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每每谈及武侠小说,我知道大家最多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武侠已死”,为此反驳的人也无限多,无限地谈论“武”、“侠”之区别,仿佛要赋予他更高级的使命,仿佛他出生之时就背负着无比沉重的命运,“啊,少年,这就是你背负着的宿命!”
我于是想了想,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麻烦”?
你以为我是想谈论武侠?不!我没兴趣,我只想好好“安利”我的小说,理论上讲,安利武侠小说之前,自然先讲一遍古典武侠小说,然后谈一遍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再然后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等等,所以大家都听了一百万遍,但是没关系,致敬一下嘛。
我的小说仅仅是因为「恰好」属于武侠小说,我就要这么做吗?
很奇怪!
有人说,武侠要写侠,有人说,武侠要写人,有人说,武侠要有深刻的反思,等等等等。
我很烦,进行了「武侠之思辨」,联想到了「侠客之天命」,仔细想想,不对,最后翻来覆去,我们写的,不就是他娘的「小说」!
对啊!只要写好「小说」不就行了?
就好像一个人,首先,他是一个人,然后,为了让别人更能了解之,才会出现了名为「性别」、「国籍」、「民族」等等的额外属性!
「武侠小说」,重点不就是小说?
所以,安利自己的这部「恰好」是武侠类型的小说,武侠的一系列前辈,我表示,根本不重要,也不会因为「尊老」的传统美德而去致敬!我可以明确说,古典武侠小说《三侠五义》,被四大名著、《金瓶梅》和《儒林外史》完虐,甚至不如《镜花缘》(这话说得,好像《镜花缘》很弱鸡似的),这是我阅读诸多中国古典小说得出的结论,《三侠五义》更重要是其类型,就好像《封神演义》,被《西游记》完虐,但《封神演义》的亮点在于其宏伟的设定!而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等,影响远不是金庸古龙所能比拟,更多是前辈光环,没办法,我们向来喜欢做的,就是“厚古薄今”,轮到梁、金、古三人,又以金庸为突出,在之后的武侠作家之中,包括温瑞安、黄易等人在内,以及大陆新武侠一大票人,其影响都微乎其微,而只有《英雄志》作者孙晓一人,半部《英雄志》(没完结,死太监)的影响才足够可以这么一谈——武侠真正意义上的,只有金庸一人的影响力超越了武侠本身的范畴,古龙、孙晓等人,只能算在武侠界有所影响,三弦的话看今后的影响。
那重要的是什么?我说了,重要的是「小说」而不是「武侠」,「武侠小说」不过是一种「恰好该世界观里拥有一种名为“武功”的存在,其他与现实世界没有区别」的小说题材罢了,那么,将其作为小说来看,我们不应该去寻找「优秀的通俗小说」而不是局限于「优秀的武侠小说」吗?比如《三体》、《九州缥缈录》、《新宋》、《天行健》、《空之境界》、《环界》、《来自新世界》、《人类灭绝》、《魔戒》、《冰与火之歌》、《守夜人》、《克苏鲁神话》、《忒休斯之船》等书。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安利了,本人的小说简介:
「《苍茫十二弦》是一部虚构中国清朝之后历史的错列历史严肃武侠小说,以虚构的朝代润朝为背景,以庙堂、江湖、百姓三大立场之间冲突为舞台,写尽各大立场各个人物在苍茫时代的激烈碰撞」。
首先,很多人最先疑问的是,「错列历史严肃武侠小说」,一听名字感觉挺牛逼的,就好像《三国演义》里刘皇叔拜见诸葛亮时,对小童说的“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可惜小童记不住这么多名字),又或者是《冰与火之歌》中的「斯特洛大陆之统治者暨七国全境守护者、安达尔人先民之女王、大草原多斯拉克人的卡丽熙、不焚者、弥林之女王、镣拷打破者、龙之母、阿斯塔波的解放者、罗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龙石岛公主、风暴降生」的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仿佛名字越长越牛逼?
