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七岁女童眼中被塞几十张纸片:别让“玩闹”成为“作恶”的借口
小范的园子 2020-05-16

据报道,在禹州市大涧小学上二年级的7岁的小女孩,在课间被其他同学往眼睛里“强塞”小纸条。从9月29日至今,家人带着她多次前往医院就诊,而从她眼睛里取出的小纸片更是多达几十张。随后,校长称此事只是小孩子间的“玩闹”,目前禹州市教体局已责令校长班主任对该事故进行检查。(澎湃新闻 11月12日)

眼睛几乎是人体最脆弱的外在器官。然而你能想象吗?这么脆弱的器官,竟然被强塞进了三四十张纸片!当医生用棉签和镊子将这些纸片一点点挑出,由小女孩的母亲将所有纸片展现出来之时,想必大众的心中都是惊呆与愤怒的。有时候,所谓“玩闹”、“无知”才是真正的杀人于无声的利器。

正常的玩闹,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灵伤害的打打闹闹,但是,如果已经上升到这种强塞纸片的人身攻击的地步,已经变成“作恶”了?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小孩子的无知所造成的。因为无知,所以不知轻重,所以所有的罪责都可以被轻易谅解,这是社会中一部分人常有的逻辑。但也许正是这种“无知者无罪”的脑回路,会使得我们对事件的防治掉以轻心。

这种掉以轻心,体现在校长的无关痛痒的“玩闹”说法;体现在十岁男童杀人案中父母的漫不经心;体现在无数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之中。

如果将一个人成长历程比作一棵树木的成材过程的话,事件中的几个孩子都还是弱不禁风、骨架尚未硬朗的小树苗,他们成长的过程需要爱的浇灌和支架的匡正。对于孩子,家长、学校、社会都不仅仅只是做出“孩子要善良”的呼唤,更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方式加以指引和疏导,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安全理念,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教育无小事。校长不能仅仅以“玩闹”之类的字眼来为教育和监管上的失误开脱。在笔者看来,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监管措施的完善、良好氛围的塑造,都是可行之举。进一步而言,当社会各界都能够对儿童教育问题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之时,也必定是中国社会教育更加光明之时。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