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辽宁教师招聘考试频道实时为考生提供新鲜全面的备考资料,助力考生迅速备考。
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1943年的《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理论,在1954年《动机与人格》中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不同层级排列的需要系统。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又认为一般情况下,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所以为了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教师应该先从满足学生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的需要出发,而后学生才有可能去追求认知需要,乃至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考情介绍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仅会考查单多判填空的客观题,更会考查论述和材料分析等主观题,特别是要掌握如何在教学中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知识点剖析
马斯洛需要的五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它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等方面的生理要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如果不能满足,人类就不能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推动人们行为活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启示:“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赋而知礼节。”作为老师应该最先满足让学生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生病了身体不舒服、晚上熬夜很晚休息导致上课犯困、早上不吃早饭来上课、上课期间想上卫生间等等都是需要老师关注的,在这些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学生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2.安全的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启示:全社会都应该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那对于学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校园安全问题。试想如果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频频爆发枪击、打劫、暴力欺凌事件,学生又怎么可能安心于学业好好学习呢?所以国家现在也出台了一些保障校园安全、严厉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法规,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校园欺凌的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的,可以去看看电影《少年的你》。
3.归属与爱的需要
也称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
启示:在家的时候,我们希望获得家的归属感和家人的爱;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希望获得所在工作单位的归属感和同事的爱;那同样在学校当中,学生更希望得到班集体的归属感和爱。所以老师应该对班级民主管理,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得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集体中找到归属于爱,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
4.尊重的需要
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和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启示:是指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尊和期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他强调的是来自外界的赏识和认可,比如教师对学生进步的鼓励和表扬,优点与特长的赞许和肯定。然而现在的学校中教师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讽刺、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导致学生不爱上该老师的课、出现不良行为等现象,实质也是和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