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读者们,你是否清晰自己该怎么度过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呢?
这个广袤的世界,你是沉醉其中?还是茫然无依呢?
这个纷繁迷乱的世界,你是否洞悉了世界的真相了呢?
这封信是最后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我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但是告诉了你们如何在接下来的人生中让自己更为完整,如何更好地认识身边的人事物,去洞悉世界全貌。
世间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但同一棵树有着相似的叶子。
如果你们吸收了我所分享的东西,那我们就会共生于一树。
你
小读者们,为了更好地帮助你们认识自己,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以下的十个问题中,每题都有较为相对的两个答案, 你可以从0-10对每一题进行打分。越靠近前一个答案分数就越接近0分,越靠近后一个答案就越接近10分。
1.你对待生活充满天真期待,还是更加注重现实?
2.你面对得失较为开朗 还是比较悲观?
3.你的思维是比较跳脱,还是比较保守?
4.你乐于与周围的人交流分享,还是喜欢平静?
5.在生活中你是成熟世故,还是单纯简单?
6.对待事物你是洒脱不羁,还是心思细致?
7.你是否对有风险的事敢于冒险,还是会谨慎对待?
8.你在周围人眼中是一个严厉的人,还是一个柔和的人?
9.你表现得个性张扬,还是内敛拘谨?
10.你常感到开心,还是感到悲伤?
小读者,非常感谢你的配合,做下来你的总分低于50分越多,说明你越阳光向上;高于50分越多,说明你越内敛柔和;越是接近50分,说明你的性格越中庸平衡。
在做题的过程中,你们的答案肯定很少出现0分或是10分吧?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人必定有着相对立的一面存在,只是表现更趋近某一面,另一面不那么明显。你们肯定有所感觉。
如果你的0分和10分越多,说明你的个性更加的偏向极端,更为明显。
感受到了吗?
其实你们是兼容并蓄的。
尽管不那么明显,但是你们的身上确实有着不同的一面,就像白天与黑夜并存一般,我们的性格有着微妙的均衡。这是很棒的。
哲学家们自古就在辨析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恶。但是由上述可知,每个人都是兼容并蓄的,善恶共存。
除去哲学,现代社会同样是兼容并蓄的。科技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更容易产生交流与碰撞,知识书籍、媒体文娱,甚至是产品、科技,包括我们接触到的不同的人,这些不同都具备潜在的文化影响。每个人都需要兼容并蓄的思想来包容这个愈加丰富多元的世界。
尽管小读者们也许尚处于中小学,但是也需要兼容并蓄的意识,这会帮助你看见不一样的世界。更为广阔、更为多样化。
现在你理解兼容并蓄了吗?但,这还不是。
真正的兼容并蓄,不是取其均衡,而是同时拥抱两个极端!
兼容并蓄
小读者们,我知道你们现在可能觉得有点莫名奇妙,还请保持好奇地看下去
对于上述的测试,你是否接受下面这样的理解呢?
有着孩童般的天真幻想,但又脚踏实地为现实而努力;
面对获得,为拥有而开心,也担忧失去;面对失去,为曾拥有而喜悦,也为失去而悲痛;
思维跳跃,但坚守初心;
动可与人相谈甚欢,静可纵享岁月安然;
知晓万般世故,但眼中向美向善;
洒脱不失细致,豪放细腻共存;
谨小慎微甄别冒险的收益,若是符合期冀,滔天巨浪亦可一往无前;
待人温和,但涉及原则性则恪守不渝,该出手时就出手;
行事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张扬奔放,也可内敛低调;
留心发现生活喜悦的点滴,有着对自我的所得所失的希冀和悲怜,也心存对他人的祝福和同情。
兼容并蓄的测试得分,绝不是某一确定的分数,而是0和100并存!
比方说,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义了一个花园,我们可以在里面种植香槟玫瑰与玉米百合,每个人种植的比例不同,因此每个人的花园都会有所差异。但是这两种花朵是格格不入的!
现在,我们重新定义了成了两个花园,一边种满了香槟玫瑰,一边种满了玉米百合,我们可以完完全全地沉浸于香槟玫瑰的高贵,或是玉米百合的淡雅。
当两个思想的极端都在我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极致,世界将会豁然开朗,你不再拘束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再需要别人对你定义,你可以自如地展现自己,无论展现的是哪一面,都会是真实的你!