自然不是,名字长,但你要保证有实用,且不跟之前的重复两大条件,我先谈一下「错列历史」。
第一次接触「错列历史」,准确说是“误解”为对方是错列历史,又或者这么说,我当时没有「错列历史」这种学术性概念的词汇——当时误解的小说便是《红楼梦》。
我以前看小说,喜欢搞朝代,看古龙小说,一直推算,李寻欢到底是哪个皇帝的哪年探花呢?后来发现古龙根本就是把他当做空的,设了个明朝当幕布而已。当时看《红楼梦》,也有这个特点,就是,哪个朝代。
既然要追寻哪个朝代,自然要从小说里找重要人物,我找到了谁?「太上皇」!想了一下,明朝的太上皇,朱祁镇?清朝的太上皇,乾隆?《红楼梦》作者不可能知道乾隆做了太上皇,但《红楼梦》原文里,我的确看到了「太上皇」!
然后小说里写,贾演贾源两兄弟可是靠着滚滚人头建立的军功才封了宁荣二公爵的!我当时,就出现了这么一大脑洞。
《红楼梦》作者(注:我从不认为《红楼梦》作者是曹寅的孙子,哪怕他叫“曹雪芹”),描写了一个未来场景,在未来,贾演贾源两兄弟辅佐皇帝推翻清朝,建立了一个谁都不知道的王朝,所谓的“无朝代可考”,是因为害怕自己的脑洞大开惹上杀身之祸——这种设定,当然是很不正确的,但是,正因为当时这个脑洞,我才想出,本人的武侠小说要怎么写!
没错,就是清朝之后,因为世界线的变动等各种原因,拜占庭帝国的坚挺,导致西方国家既没有进行大航海时代,亦没有变成工业强国,更没有推翻封建制度,于是没有鸦片战争,等到清朝腐败之后,新的帝制王朝将会替代清朝。
这种设想,给我勇气的小说就是《英雄志》,《英雄志》的时代背景是“日月王朝”,皇帝年号故意弄错,达成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
当然,不论是《红楼梦》还是《英雄志》,用「错列历史」来形容,都是不准确的,「错列历史」是与现实中世界线的变动,而且这个世界线变动不是因为穿越造成的(比如《新宋》属于穿越,不能算),他描写的是过去的时间线,而不是现在或者未来的时间线(所以《命运石之门》也不能算错列历史)。
当时,提出这种设想的我,真的如《流浪地球》里一样,主角想到了点燃木星,其实以色列专家早就想到了,本人想到这种设定,以为前无古人,其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写的科幻小说《高堡奇人》里,早就有这种设定,早了整整半个世纪!《高堡奇人》是一部神作,他假设二战时期不是同盟国胜利,而是法西斯胜利的世界线,当然,这部小说的缺点就是,不知道找哪个家伙翻译的,也不知道这家伙用的是百度翻译还是金山翻译(金山翻译:你大爷!),这翻译水平!
这就是「错列历史」,而早有人半个世纪前想到的设定,也让我坚信,设定什么的,只能锦上添花,但绝对不是雪中送炭的炭,他可以给你的小说增色,但绝不能使你的小说成为优秀,一个技能的效果是「攻击力×2」,当然是卓群的效果,但如果你的攻击力只有1呢?
其次,「严肃武侠」,武侠,大家都了解,但提到严肃,是不是要肃然起敬!是不是觉得,要向纯文学靠拢,是不是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呢?
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着强烈的纯文学气息,每一个场景,都包含着作者无比的深意,就好像语文考试时阅读理解,每当揣摩着鲁迅曾经说过的“我没说过这话”(鲁迅:我没说过“我没说过这话”这话),就陷入了对纯文学以及伟大文学家无比的崇敬之心,深刻地反思着当时那个时代的悲恸与忿慨——累不累啊!
严肃小说,很简单很简单,就是,在这个世界里,你赋予了他的一系列设定,就好像计算机程序里的“条件”,这些条件输入,根据我们人类的世界规则,他输出了正确的计算结果,这就是严肃,那就够了。
严肃武侠小说,绝对不是传统武侠小说,要提到传统武侠小说那群人,那可真是,年纪可能最大不过30,脑子真的跟70岁老头子一样固执!比如,当《英雄志》出现了神机洞(说实话,我觉得神机洞设定的确很二),他们便说,这是玄幻,不是传统武侠——在这群固执的家伙脑中,传统武侠就是容不得半点玄幻色彩的小说。
可是呢,他们的玄幻是什么?他们的玄幻,永远局限在“武”上面,比如,喷火,火球术,下暴风雪,剑飞来飞去,变身,隐身,发射元素等等等等,这些玄幻特色,不都是集中在“武”上面的吗?
