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想起要记录一下,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2月从老家归来,彼时杭州有一些病例,全国也有零星病例,上海还一切正常。
失业求职,2月投递了60多份,被查看的不多,面试机会更少。
3月初,上海逐渐出现病例。面试不顺,和朋友一起去了东方绿舟和朱家角。东方绿舟还未绿,惨惨淡淡,游客都不超过10个。朱家角的游客不算多,当天是妇女节,还是有一些女性结伴出游。已经是多年没有来这里,多了很多网红店,咖啡馆、甜品店、快餐店。过半数的店铺都处于关闭状态。
3月中旬,面试机会变多,大概是金三银四的效应。病例也开始变多。在外奔波面试时,会有些担心突变密接。
3月11日,深夜通知要做核酸,家人没看到微信。后听说由于仪器失灵,只做了一部分人。
3月12日,核酸。到晚上6点大白都没来,一家人都困了,10点多,业主群才通知人来了。做完回家已经11点半。
樱花全盛,不敢去。据说辰山植物园工作日都爆满。妈妈跟着朋友摘了很多野菜,蒲公英、草头、野豌豆苗。第一次吃到野豌豆苗,清香,味道似草头又比它淡。据查草酸含量比较高,最好先焯水,但口感会差很多。
3月下旬,上海疫情爆发,面试都转到了线上,企业观望的倾向明显,普遍诚意不大。
3月19日,又做了一次核酸。
月末的几天,家里人就不太出门了,大约2天才出门一次采购物资。带着妈妈去了小区附近的农田拍油菜花。油菜已结籽。黄色花海中间夹杂了一点点白,据说是萝卜花。
3月底,开始了鸳鸯锅封闭,浦东+浦西,各4天。身处浦西,4月1日开始封闭。
家里囤了很多蔬菜,还有妈妈的朋友在小区封闭前大半夜给我们送了一大包蔬菜(感恩)。家里的冰箱常年都是满的,可以撑蛮久。妈妈比较乐观,觉得关个4天就出来了,不用囤那么多物资。肉类水果类等没怎么囤。
3月30日,【上海发布】上出现了我所在的小区,居民问居委会,居委会说是弄错了,没有人确诊。不明所以。
3月31日,和妈妈散步,看到小区里的紫藤开始开花了,念叨着等封闭结束正好可以赏花。
每天都能听到外面高频的救护车声音,大约是在运输病例。
蔬菜存放不了太久,妈妈开始学腌菜,盘菜和青菜。
4月1日,收到了第一批物资:1棵大白菜、2个土豆、2棵莴笋、一盒面包、30个鸡蛋。同期来说算高质量。
4月2日,早上7点做了核酸。
4月3日餐谱:莴笋炒咸肉+莴笋叶炒蛋+油面筋青菜菌菇汤+腌盘菜+咸鱼干。晚餐鸡蛋芝士土豆丝饼。
原本通知要做核酸,临时又改成了抗原试剂。
4月4日,做核酸。【上海发布】上又出现了我所在的小区。据说在另一期。后来听说是一家人4月2日从浦东跑过来,不知道是怎么能离开封控的浦东的。被邻居骂翻了。
4月5日餐谱:洋葱炒咸肉+莴笋叶炒蛋+咖喱鸡肉+凉拌木耳莴笋丝+腌盘菜
没有解封,开始傻眼了。当天新增13000。
4月6日,第一次亲手包饺子,奇形怪状歪瓜裂枣。
4月7日,在网上找了童年回忆凯撒大帝4开始玩,年代久远,兼容性很差。还是2好玩。
4月8日餐谱:凉拌茼蒿+青椒炒牛肉+腌盘菜
当天收到了第一批团购的物资,10块牛排99元。在物价离谱的上海,已经算是良心。
妈妈五十多岁了不太会这些电子手段,从业主群里收到的团购信息,不会操作,以为接龙是复制粘贴,闹了好几次乌龙,后来告诉我了,才学会正确操作方式。
在床头摸到了一包青豆和一颗奶糖。青豆送给爸妈,奶糖自己偷偷吃了。爸妈没舍得吃,放客厅里,被弟弟拿去吃了。
淘宝上下单了很多东西,望梅止渴。
4月9日,看了网上的接龙笑话,把芝麻汤圆翻出来吃了。美味,就是有点小。
午餐餐谱:2块黑椒牛排+莴笋叶炒单+清水煮盘菜+腌盘菜
4月10日餐谱:炒西葫芦+2块黑椒牛排+皮蛋娃娃菜汤+腌盘菜
我从未见家里的冰箱这么空过,只有一半存量。
4月11日餐谱:黄瓜炒鸡蛋+梅干菜肉饼+菜饭
收到第二批物资:12个白馒头+1棵莴笋+5个土豆+一把蒜苗
第一次下楼做核酸,终于可以放风了。晚樱落了一半。紫藤距离核酸采样的地方有距离,不敢去看。
妈妈和邻居开始交换物资,拿土豆换了莴笋。
从未参与过抢菜的话,心血来潮试了试。调了5点50的闹钟,但5点半就醒了,把所有看得过眼的菜拉进了购物车,5点58开始狂点,直到6点10分提示购物车所有菜已售完。不死心回去看,又加了一些未售完的东西,最终只下单成功了一份南乳红烧肉+蟹肉棒。一共40多块钱,这点东西还要小哥跑一趟,有一点不好意思。
4月12日菜谱:南乳红烧肉+清炒莴笋丝+莴笋叶炒蛋(我不想再看到莴笋了!!!)
