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青蛙卖泥塘》教后感
无忧草 2023-05-29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介绍了青蛙因为不喜欢自己住的烂泥塘,想把它卖掉后搬到城市里去住,结果小动物们分别指出了泥塘的不足,青蛙根据大家的建议悄悄地改变了泥塘的环境。

第一、抓泥塘开始的特点:烂。仅仅一个小小的“烂”字就给我们无限的想象,泥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一边想象一边说。没有一棵小草,没有一棵大树,没有多少清水,没有一朵小花,没有一只昆虫……通过这样一拓展,孩子们明白,这样的地方,不仅青蛙不喜欢,谁都不会喜欢。从而让孩子们懂得,泥塘太烂,无人问津,需要改变。

第二、抓建议,重改变。小动物们过来了,他们对青蛙说了什么?青蛙听过之后,又是怎么做得呢?老牛爱草,所以青蛙听后,决定在池塘边“种草”、野鸭说池塘水少,所以青蛙就开始“引水”后来,青蛙根据小动物的建议,又在池塘边“栽花”“种树”“修路”“建房”……青蛙不停地改变着他的烂泥塘,烂泥塘在不知不觉中越变越好。

三、抓辛苦,体会改变的不易。要想改变一个地方,肯定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青蛙想让泥塘变好,尽快卖出去,他做了很多事情。先看“种草”“引水”,为了种草,青蛙做了什么,抓住其中的动词“采集”和“播撒”,让学生理解青蛙的不容易,劳动的艰难;接着再说“引水”,这里的动词“找砍 破 接 引”,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后面,都需要通过辛苦劳动才能够实现。那后面略写的地方,青蛙又做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四、通过对比,感受泥塘的美丽。课文的结尾处通过青蛙的语言描绘出池塘的美丽。以前那个无人问津的烂泥塘,如今居然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赞美到,池塘真美。于是,我趁机在黑板上写“美”。让孩子明白,劳动可以改变一个地方,也可以改变一个人。

第五、拓展练习,学习“吆喝”。和青蛙学习,如何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想一想青蛙在课文的结尾处吆喝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先总说,然后层层递进,慢慢说出你的东西好在哪里?孩子们通过“卖书”“帮老师卖丝巾”等慢慢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学习。“吆喝”声也越来越好。

慢慢学习,不断进步,日日攀升,时时不同。

2023年5月29日星期一

 

 

 

 

 


推荐文章
评论(7)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