可我理解的玄幻不是这样的,我理解的玄幻,是绝望的宿命,是难以预测的天命,是恐怖诡异小说里的各种邪教的毒虫诅咒,类似于《克苏鲁神话》中种族歧视般讲的“这群混血儿”,仿佛笼罩在“印斯茅斯小镇”的难以捉摸的阴霾,又或者像《英雄志》的吴半仙“铁口直断”、皇家诅咒、十年大旱的预言——真正的玄幻,不都是这些吗?
严肃小说的外壳,不管再怎么荒诞,都是无所谓的,比如,天上有108颗星星,喜欢唱“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突然有一天,某个洪姓人士放跑了这108颗小星星,而且,洪姓人士不会唱《小星星》,也不会唱“参北斗啊”,这108颗小星星,居然下凡投胎了!其中九天玄女还给第一颗星星托梦,还送他书!这是多么荒诞!说了九天玄女娘娘,再说女娲娘娘,这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颗石头,没有补到天,很伤心,他想干什么呢?他想投胎去泡妞!然后还有人真圆了他的梦(教练,我也想投胎泡妞去!教练:你怎么什么都想)!这颗石头还真投胎泡妞了!而且我记得,这家伙很小年纪就泡到了一个花姓女子!这难道还不够荒诞吗?
他们当然荒诞,但是,他们更严肃!
有的小说,写得无比接近现实,但是,里面的本质却让我感到无比荒诞。
荒诞到什么地步?你明明这个人是这样的,可你或许为了圆剧情,或许为了读者爽,或许为了商业价值,你偏偏要把这个人那样写——那么我就会觉得,这个人,不是被心灵控制了,就是作者被心灵控制了。
就好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萧峰娶了一堆老婆,阿朱、阿紫、王语嫣、木婉清、钟灵、西夏公主、梅兰竹菊四剑,并且萧峰追王语嫣时还发誓“皇天之上,后土在下,我这一生一世,便是上刀山下油锅,千刀万剐,满门抄斩,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男盗女娼,绝子绝孙天打雷劈,满身生上一千零一个大疔疮,我也非娶你做老婆不可”,然后《鹿鼎记》的韦小宝只娶了双儿一个,双儿死后,建宁追他,韦小宝还说“双儿就是双儿,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双儿”,这个时候,我不是怀疑萧峰、韦小宝被心灵控制,就是怀疑金庸被心灵控制了。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最容易普及最容易让人懂的例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回到本人的小说,我想写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我要写一个世界,一个清朝之后的封建帝王时代,一个有着严谨的古代帝王政治制度的社会,严谨到年代列表、行政区划、经济民生、风土人情的一个全新的时代,类似于《魔戒》那变态的设定,不过我这设定,是建立在中华五千年传统的基础上的扩展,所以,还是《魔戒》更胜一筹,因为《魔戒》虽然也有借鉴,但很多东西都是无中生有,这不是谦虚,创造一个精灵语,就让我无比钦佩!
诚然,这是一部武侠小说,武林世界的不可避免的,于是我在自己的世界观里设定了一个,逻辑自洽的武侠世界,我把传统武侠里一直存在实际不合理的诸多东西,一一过滤,比如,所谓的正派邪派,中国现实中也有不少门派,可是历史上的邪派哪去了?为什么邪派没有呢?我陷入了思考,想了良久,想通了一点,不管是门派、帮派、教派、武林世家还是其他任何性质的存在,就好像《三体》里的“黑暗森林”体系,一切派别,以生存为首要前提。
于是,我不断思考,门派的收入是什么?房产、田产、学费,然后教出的徒弟去打工,向大学一样推荐,各地小帮派如何生存?当地的妓院、赌场看场子的,反馈给小帮小派,输出、反馈——那么,门派思考的既然首要因素为“生存”,那么正邪对立不就是口号,天底下所有门派都将自称自己为正派,称别的对手为邪派,没有人会自称邪派!