邻居送了一包毛豆零食。
4月13日,称体重,较一个月前轻了大约3kg。
4月14日,下大雨,核酸。
妈妈收到了朋友的爱心菜,对方的小区已经解封,下雨天骑着电瓶车,给我们送了一大包蔬菜鸡蛋和面粉。
午餐餐谱:咸菜炒凉皮+凉拌莴笋丝+空气炸平菇+蒜苗炒咸肉
妈妈做了茶叶蛋。爸爸闹着要卖房回老家,夫妻俩吵架。
4月15日餐谱:洋葱炒鸡蛋+茼蒿拌香干丝+炒空心菜
收到了第三批物资:3个胡萝卜+2个卷心菜+1袋青菜+2个苹果+2个土豆+2颗大蒜+1个青椒
久违的水果!一家人一天吃一个,吃了两天。
早上做抗原试剂。晚上有点感冒征兆,紧张。
4月16日,抗原+核酸。终于可以走远一些,许多邻居也趁机锻炼+遛狗/小孩。紫藤茂盛如原始森林,只不见花。
餐谱:青椒炒牛肉+炒茄子+咸肉菜饭
玩了一天的箱庭商店街,真好玩。晚上找人帮打深渊,打了没几分钟主播说要去隔离了(人在广州)。
4月17日餐谱:青豆胡萝卜玉米土豆泥、1块黑椒牛排+炒空心菜+杭白菜牛肉丸蟹肉棒汤(2颗牛肉丸切4瓣,4个蟹肉棒,我道不够,还是我吃多了的结果)
发放第四批物资:一个白萝卜+2个卷心菜+2棵莴笋。一个邻居骂骂咧咧地拎回来,说是湿垃圾然后扔进了垃圾桶。有不吃莴笋的邻居把多余的莴笋送给了我家。
4月18日核酸,餐谱:(绿色套餐,满眼绿色,呕)蒜苗炒咸肉+莴笋叶炒蛋+凉拌莴笋丝+萝卜香菜汤
当晚通知转【管控区】了
4月19日,早餐:鸡蛋火腿片三明治,午餐:凉拌黄瓜+鱼干+清炒茼蒿+黑椒牛排1块+娃娃菜皮蛋汤,今天发了第五批物资:1袋大米+瓶食用油+4个番茄+1头大蒜+一个酱肘子+1包腊肠+1颗牛心菜+1把青椒+1把蒜苗(截止目前最丰盛)
弟弟学校的校友会也送了物资:一箱牛奶+一箱蔬菜
叮咚抢到了:一小盒蓝莓+1根红肠+2包酸辣汤料
4月20日,早餐:小馄饨+馒头,午餐:莴笋炒腊肠+莴笋叶炒蛋+番茄蛋汤+卷心菜菜饭。穿着元旦时买的黄色碎花小群,在小区里美美“春游”
4月21日核酸,餐谱:番茄炒蛋+茼蒿炒红肠
小红书老是刷到米布丁,心痒痒就试了试,毕竟看起来好简单。结果没想到牛奶少了米饭多了,搅拌的时候不够用力,底下的糊了。做好以后糊的味道很明显,可能因为是自己做的,觉得没有零食吃的今天还是很不错的,但家里人尝了一口都叫我端走T_T
当晚居委会通知,腊肠和肘子可能有问题,要回收。离谱!!!
