术支持部指导成员校创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共同体社区”;

——以微课程教学法为理论与方法,实现学习方式创新,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

——以专家智库为依托,根据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邀请专家作针对性指导,为项目实践导航、把关。

机制的建立,凝聚起成员校的共识,使项目推进有章可循、有标可达、得以顺利展开。如今,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都会自主学习,都热心从事微项目学习,都能在学习中收获综合能力拓展,核心素养发展的成果;教师能够看透学生学习应该把握的结构与细节,能够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从事高质量自主学习,能够策划微项目学习激法学生智慧,促进他们养成协作交流、有风度交流的习惯,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发现问题,为从事协同创新铺平道路。

尤其是,能力发展的同时,学业成绩都在提升,好消息不断传来。我们发现,如今,师生都在学习革命的路上迅跑。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