有的人或许反对,恰好有门派特立独行、自称邪派呢——其实,了解一句话就行,有背叛自己阶级的个人(比如恩格斯),但绝对没有背叛自己阶级的阶级,单个资本家或许会背叛资本主义,但资本阶级绝对不可能背叛资本阶级!门派个人或许称邪称恶,但绝对不会出现一个门派称邪称恶,任何的团队,都有自己的一个目的,有的人依靠「利」来笼络人心,我们俗称“传销”,有的人用「宗教」来笼络人心,我们俗称“邪教”,看看我们的现实世界,那个在现实中有「正当生意」的,自称“邪派”?你开个餐饮店,特立独行,自称我们就是邪门的黑暗料理,喜欢在汤里放蝙蝠,带新型冠状那种的,你觉得可能吗?
在这个武侠世界,我就是要用严肃的手法,去描绘一个外表荒诞的世界,门派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副业,但还是以教学生反馈门派为主,有所谓的武林世家,每一个武林世家不会再无聊到用“复姓”来命名,而是对于每一个姓,他必须是该地区有的姓,位于什么地理,以及如何的生存方式,有所谓的帮会,但不会出现像金庸小说里丐帮这种很不符合逻辑的存在,帮派的生存比门派更为严峻,两个门派的利益冲突很难达到火并的状况,就好像两只老虎相遇,很难发生争斗,因为对于野外的生物而言,一次受伤,可能意味着抓不到猎物,意味“生存”受到威胁,因为门派有自己保底的生存招,但帮派不同,帮派不是学校,帮派是公司,学校和公司,谁更易生存,大家心知肚明,常听公司倒闭,又有几个学校倒闭?所以,帮派是必须有“生存”之技的,其实像丐帮,他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不在于乞丐不能组成帮派,而在于乞丐的组成团体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历史上的丐帮大都臭名昭著,怎会变成义薄云天?而更不符合逻辑的,是铁掌帮,铁掌帮是一个铁胆英雄创的帮派,岳飞部将上官剑南,他当然不可能去搞什么赌场、妓院这种下三滥的东西,他也没做什么生意,那么如何生存呢?
《三体》中,星球、种族之间,生存是第一要素,于是有了威慑纪,现实中,美国的军事实力>世界上其他国家加起来总和,但因为核武器,于是有了核威慑,有了和平(核平),你拥有毁灭10个地球的能力,我只需要拥有毁灭你的能力便足够,这就是威慑。
很多人或许会想,扯的太远了吧,不!不远!记住!「武侠小说除了有一种叫“武功”的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出现很多衍生品,但除此之外,他跟现实世界别无二致」,这,就是“严肃武侠”!
这,也是本人的严肃武侠宣言!
我要写一个,另外一个世界线中,这个世界线一直存在着名为“武功”的功能,这个世界线与我们不同,他所发生的在现实中的故事!
他当然写人,他不仅写人,他更要写庙堂,更要写民间!
庙堂、江湖、民间,在武侠小说里,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这就好像立功、立德、立言,有些人说,XXX立了其中两项,只差最后一项没立,这是错误的说法,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要么全部都没,要么全部都有!
