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海底捞外籍老板悄然涨价,这是点名这次损失由咱消费者买单啊
凯叔闲聊 2020-04-12

海底捞外籍老板悄然涨价,这是点名这次损失由咱消费者买单啊

2020年1月3日,上榜2019年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排名第85。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海底捞排名第441位。

就是这么个企业,你猜它是哪个地方的?

张勇夫妇早已不是四川简阳人,因上市而移民,张勇和妻子舒萍在海底捞上市后,正式加入新加坡国籍。

夫妻二人正式移民新加坡一年后就成为了新加坡的首富。

感觉这是要在新加坡当总统的节奏啊!

火锅是近百年来中国最火的美食,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鼎”沸肉片。其实就是百姓日常生活的餐点而已,并非必须坐着龙椅丫鬟伺候的吃火锅。

疫情对海底捞等损失确实有不少,可是这样轻松的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合适么?

如今的一顿海底捞,真都够你回家自配锅碗灶具吃个五六顿了。

涨价是如今海底捞的标配,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算下来1片土豆1.5元;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俩人吃344元都感觉没有吃饱,之前的时候俩人也就不到200元搞定。”菜量缩水其实也是变相涨价,这还真是等着消费者报复性消费拯救他们的从餐厅啊。

去年年底,在亚运村的海底捞消费3个人共消费330元。可是今天的海底捞已经成为了节约点菜的得花四五百,宽裕点菜得花六七百了,还有说5朋友点了八百多愣是没有吃饱,这还真是过了年就有新气象啊。

当然这在家里吃虽然有气氛,但是味道确实有点大,等散散味需要好几天。也就是为了个省劲和环境,这还涨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了。

回顾“非典”时期,无数小型餐饮企业迅速倒闭,餐饮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可是那时候疫情结束后外出就餐,也没有发现在结账时这种心痛的感觉。

2003 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当时北京等疫情高发区内的餐馆自4月底出现股“关店风”,歇业率达到了 70%。营业额相比同期下降50%。直至进入6月份后,餐饮市场才开始有回升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拉动增长的是出口,而今天,所谓报复性消费仿佛成为了这些大型饭店的救命稻草。

海底捞尽管要支付大量的员工工资,要进货维护花费很多费用,可是在家隔离的老百姓何尝不是在消费自己的钱包来换取物质保障,老百姓也花费了很多钱用在了生存上,这怎么去报复性消费呢?


手机不缴费了?用电不花钱了?孩子不上学了?老人不看病了?

或许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消费实力跟不上节奏。

2020的新疫情肯定让海底捞餐饮的损失比2003年更严重,非典当时让海底捞的损失占到全年收入的4%,此次疫情的影响或将达到10%。但这是买卖,没有人一路顺风。

简单计算,海底捞平均每天(按6个月180天计算)海底捞的国内收入为5789.6万元。套用这个单日收入数据,海底捞休市15天,损失收入约为8.68亿元。海底捞海内外员工总数为88378,其半年总员工成本为36.52亿元,海底捞每天支付的员工成本约为2029万元。

就按这个数字计算,休市15天,海底捞若正常承担员工成本,付出3亿元的人工成本。业内估算,从销售额损失和员工成本支出来看,海底捞休市15天,机会成本11亿元。

每每遇到大事,要涨价时候他们的相关负责人就会发布,受到原材料供应价格的影响,菜品价格调整。

可是今天我去了新发地批发市场,菜品和肉类海鲜类的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波动,而且菜贩一直在说今年的菜不好卖了,价格比去年便宜很多。

真实事件却是对所谓的原材料涨价摸不着头脑,难道供应商对待这么大的海底捞还能随意涨价么?给按时结账就不错了。

头部企业依托自身的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品牌力等红利选择趁势而为进行涨价,消费者买单这又会换来什么呢?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