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位老朋友,蝉鸣、西瓜、溪水、汗流浃背——夏天的感觉有没有?不过熟悉归熟悉,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昆虫呢?我自己之前也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狭义上的蝉,也就是我们文化记忆当中的夏天鸣叫的蝉是指蝉总科的昆虫。而广义上,还有像沫蝉、蜡蝉等名字中带有“蝉”的昆虫,它们目前在分类学中都是半翅目头喙亚目的成员。
早期有不少北美的学者将头喙亚目和胸喙亚目的昆虫视为单独的同翅目,而半翅目仅包含蝽。国内也普遍使用了这一分类。蝽的前翅如下图,绿色的部分为革质(金属反光的部分是前胸背板),其余为膜质,这就是半翅的由来。而同翅则与之相对,指的是前翅质地均一。
玛蝽/Mattiphus splendidus Distant,正在做春天应该做的事情
蝉的前翅质地均一 照片from全景视觉616-0880
两者最大的共通特点就是刺吸式的口器。这一口器由上下颚两根口针组成,进食时,上颚口针会将下颚口针包裹在里面,两者之间的间隙称为唾液道,唾液道会分泌出腐蚀性的液体腐蚀要取食的物体。而后再通过下颚口针形成的食物道将溶解后的液体吸入体内。
这样的取食方式不会再植物体表面留下伤痕,但会导致植物体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痕迹,即我们平时说的虫瘿。
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同翅目和半翅目的昆虫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所以目前将两者合并是主流的观点。不过我们日常进行分类时仍然可以运用这些特征。即通过刺吸式口器定位到半翅目,其中前翅革质的为蝽,非革质的为蝉、蚜虫、虱、蚧等。因为后面几类和蝉气质差距比较大,就不单独说明了。(飞虱:我就这么被跳过了吗?犀牛:对,没错,你其实不存在,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下面就具体说说几种蝉。
蝉总科 Cicadoidea
蝉总科的昆虫就是我们平时口语中所说的狭义上的蝉,体型一般都比较大。前足粗壮、开掘式,这是因为它的幼虫生活在土里。
草蝉/Mogannia hebes 照片from嘎嘎昆虫网
之前介绍过同属于鸣虫的螽斯(点击跳转的文章最下方有螽斯发声视频),螽斯通过振动双翅让前后翅基部的发声器互相摩擦从而发声。
而蝉的发声器在腹部,下图橙色的位置。它的发声器内里就像一面鼓,是中空的,橙色部分的肌肉被称为“鸣肌”,每秒可以振动上万次,振动在中空的发声器中放大,最后成为我们听到的声音。
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照片from嘎嘎昆虫网
黄蟪蛄/Platypleura hilpa
松寒蝉/Meimuna opalifera
沫蝉总科 Cercopoidea
沫蝉若虫的腹部有发达的泡沫腺,能分泌胶质,与呼出的气体相混。形成泡沫状液体盖住身体以作保护,因而得名沫蝉。
某种沫蝉的沫
当我们把沫微微拨开就能看到里面的主人。不过还是希望大家尽量少做这个动作,因为这些沫都是小沫蝉消耗能量制造的,对于它来说,每一点能量都是来之不易的。
上面沫的主人
斑带丽沫蝉/Cosmoscarta bispecularis
某象沫蝉/Philagra sp.
角蝉总科 Membracoidea
狭义的角蝉总科里只包含角蝉科,角蝉科昆虫的前胸背板延伸,呈各种形状的凸起,也就是它名字里“角”的由来。不过它并不常见,目前我也还没拍到过,可以参考下图,如果遇到一眼就能看出来。
三刺角蝉/Tricentrus sp. 照片from嘎嘎昆虫网
而在广义的角蝉总科中包含了叶蝉科,叶蝉的体型和沫蝉相当,容易混淆。两者最大的差别在后足胫节,叶蝉有成排的刺,而沫蝉则只有几根大的刺,在端部才有排刺。
截图from中国农业大学《普通昆虫学》
黑尾大叶蝉/Tettigoniella ferruginea
黑尾大叶蝉被金蛛捕食
蜡蝉总科 Fulgoridae
蜡蝉有着分泌蜡质的习性,这些蜡具有保护的作用。同时,有许多种类的蜡蝉能够分泌蜜露,和蚜虫一样,交保护费给蚂蚁,使后者保护自己。
蜡蝉们的外型都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下图里的广翅蜡蝉,像是一颗爱心。
眼纹疏广翅蜡蝉/Euricania ocellus
某蜡蝉幼虫
而长鼻蜡蝉则有着长长的“鼻子”,鼻尖还有一颗圆球,十分可爱,是昆虫摄影界有名的模特,也因此得到虫界匹诺曹的称号。
龙眼鸡是长鼻蜡蝉属的模式种,用人话说就是想知道是不是这家人你就拿来和他比的意思。在南方特别常见,夏天仔细找找路边的龙眼树,一般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长鼻蜡蝉、龙眼鸡/Fulfora candelaria
下面这位和龙眼鸡同属东方蜡蝉属,看到它的鼻子就知道龙眼鸡为什么叫长鼻蜡蝉了。渡边氏东方蜡蝉是台湾的名字,在台湾有许多物种会冠上日本名前缀,那是因为这些物种都是在日本殖民时期被发现的。目前我暂时没有找到大陆这边的叫法,如果知道的朋友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
它在台湾曾经是保育物种,对应大陆的保护动物,近年来因为数量回升已取消,一定程度上反映台湾生态环境的改善,今天去到台湾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发生过像RCA案这样大型环境公害事件,相信二三十年后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叹。
渡边氏东方蜡蝉/Pyrops watanabei
某象蜡蝉/Dictyopharidae sp.
待分类 Unknown
参考资料:
[1]梁爱萍. 关于停止使用“同翅目Homoptera”目名的建议[J]. 昆虫知识, 2005, 42(3):332-337.
[2]张润志, 梁爱萍. 沫蝉总科Cercopoidea昆虫[J]. 应用昆虫学报, 2005(4).
[3]宋南, 江志毅. 蜡蝉总科(昆虫纲:半翅目)系统分类研究进展[J]. 四川动物, 2012, 31(2):317-322.
已完成的其他几篇物种记录,点击文字可以跳转查看:
蝶类记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