庙堂是主动规则的制定者,民间是众生之态,江湖是武侠小说中的专业环境(就好像你写赛车小说,那么赛车界的各车手,就是专业环境;你写厨艺小说,那么烹饪界的各厨师,就是专业环境),这三者是绝对绝对密不可分的!而且庙堂、民间的一点蝴蝶翅动,就可能影响江湖,而江湖哪怕狂风暴雨,对庙堂、民间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举例,F1赛车规定,比赛中限制对可调尾翼的使用,对政府、民间有什么影响?而政府、民间慢慢开始以电动车为主,于是F1开始慢慢向电动方程式进发)。
对于如今十分流行的「群像」,虽然这个方式十分古老,却永远不过时,对于描写庞大格局的小说来说再好不过,《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不仅皆为群像,更有惊人的结构能力,这三者并非如《冰与火之歌》POV的过于强调,每一章用一个人物作为主要视线,在群像结构之中,我无比佩服施耐庵的笔力,108将,十分自然的过度,一部70回版本的《水浒传》,他徒弟罗贯中续的30回不算,从楔子释放魔星到108将聚义,约莫70万的字就可以写出这样的群像,而且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最难能可贵就在「自然」这二字,而《冰与火之歌》各章节的分层,又太过明显,不能达到「自然」二字的境界。
然后谈谈三弦的《天之下》,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看到他的《天之下》,我惊呆了,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物,但是看下去,可能三弦不是大陆人没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他的政治生态,我觉得,过于着重于江湖的笔墨,比如对于江湖的经济生存(这我在之前也提到过),但是,过于忽略「生产者」的经济作用,「生产者」属于「民间阵营」,《天之下》把「庙堂阵营」全灭了,但是,你不可能灭了「民间阵营」,民间最为重要的是,他是「生产者」,虽然未必握有「生产资料」,可能被握有「生产资料」的地主老财压迫,但是,三弦,他意识到了,「大侠的钱哪里来」,却没意识到,「大侠钱赚到了,但老百姓没有生产,钱能买什么」——三弦的《天之下》,毁灭了「庙堂阵营」,但是「庙堂」就好像一个诅咒,你必须重新上来一个人,可以是江湖九大家,问题是你得治理天下啊,可是九大家,给我更多的感觉就是,好像九个黑帮,制定江湖规则,大侠的生存方式是看门护院之类的,却没有生产出一点点东西来,老百姓的各种事务,比如老王的邻居,和他老婆吵架闹离婚,九大家怎么管?比如税收、国防、户口、律法、经济、国民素质等等,治国有那么简单?子路说了一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老二一听,「哂之」。
作为一个大陆人,接受过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一个大陆人,深刻知晓治理国家的不易,我向来是一个对个人理想充满理想主义的人,却对群体从不抱予希望的人,历史是人民的、英雄的,唯物的、唯心的,难以判断,我根本不知道,我想好了极少量主要角色的结局,却难以想象整个故事的结局,我一直在想,自己的故事,发展下去会如何?我不得而知。我可能只有不断写下去,如同阅读《忒休斯之船》周遭的阅读笔记,才能解开一个个可能在我心中早就生根发芽的答案。
但有一点不会改变,我要写这一部「错列历史严肃武侠小说」《苍茫十二弦》,即便我知道,这样的小说写出来,出版的概率为0%,我依旧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光,去完善我的小说!
最后谈谈,对我而言,什么是武侠的魅力?
武侠的魅力在我看来,就好像欧美有很多中世纪迷一样,单纯喜欢古代,喜欢刀光剑影(对于中世纪迷而言就是剑与魔法),这是最初的兴趣,就好像我看到一个美女一样,喜欢。
但是,对于一见钟情,我们有一句话,叫“始于颜值,忠于品质”,沉浸于幻想的世界中,无比美妙,但慢慢的,我发现,这不是我要的美,至少不全是,我需要创造一个美,有点像《珂赛特的肖像》中那病态的家伙马耳切罗·奥兰多,他爱上了珂赛特,可是也杀死了珂赛特,“我的柯赛特,为什么你想要长大……我的画是连上帝都会惊叹的完美的美的结晶,可是,如果作为模特的你改变了就不行……你不可以改变,应该永远按照我画中的样子存在下去……放心吧,我将这样美丽的你的时间,为你停止……”——《三体》里有一个有趣的意淫,罗辑,喜欢上了一个女人,一个虚构的女人,大刘太了解男人了,男人心目中,总会创造一个完美的女人,虚幻,而又苍白——于是,我也要创造一个美女,他既不会受制于现实存在的朝代,也不会受制于如今武侠的概念,因为,这是我要看到的江湖,我要看到的一个全新的、严谨的、残酷的江湖!他既存在着「权钱剑」这永恒的三部曲话题,也存在着我必须要表达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抗击……
至于这小说,写得究竟什么内容,江湖争斗?政治斗争?人性?很黄很暴力?嗯,或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