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突发性耳聋的10大常见问题

1、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答:
突发性耳聋,又称突发性神经性听力损失,是指突然发生的,在数分、数小时或三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处,听力下降20dB HL以上。

2、突聋的发病率有多高?

美国一年大约有4000例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国内学者(高志光等)报告,突聋的发病率约为5~20/10万,也就是说,突聋患者约有6.5~26万。

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出现突发性耳聋,但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0~60岁。

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化偏移的趋势,且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3、突聋有哪些症状?

起病时,大多数患者会感觉到一侧耳朵突然听力下降(只有2%的患者会出现双侧听力同时下降的情况)。

除了听力下降,超过一半的突聋患者会伴发耳鸣、耳闷和眩晕等症状。

临床估计,大约有65%的突聋患者会自行痊愈。然而,突聋是否会好转取决于引发突聋的病因,临床证明,仅有10%的突聋患者能找到明确病因。

4、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1、听力损失严重者,预后较差;
2、听力曲线呈陡降型者较上升型者预后差;
3、治疗开始的时间对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7~10天以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
4、老年人的治疗效果较青、中年人差。
5、突聋的预后与治疗时间早晚有关:发病后2周内积极治疗者疗效明显优于2周后就诊者,发病时间>30天预后更差。

 
治疗一般可在初步筛查后(一般在24h内完成)立即开始,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再同时进行其他的检查。

5、突聋患者应该何时就医?

对于本身就存在听力问题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1、患者自觉听觉功能显著下降;
2、对于助听器佩戴者来说,首先要排查助听器是否有问题以及患者有无耵聍栓塞等情况。
6、就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研究发现,当耳鸣情况出现明显变化时,患者的听敏度也可能出现下降。
 
因此,患者在就医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耳鸣情况的变化。当医生了解到耳鸣的变化情况时,应立即给患者进行听力学和耳科学检查。

7、突聋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1)
详尽的病史问询和身体检查:
患者一般都会记得是在“某件特别的事情”过后,听力突然下降了——比如头部受损、用力搬一样东西、高空飞行、潜水,或者曾经听到很大的声音;还有些患者会主诉:近期有过病毒感染或者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或者最近刚生了一场病或者动过手术,再或者近期换了药方。
2 )
及时排查代谢、血管和神经方面的疾病或障碍:
针对能够自觉听功能下降的患者。
3) 
听力学检查:
听力学检查对听力损失的病因确诊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耳声发射对突聋患者有重要的预后价值。检查项目包括鼓室图、声反射、纯音测听、言语测听、耳声发射。
听力学检查的频率取决于病因的性质、医疗的干预程度、听力损失的进程、听力损失的波动程度,以及患者自觉的听力情况和身体状况。
4 )
电生理检查:
包括短中长期的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等。

8、耳声发射能预测康复效果?

研究表明,耳声发射可早期检测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敏感性优于ABR和纯音测听。

耳声发射是对耳蜗功能具体实在的反映,且容易受到损伤因素的影响。当突聋处于病变最严重的阶段时,如果有大量外毛胞变性或缺失,DPOAE会呈现消失的趋势,其幅值显著低于健耳;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反映突聋患者的听力情况、外毛细胞(外毛细胞)受损状况,提示受损的基底膜节段。

9、突聋患者能进行哪些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物理疗法以及手术疗法。

药物疗法主要适用于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导致的突聋。

常见的物理疗法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疗法和高压氧疗法。二氧化碳疗法可通过扩张耳蜗血管增加外淋巴的含氧量;高压氧疗法可迅速提高血氧含量,直接改善内耳缺血缺氧状态。

 
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外淋巴瘘或是听神经瘤导致的突聋。但是术后的听力残留通常取决于耳部组织结构的异常程度以及对外周听觉系统的影响程度。

10、治疗无效该怎么办?

当患者尝试药物治疗后,发现听力依旧无法完全恢复时,一般会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和其他一些辅助听觉装置以期改善交流情况。

一般建议给突聋患者选配具备多个程序和音量控制选项的助听器,一旦听力情况出现变化,助听器仍旧具备可调的空间。这类助听器往往有两大优点:1、可调选项多:不论患者听力如何变化,都能精准验配;2、用户体验佳:让患者参与到突聋的干预过程中。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