小读者们,是否觉得难以理解,或是难以实现呢?这个观念也许无法很快地被吸收理解,也无法一下子就实现。这需要你不断地去突破自己的心理桎梏,需要丰富的经历、见闻、学识,需要包容形形色色的人,需要深刻地感受到丰富的文化。
还记得我分享这封信的缘由吗?小读者的你,是指引你们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人生,这需要你们长年累月地丰富自我才能实现的!
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们将会见识到这个广阔的世界,但是近乎所有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渐渐地变得更为固执,选择自己一角根深蒂固。虽然这样的心同样强大,但不是我想分享的。
兼容并蓄,你的世界将会更为丰富,你的生命将会更为完整,你也将会拥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
小读者们,接下来你的人生是否愿意不断地向着兼容并蓄前进呢?
兼容并蓄会是生命的一个终点。也是新的起点。
当某天你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上兼具了两种极端,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完整,你会愈加期待接下来的人生,你会迫切地想和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关联!
小读者们,现在,我已经告诉你们接下来的人生应当怎么度过。相信机智的你们有自己的感悟。
但这还不够,现在我们只说了一部分。接下来我会更为详细的指引你们去实现兼容并蓄,去掌握如何看清世界的真相。
不变与变
物理学中,存在着能量守恒与量子不确定性。守恒关系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影响,永恒不变;量子的不确定性在则代表了难以被确定的状态。
兼容并蓄的人生,这两者都需要兼具。
我们先来说说需要坚守不变的东西。
有哪些东西是在兼容并蓄中不可改变的呢?
机智的你们也许留意到前两封信中,我与你们说了丰富人生以及爱。
对的,这些是不变的。我们所认知的丰富人生理念,我们心中满怀着的爱,这是不能改变的。前者是我们踏上旅途的原因,后者是我们踏出每一步的动力。
除此还有我们善良的品格,我们身上各种优秀的精神品质,我们所追求的梦想,期待的感受和感动,所有的这些让我们熠熠生辉的东西都是不变的。
这些不变的东西,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永远的路标和灯塔。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对很多的选择,面对各种诱惑,或者无奈,难免会误入歧途,走丢自己。但是有了这些闪耀着的东西作为指引,那我们永远都会是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尽管无法被别人理解,但我们深知这是一条正确的、实现我们自我意义的生命旅途。
接下来继续说不确定的改变。
在说不确定的改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自由。
自由是所有人都追求的。小读者们,你们向往自由吗?
在我最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瑞德被污蔑入狱,其后十年如一日地去追逐“自由”—离开监狱,过正常人自在的生活。我们不在高墙之内,但是我们真的自由吗?
现在的你们也许尚处读书阶段,少部分的小读者也许已经在工作了。读书与工作是生命中必需的东西,前者提升自我,后者展现价值。
但是除此之外的部分呢?你的今天与昨天有哪些不一样呢?你今日的生活与一年前你的生活又有哪些不一样呢?如果今日的你已经能够预料到一年后你的生活状态,那还能算自由吗?
我曾听我的大学教授提及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馆》中的“逃逸线”概念,在该小说中如下说到:
坚硬线实指被确定的生活状态,整体上以一种可预知的状态不断向前延展。坚硬线有着明确的轨迹,这样的人生不会迷茫,但是整体被确定。
柔软线是一种漫无目的的人生状态,没有明确的目标,得过且过,随遇而安。
在上述两种状态下,我觉得是不自由的。自由应是逃逸线的状态。
逃逸线状态有着量子不确定性,能够不断地摧毁现状,不断进行跃迁,打破常态。
确定即为不自由,不确定才是自由。
小读者们,是否有觉得一头雾水呢?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能称之为不确定呢?