4月22日餐谱:莴笋炒肉+莴笋叶炒蛋+番茄蛋汤+自腌酸萝卜
这两天朋友圈风起云涌,各种视频控诉怀念老领导。
4月23日餐谱:牛奶炒蛋+茼蒿炒红肠+炒空心菜+酸菜榨菜粉皮汤
发了第六批物资:一箱娃哈哈八宝粥+2个小苹果+2包牛奶+一包双汇王中王+一盒午餐肉+一包挂面
4月24日餐谱:蚝油生菜+黑椒牛排1块+青椒炒蛋,生菜是邻居送的。发了2盒午餐肉,作为之前收走的腊肠和肘子的补偿。我比较想吃腊肠和肘子。
4月25日,瓢泼大雨,网传大白被狂风刮走,惨。
爸爸团了个海鲜大餐,1288+运费100。啧,败家,这都不能忍。弟弟团了个零食+肉的套餐,300多+运费100。本月伙食费一下子暴涨。
午餐:炒梭子蟹+芹菜炒香肠+炒菜心+腌萝卜
4月26日,通知早上6点做核酸,临时又取消了,改做抗原。
午餐十分丰盛:水煮香螺+蒜苗炒火腿+清炒西葫芦+炒蛏子+梭子蟹+腌萝卜
最近猫发春的厉害,由于小区人走动少,就在走廊里叫,十分嚣张。无聊的我就在下面各种驱赶。
4月27日,早上6点,核酸。午餐:炒蛏子+茼蒿炒火腿肠+炒空心菜+胡萝卜炒西葫芦
发放第七批物资:一只鸡
4月28日,抗原。小区里的常客流浪狗,小黄瘸了一条前腿,小黑瘸了一条后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妈妈心疼的不行,弄了点剩饭剩菜放在树丛里。
午餐:看不见牛肉午餐肉代替红肠的罗宋汤+炒青菜+白斩鸡
4月29日,午餐:看不见牛肉午餐肉代替红肠的罗宋汤+炒蒜苗+白斩鸡+黄瓜炒鸡蛋
4月30日,五一假期来了,虽然和我没什么关系。午餐:梅干菜炒肉+清炒西葫芦+卷心菜粉皮汤
5月1日,所在镇发放通行证,每户每天可以出一个人,限时2小时,商超通行证5天一次,要抽签。美美抽到了5月1日当天,爸爸拖着行李箱去了超市。本以为可以买到比团购便宜很多的物资,结果鸡蛋也是30个35块钱,品类也很稀缺。我想要悠哈悠哈,只得到了阿尔卑斯,也还行。
午餐:青椒炒牛肉+炒青菜+罗宋汤。弟弟买的道吉草的香蕉皮比以往买的香蕉片都好吃。
一天发放了两批物资!
第八批:一把菠菜+一把生菜+2颗西芹+一把蒜苗+4根黄瓜+5个土豆+1个卷心菜+4个蒜头+1个姜+3个菜椒+1∑午餐肉。看到的时候很失望,没有真肉。
第九批:2个牛心菜+2个南瓜+2个西葫芦+3个胡萝卜+2块火腿肠+1包小青菜+2个黄瓜+1只鸡+1瓶生抽,又有鸡肉吃了!
妈妈的一个朋友住在打浦路一带,老校区,疫情十分严重,阿姨的邻居基本都被拉走了,她担忧的觉都睡不好。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阿姨和许多人一样,觉得不过是大号感冒,没啥可怕的。
5月8日,发了第十批物资:2个西葫芦+4个青萝卜+2个茄子+1只酱鸭+6个青椒+6个咸鸭蛋
5月12日,我出门了,街上转悠了一圈,野草齐腰,没有发现超市以外可以进店的。路上只有零星的购物者、外卖员。每个小区门口都有穿着防护服的守门人。肯德基门口贴着告示:特殊时期,门店进允许外卖出入,无法进店点单。来伊份的店员穿着防护服站在店内,我问可以进去吗,小姐姐答不可以,但是想要什么可以帮我拿。这种商店不逛怎么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想了想还是走了。最后在超市上交了商超通行证,买了百来块东西。因为食物暂时不缺,大部分买的零食。蔬菜价格是之前的2倍,小番茄22一斤。
5月13日起,又开始静默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解封。虽然是静默,但是可以团购(?),还有人带着鱼到小区里卖。盆子里浅浅的水,鱼都喘不上气。鲈鱼不大,要价35一条。
5月16日,今天的人数下降到一个里程碑,低于1000了。同时也发了公告要逐步复工复产,身边也不太听到有新增的消息,看来是真的要恢复了。但是感觉很恐慌。疫情带来的影响并不会只在疫情期间吧,接下来的就业形势,不敢想。
61突然就解封了,有多突然呢,也没人说我们封过,也没人说我们解封了,但我们其实就是解封了的状态。大家都不适应,顾虑很多,但是在经济面前,没有人敢说什么。
这一篇不再需要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