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文写作
“一类文”在众多考生心中有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神圣感,让人可望而不可及。殊不知,“一类文”不是一个传说,只要取长补短便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中公教育带您“集众人之长”写出一类文
01
巧用给定资料,精简提炼
很多考生在作文写作时,总会感叹自己素材积累“空空如也”,事实上,我们可以巧妙运用给定材料,通过转换加工材料中的素材,写出一篇完整且充实的文章。
【案例节选】
苏和被誉为“沙漠愚公”。2004年,曾任阿拉善盟政协主席的苏和,回到老家额济纳旗,在大漠中的黑城遗址旁植树造林,那一年他57岁。黑城遗址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西夏古城,沙化严重。苏和回忆说,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这附近林草茂密,胡杨、红柳密得骆驼进去都找不见,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生态日趋恶化,大片植被枯死,风沙天气越来越多,额济纳旗甚至成了沙尘暴的策源地。他说:“周围风刮过来的沙子堆得和城墙一样高,眼看黑城快要被埋掉了。我当时有个想法,黑城不能在我们这辈人手上消失。”10年间,他种植的梭木林一点点扩大,达到了3000亩。最初在房后种植的两棵胡杨也长成了大树,老人被太阳和风沙磨砺过的坚毅的脸上刻满皱纹,满是伤痕的大手上,老茧褪了一层又一层。
【论证示范】
案例缩写:“沙漠愚公”苏和,不怕风沙磨砺,扎根大漠十余年,造林三千亩,保护西夏古城。
【方法总结】
材料案例普遍较长,没法直接用于文章写作,就需要学员对案例进行缩减,缩减可按“主体+做法+结果”形式,优化语言,精简表述。
02
紧跟官方媒体,思考借鉴
官方媒体的文章与时俱进,其关注的热点事件与申论考试涉及的领域基本趋同,且部分官文章的谋篇布局和具体写作风格与申论文章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考生可以借鉴学习,为自己文章增光添彩。当然,不管是摘抄还是仿写,都需要持之以恒,一方面要持续关注“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另外还要应用于实战练习,才能事半功倍。
【标题示范】
1.绘就全民健身的活力画卷
2.以制度筑自信以民主聚人心
3.优化营商环境强健经济“体格”
【方法总结】
上述标题选自于人民网,其特点为言简意赅、搭配精良、语言优美,是为“点睛之笔”,考生可以概括提炼其核心,之后根据所写作文主题进行填充。
【方法运用】
例如第一个标题,其核心结构为“绘就……活力画卷”,如果作文主题为生态保护的主题,我们便可引用书写标题为——“绘就生态保护的活力画卷”。以此类推,我们要学会总结“模板”,当然如果小伙伴们自己总结有困难,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静等各位小伙伴来领资料。
03
关注影视节目,模仿学习
要做“细心人”,处处皆申论。很多考生不愿意关注看“官媒”文章,喜欢看影视剧。事实上,我们平时观看的许多节目里,都蕴藏着申论写作素材,比如《朗读者》、《主持人大赛》、《典籍里的中国》等等,只要细心积累,便可在享受娱乐时,让申论写作“拨开云雾见月明”。
【论证示范】
1.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主持人大赛》
2.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朗读者》
3.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觉醒年代》
【方法总结】
上述片段选自影视节目,既有“看头”,又有“学头”;既有文采,又有深度。在日常观看节目时,我们可以根据主题进行积累,在文章写作时加以引用,让自己妙笔生花。
【方法运用】
例如,第一句话核心强调的是要不断奋斗,坚持梦想。那么,在写类似主题时就可以引用。举例:书写主题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结尾:
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在平凡的岁月中,我们要永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热忱,秉承“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笃定,践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创新思维,必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更能创造伟业,铸就非凡。
申论作文是一场与考官素未谋面的“约会”,跃然于纸上的写作思维是我们政治思维的一角,熔炼于文章的论据是我们政治站位的一隅,穿插于笔尖的语句是我们文学素养一粟。因此,只要持之以恒,每天积累“跬步”,便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