在文首的小测试中,你们都给自己打了分,由此可见每个人对自己都是有所认知的。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你们把自己给确定了。
每个人肯定都有着不少自己觉得不喜欢、不适合、不可能做到、不愿意尝试的。这些体现在生活中,也许就是觉得自己不喜欢运动、不适合某种风格的衣服、不可能改变现在生活中觉得不那么好的习惯、不愿意去尝试阅读等。如果某件事是符合我们所坚持不变的原则的,那就大胆去尝试,因为它很可能会改变你的现状,带给你非凡的感受,丰富你的人生,带给你极大的乐趣!(也许你会听别人说走出舒适圈,这也处于不确定的范围内)
在第一封信中就和你们分享了我的小故事,在室友的分享下我尝试接触二次元。我感受到了动漫中传达的东西,收获了更为纯粹的美的感受,与别人多了关于动漫的交流,多了喜欢的音乐,开始会去漫展感受年轻人的气息,在漫展上认识了新的朋友,继而转为可以书信往来的笔友,于是我又开始尝试火漆,倾听笔友讲述关于星空的幻想和故事,于我而言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伙伴…(真实形成的原因更复杂些,这里简略来说)这些现在充斥了我生活的某一个角,虽然很小但很重要。
在此之前我并不对二次元感冒,也少有接触,我此前是一个成熟务实的人,很少看小说电影,也并不觉得这些适合我的年纪。只是在听室友分享时有着一股冲动,不是对二次元的好奇,而是对改变的好奇。接触二次元会带来什么呢?于是我就拥抱了这种不确定,这种感觉很美妙。
上述只是体现了不确定的一小部分,不确定是可以脱离常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年少之时有着成年人的成熟稳重,年迈之时同样有着孩童般的天真和对世界的好奇,随时可以活出不同的样子,切换到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实现丰富人生!
第一封信中也说到了很多可能丰富人生的信息渠道,可以是周围人身上,或者是书籍、网络等。但是能否将这些东西作用到自己身上,需要的是拥抱不确定,这样子不确定的生活状态给我带来自由。尽管我有着必须要做的工作和学习,但是其他的时光我是自由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会多出些什么。总有一天我也会实现工作的不确定。
通俗地来说就是想到一出是一出,不自我设限,并且做的很好,真正给自己带来正向的东西。
当然,做出改变的前提是符合自己不变的原则,这很重要。即使裂变跃迁,路标是不能改变的。
正与反
世间万物皆是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这样的规律同样体现于大千世界。
我们先来说说我们周围的人吧。
从开始的小测试,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身上并存的另一面。反之,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身上同样存在着另一面。
你身边乐观开朗的朋友,会为了什么黯然神伤呢?大大咧咧的人,什么时候会体现他的细腻呢?那个看起来废话最多的人,在什么时候又会安静地呆着呢?那个努力的人,又会在什么时候慵懒呢?平日温和的人,又会为了什么勃然大怒呢?
更进一步的,那个你喜欢的人?身上又有多少你所不喜的呢?看似光芒闪耀的对方,有着怎样不好的品质呢,比如不够认真负责,或是只关注自己?
往宽广了说,你接触到的每一个人,身上有哪些好的东西,又有哪些不好的东西呢?那些看似对你好的人,是出于善意,又或是别有所图呢?
唯有了解到每个人不为你所知的另一面,你才能对这个人有完整的认识。那些朴实无华的人身上是否有着令人景仰的闪光点?那些焕发光彩的人是否光芒下锈迹斑斑?
