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大山里飞出的“凤凰” 它叫天等土鸡

      天等土鸡作为“广西名优特产”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优势,以及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使肉质越煮越嫩,滋味鲜美。被誉为“鸡中凤凰” 它的生长需要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生长周期长,故产品稀少。早期作为宫廷贡品,非常珍贵,在当地有极好的口碑。

广西名优特产

2017年9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天等土鸡登陆东盟博览会。深受国内外友人赞不绝口。

东盟博览会

笔者注意到,在短短的三天内,前来尝鲜的国内外各大友人络绎不绝,有些人为了买上天等土鸡排队一两个小时。

东盟博览会现场

    这不是普通股土鸡,这是天等土鸡

        天等土鸡的盛名由来已久,何来的“天等”之名?天等在壮语里是“矗立的石头”的意思。这个石头命名的少数民族,以农业为主,居民原始树林散养土鸡、五谷杂粮野生植物、高蛋白昆虫、山涧泉水为食。

  网友打趣称:土鸡有两种,一种是天等土鸡,一种是普通土鸡,为何天等土鸡在民间会有如此好的口碑?

  一:清代是贡品

  据流传,明有徐霞客三游天等山水,清有乾隆提督陈大受、太守查扎以及董秉纯等众多文人骚客游览天等时,壮族先民均以家养土鸡招待,吃后对天等土鸡大为称赞,提督陈大受曾一度以“鸡中的凤凰”进贡宫廷,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皇帝老儿,一尝这清甜有嚼劲的鸡肉,胃口大开,大赞鸡肉质滑嫩,肉骨香浓,甚得乾隆老儿喜爱。所以,“宫廷贡品”的天等土鸡就流传至今。

  二:独特的生长环境

                                                   田园画卷,天等土鸡生长环境

  荣获“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最美田园风光县”的天等县独特地理、气候优势,也是“天等土鸡”极高美誉的缘由。

  1、地理环境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3.08,东经107.13;姿态万千的峰林,及数不胜数的神秘莫测的溶洞,奇观异景,最富盛名的数都康田园画卷、百感岩、清音洞等;历代文人骚客明有徐霞客曾三探百感岩,评“西来第一,无经易比”至高赞誉,清有乾隆提督陈大受、太守查扎以及董秉纯等游览天等,这些神肖酷似的溶洞、峰丛及瀑布30多个景点不一一枚举,可见“中国长寿之乡”天等地貌瑰丽奇特之处。

  2、气候优势

  “长寿之乡”天等生态保护坚决,森林覆盖率达59.36%,全年均气温20.5摄氏度,年无霜期339天,年均降雨量1554.3毫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优,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达60000个。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主玉米、水稻等,一年三熟,林木四季可长,具有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的良好条件,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名副其实的“避暑养生胜地“”天然氧吧”,气候条件适合土鸡生长。所以,壮族老人流传一句长寿之乡天等养出的鸡是“天外天,上等土鸡”。

  三:严苛的养殖标准

  1、养殖生态: 放养为主。散养于山坡植物茂盛地带,土鸡在林间终日嬉戏吃食,享受足够运动和日晒,呼吸新鲜空气,生长环境从孵化至出栏前都必需在天等丛林“避暑养生胜地”“天然氧吧”区内。

  2、饲养方式: 必须林下自然觅食为主,食以野生植物嫩叶、高蛋白昆,饮以山涧清泉,再补喂玉米、稻谷等杂粮,不添加任何饲料。

  3、生长周期: 必须生长周期长,母鸡至少180~200天左右,阎鸡甚至1年以上。

  4、保留野性: 必须丘陵地带散养,活动范围广,每天大量的跑、跳、飞、斗鸡运动,保留原鸡善飞翔、觅食能力强等特点,野性十足,时常跳跃到树木上、果子树木的枝干上蹲着或过夜。

  四:社会需求这样的土鸡

被誉为“鸡中凤凰”的天等土鸡。当地政府一直坚决以“长寿养生”标准保护生态、坚持百年来的天等土鸡严格防疫,及四大传统的必须标准。

  养出有地方特色的月子土鸡,故产品稀少,极其难得。
  据笔者调查,或许是近年大家对来屡不鲜见“45天速成鸡”造成恐惧,好孕是吃出来的,胎儿的营养完全依靠母体,选健康安全的“月子鸡”更是无数家庭孕前的准备之首,所以产品稀少的天等走地鸡,靠托关系、找亲戚代买、提前预订“长寿乡月子鸡”迅速流行开来,为的是给爱的她和宝宝吃上一碗营养安全的“爱心鸡汤”。

       据广西天等土鸡协会负责人介绍,地方政府以“长寿天等,养生福地”为指标,生态保护坚决。致力推进“中国长寿之乡”土鸡产业,养好每一只鸡,“一碗爱心鸡汤,健康两代人“,这是关乎妈妈和未来栋梁的“两代人的健康事业”。
  用匠心提升“长寿之乡月子鸡”品质,弘扬壮族自治区品牌精神,用全球化视野打造长寿之乡一流的“天等土鸡”百年养殖品牌。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