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劳动市场经济学
叶森 2020-04-24

生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支付给工人、地主和资本所有者的价格。

劳动

劳动市场也是由供求支配的。

生产函数:生产一种物品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力所引起的产量增量)递减。

边际产量值:该生产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市场价格。

竞争性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雇佣的劳动的边际产量值要等于工人工资。工资反映了工人生产物品的市场价格。

劳动需求曲线:边际产量值和工人数量的曲线。

劳动供给增加,工人工资下降,边际产量值大于边际成本,使得雇佣更多工人有利可图,工人数量增加,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均衡时边际产量值依然等于工资。

劳动量和工资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是因为企业给出的价格要大于等于最后加入劳动力市场的人的工资估值。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受教育程度相关)和技术知识是大部分生产率、工资和生活水平差别的最终源泉。

土地和资本

资本: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企业是竞争性和利润最大化的,每种要素的租赁价格就必须等于那种要素的边界产量值。各种要素分别赚到了它们对生产过程边际贡献的价值。

土地和资本的均衡购买价格取决于边际产量的现值和预期未来会有的边际产量值。一个时点的均衡租赁价格等于要素的边界产量值。

各生产要素之间互相关联。比如工具减少,工人边际产量减少,对工人需求减少,工资也会减少。任何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取决于可以得到的所有要素量。


收入与歧视

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

  • 补充性工资差别:由于工作的非货币特性引起的工资差别。(有的工作轻松安全,有的工作劳累而危险)

  • 人力资本:对人的投资的积累,比如教育

  • 能力、努力和机遇(工人的性格特征、天赋能力决定着工人的生存率,因此部分的决定着其收入。但这些因素是很难衡量的。)

对教育的解释:

  • 教育增加工人生产率

  • 当学生毕业时,其生产率并没有增加,但其向雇主发出了高能力的信号。因为高能力的人比低能力的人更容易获得学位。根据这个观点,教育和天赋能力相关。(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如果获得学位仅仅是为了发送信号,代价太昂贵了,可以有其他方式。但目前企业仍然在用学位来筛选人才,说明学位除了信号之外,还对生产率有有利影响)

(还有一种观点是上大学是为了认识周围的同学,人脉是否也是一种资本?人们在市场上是为了获利,是否相同利润下,存在因为认识而更愿意和你合作?排他性资源下是可能的,但这是少数情况。所以在市场情况下,人脉不是资本,因为资本是一定可以使用投入生产的,但人脉涉及情感因素,每个人情况不同,很难衡量。最多算机遇因素

那上大学是否有信息获取的因素?大学可以提供雇主和雇员的接口平台,在其中的确能接触到某些在外面不容易接收到的信息。其信息质量和密度会更高。

所以可以说,大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机遇和信息,促进学生提高能力,并提供提高某些能力所需要时间和资源,包括硬件,教师资源等。最终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职位,提高生产率。)

超级明星现象

  • 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受最优生产者提供的物品

  • 最优生产者能通过某些技术以低成本向每位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

比如喜剧电影市场,每个人都想看最能引人发笑的电影,而这部电影也能以低成本提供给每位顾客。所以演员和运动员市场,收入差距远远大于木匠、管道工这类工作。最好的木匠一次只能为一位顾客服务,最优木匠收入相对角钢,但普通木匠也能有不错的收入,而一般的演员或作家,收入微薄。

歧视经济学

歧视:当市场向那些仅仅是年龄、种族、性别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体提供不同机会。

歧视有可能是不同群体之间人力资本差异本身引起的,比如黑人和白人的受教育机会及质量不同。但这些差别的深层原因是政治的,并且表现在了经济上。

市场经济给雇主的歧视提供了自然矫正方法:如果只考虑利润的雇主以更低价格雇佣被歧视的群体,就会具有成本优势,进而占据更大市场。最终不同群体之间工资差别将会消失。但如果顾客存在歧视,或法律强制要求歧视的执行,差别就不会消失。

但工资差别中有多少是由歧视引起的是很难衡量的。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决定工资的因素也就是决定经济中总收入如何在各社会成员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收入不平等,通过将家庭分为五个相同数量的群体,统计各个群体占总收入的比例,可以得到收入不平等的统计数量。


贫困率: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占比。


衡量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率是统计货币收入,但政府会有以物品和服务形式给与穷人的实体转移支付。

经济生命周期:人一生收入在变动,50岁时达到最高,65退休后又减少。人们通常以借款和储蓄的方式来缓这种变动。这种生命周期也会引起收入不平等,但并不是真正的不平等。

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因为气候和政策等原因,暂时收入会变动,但人们主要是根据持久收入来消费,通过消费来衡量持久收入不平等,持久收入比暂时收入更能准确反映不平等程度。

不同的不平等衡量标准会导致不同的统计结果。

衡量不平等,需要考虑到经济流动性,在美国,暂时贫困比贫困率更常见,但持久贫困则更少见;且经济的代际持续性,这种持续性并不完全,说明各收入阶层之间有较大的流动性。

收入分配的再分配哲学

功利主义:将个人决策的逻辑用于涉及到政治和道德的问题中。效用 —— 人们从环境中得到的幸福和满足程度。政府的政治目标是使每个人的效用总和最大化。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政府应该使每个人收入更平等。但由于这种收入再分配扭曲了激励,使得高收入人群努力工作的意愿降低,所以政府不会使收入完全平等,而是会衡量无谓损失和再分配增加的总效益,使二者达到平衡。

自由主义:如果人们在出生前聚到一起讨论收入分配,由于人们不知道自己将在社会中处于怎样的状态,会平等对待所有情况,并且特别关注最贫困的阶层,这相当于为自己有可能处于最贫困状况买上保险。该主义希望最小效用最大化,它要求的收入再分配会比功利主义更多,但是并不要求完全平等,因为这会扭曲激励,降低社会整体生产率,从而使最贫困群体情况更加糟糕。

自由至上主义:该主义认为,社会并没有赚到钱,而是社会中的个体赚到了钱,政府不应该为了实现收入分配而从一些人手中拿着部分收入给其他人。

自由至上主义评判经济结果的方法是评判产生该结果的过程。只要产生收入分配的过程是正义的,那么不论该结果有多不平等,都是正义的。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政府应该确保每一个有同样的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取成功的结果。

减少贫困的政策

贫困和各种经济和社会病症相关。大部分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网”,以使任何一个公民免于陷入极端贫困。

  • 最低工资法

  • 福利

  • 负所得税

  • 实物转移支付

每种制度都能帮助一些人改善状况,但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决定如何组合这些政策也是非常困难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们关于是否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何种程度的不平等是公平的,以及如何进行在分配并没有统一结论。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