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1900的才华与天赋无与伦比,但是似乎每一个天才背后都是无穷尽的苦难……
1900,从一个弃婴到被收养,从被收养到变成孤儿,从一个孤儿变成钢琴怪才,从钢琴怪才到船上最受欢迎的天才钢琴手,从天才钢琴手慢慢磨炼成到闭眼分神弹琴的钢琴鬼才……他有自己的坚持,看似是自己的局限——一直在海上的邮轮上演奏,从来没有下过船。直到遇到了真爱,体验了心动的感觉,希望追随爱人的脚步,就在终于下定决心下船登陆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像被什么锁住了,他只能又灰溜溜的回甲板……
也许,艺术大咖们都有一定程度的偏执……我一开始也不能理解1900为什么就是不能下船开始新的人生,新的追求?后边看他的独白似乎理解了一点,原来他从出生到长大都是一个人一个狭小的空间,都是在靠着对外界的想象度日,也许有时候的想象会更真实,但终归是想象,回到现实,他的世界仅仅只剩钢琴和走了来来了走的观众们,他离开了甲板,就相当于鱼离开了水,他能清晰的认识到这点,也能接受这点,也是与自己的偏执做了和解,这真的很难能可贵……
艺术家们的灵感和创作就像是他们的天赋也是苦难后的礼物,常人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不能获知礼物的意义与不易……他们知道这些作品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在无数夜晚挣扎与提炼的精华,他们知道和外界可以相互干架,也可以通过心领神会后融会贯通,一路上的鲜花掌声不及爱人热泪盈眶地一句:我看见了你,你很棒,而且我懂你的苦涩……
每次运用天赋的时候,也是对偏执的进一步加深。天赋是把双刃剑,用它可能雕出很美的雕像,但也有可能是刺向自己喉咙的利剑。1900在甲板弹琴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他的每个细节谦逊,低调,唯美,优雅,不争不抢,自得其乐,也为他人带来欢乐;但是当他在面对邮轮即将炸毁的时候视死如归的精神虽然很感人,但是他的悲剧却是自己对甲板钢琴生活的执念太深造成的,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追求名利和财富,甚至是丧失了追求真爱的机会……
一个人的偏执若不能加以控制和调整,那一定是一场悲剧。因为人总是自然地会逃离掌控放纵某种恶魔功能肆意发展,那种恐惧与不安更会害得他们的状态每况愈下,使他们像是总在烈火与深渊中徘徊拉扯……若两点间只需直线即可,那他们一定是每时每刻都饱受向左还是右的冲量的袭击的人,因为他们无法停止,也无法保证那天不注意就被烧死或是坠入深渊……
但是,当这种偏执遇到爱,仿佛发生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化学反应,他们温和又炽烈,深刻又美丽,好像会反应到永久才会幻灭……经过爱的身旁时,偏执仿佛不这么尖锐了,他可以发挥最后的效果,同时又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和温暖。以前那个偏执的样子好像不复存在了:被惹毛可以抡起拳头单挑全世界的样子。因为偏执有了爱,有了要保护和守护的东西,他看见了爱,他甘愿放下拳头任别人诋毁、诬陷和嘲笑,他甘愿吞下泪水与不甘,换世界的和谐和安宁,从而可以更好的让爱自由呼吸……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海上钢琴家》:1900和挚友小号手一起坐在邮轮诺达舞池的钢琴旁,制动解开意味着钢琴会随着海浪起伏在房间滑动,1900疯狂地说这是最好的晕船药,双手便弹起来那些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的乐章……这很好的传达了艺术家的疯狂大胆的创意,也是在苦难面前一种沉浸式寻欢作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