这些在娱乐圈也有着很好的体现。那些正向积极的明星们,总是展现出自身优秀的品质呈现给观众,但是其中不少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出各种惊掉下巴的丑闻,各种乱象不断。毕竟他们也是人,只不过在经济自由的情况下人性的另一面更为凸显。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与明星一样,总是展现出好的一面,也有着不同的一面,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符合我们的底限,或是坚守他们的自我底限的。
小读者们,我告诉你们这些,是希望告诉你们如何去甄别身边的人,去窥其全貌,在尽可能知晓对方另一面的情况下再去做出取舍,对符合我们自己底限的人进行包容,不符合的人远离。
比如我自己,我对言而无信之人,不负责任之人,待人不真诚、躲闪的人,心思狡黠之人会格外慎重。
要怎么去获悉对方的另一面呢?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接触了解到的的每一个细节可知的。
首先是外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以貌取人,这确实有所可取之处,但不是全部。根据《亲密关系》一书中的研究结果,我们在见到另一个人的0.38s内就会对对方做出一个评判。但这很富有个人偏见。我们应该更细致些,从对方的眼神,肢体语言,着装,语言语气等细节来初识一个人。
其次是行事的细节。通过交谈,获悉对方对于某些东西的看法,了解对方过去的事情,对方喜欢的书,或是娱乐,或是理想等;通过观察,观察对方的待人及物,行事风格,生活细节;如果有着更为长久的接触,那会有更多的事情来作为参考,比如对方是否放弃此前自己定下的事情,对方是否做出不符合你的底限定义的事情。
最后还可通过其朋友,或是了解别人对这个人的看法来获悉。他的朋友身上必定有着与他相似的东西,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从别人处获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排除自己的偏见,更客观地认识这个人。
小读者们,以上只是我的拙见,用心去观察总会获得真实的答案,时间也会。
准确地识人不仅仅只是用来筛选可将后背交与对方之人,更重要是能避免别人带给我们不必要的伤害。
兼容并蓄的人生必定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我们需要保护自己。
上述我们讲述了关于人,接下来我们将会讲述事物的。
看到这里我相信聪明的你们肯定已经有了一定的正反意识,所有的事物都有着其两面性。
有个很经典的故事,就是某夫妻中了大奖,结果到了最后妻离子散,还染上毒瘾,整个人生毁掉。用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里绝对不是告诉你们不努力,随命运安排。而是要尽量的去知道或是预测正反两面的结果,再去进行权衡,做出更好的选择。
比如占据了我们青春大量时间的在校学习。学习的坏处是在这个玩乐的年纪限制了我们玩乐的时间,更少地享受到这个年纪的乐趣,抑制我们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回望青春也许少掉不少乐事;好处是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记忆、理解能力,让我们具备更好认知世界的能力,在未来让我们去到更好的平台,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去探索更高更远大的东西。
知道正反两面后,我们做再去出选择取舍,会让我们更加专注。甚至能保护自己。
小读者们,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同,所以我就不作展开。
你们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正反权衡意识,相信你们可以自行去结合所学所知所感去更好地了解别人,透视事物的两面性。
对与错
在这里我最后再述说对与错。
事物有其两面性,对与错也是并存的。
世间的事物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正如我在《回序》中所说,没有人会刻意做不好的事,只是在他理解来是正确的。
现在的社会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是别人编排好的,或是不完整的。无意识中会受到这些包含了别人的评判,这会影响我们的认知;不全面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的评判。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来源于媒体,我们获取到的都是片面的、不一定真实的信息,很难去掌握全局、真实的信息,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来评判呢?
首先是现有的法律框架是绝对的红线,其次是我们自己所不变的东西,再就是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再来评判对错就简单多了。
很有特点的一件事就是国内外的政治舆论,都是在抨击他国做的不对,力捧自身。这个示例虽然超出了法律限制,但是我有着强烈的爱国信念,因此我相信我的国家所作所为是正确的。但心中同样存在着批判的问号。这可以通过不断地了解更多的信息来调整我的判断。
结语
这封信中,我告诉了你们兼容并蓄:
将自身所有的性格特点发挥到极致,拥有完整的人格,感受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还有兼容并蓄需要注意的点:
坚守自身不变的东西,拥抱不确定带来的自由。
正反两面地去透析身边的人,去辨析万事万物。
更好地去评判事物的对与错,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我祝愿你们从中找到了值得自己一生去实现的东西,从中寻得探索世界真相的方法,寻得让自己变得开阔、走出迷途的方法!
寄语
当你实现兼容并蓄,想必已然认清自己,你会感到身心舒泰,像风一样自由,你知道什么才是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什么才会带给你真正的开心、难过;你也看清社会现实,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也窥得世界全貌,但一定要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探索前行;不要被旅途中的浮华乱眼,永远珍重生命中重要的东西。
终有一天,你们会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框住的人,在你们的身上体现出的东西会是广袤无垠,就像一个优秀的企业一样拥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兼并各种文化,包容多元;像一个国家一样,有着自己的发展原则,思想纲领,海纳百川,明月入怀。
生命短短百年,愿你们活出丰富绚烂的光彩,感受到生命极致的美,完整的美。
至此,三封信已经完整落幕。
感谢屏幕前的你,感谢身边支持自己的朋友,也感谢提笔的自己。写信这件事,超出了我的预期,遇上了很棒的小读者,也丰富了我的生命。
2020/5/28
7:37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