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重庆大学药学院三下乡:将健康知识送到“家门口”
小范的园子 2020-06-05

重庆大学药学院三下乡:将健康知识送到“家门口”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8日电 (通讯员 范枝玲)7月21日下午五时三十分,重庆大学药学院“健康扶贫,携手同行”社会实践团队抵达重庆石柱县城南小区,在居委会的支持下于小区广场举办了“食品药品安全常识讲座”。该讲座吸引了小区内众多居民的关注和参与,讲座过程中主讲人与观众互动频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在国家级贫困县石柱的城南社区有许多留守老人与儿童,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等原因的限制,这里的老人和儿童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的知识不甚了解。重庆大学药学院“健康扶贫,携手同行”实践团队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结合本学院学科特色,为居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健康知识讲座。


“要得,要得,我们一定参加。”
下午5:30,重庆的炎热还没有一丝丝消退的痕迹。当实践团队抵达城南小区的时候,小区广场上只有几位大爷大妈在树下乘凉,他们正在摇着蒲扇闲聊解闷。看到我们一行人穿着统一的服装走向他们,大爷大妈们用地道的重庆话问道,“你们是哪儿来的呀?来做啥子?”在队员们表明自己来自重庆大学药学院,并且将要在这里开展健康讲座活动的想法后,大爷大妈们感到很惊喜,一位大妈说,“你们这个活动听起来还是不错的哦。” 
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居民参与到这个讲座,团队的成员们决定在该小区挨家挨户地给居民们介绍这个即将开展的讲座。由于小区的楼内设施不太完善,没有电梯供队员们使用,队员们只好顶着高温,手拿资料,一层层地爬楼梯,到各个住户家中进行宣传。
“扫楼”完毕后集合的队员们,很多人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但是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普遍表示受到了居民们的“礼遇”。身为重庆人的队员冉庆杨说:“‘这里的居民们都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去他们家中介绍讲座,并且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去看的时候,爷爷奶奶、大叔大妈们当时都连连点头,说‘要得,要得,我们一定参加。’”



“如果早点知道这个知识,我的手臂上就不会留疤了。”
当队员们还在调试现场设备之时,许多大爷大妈就已经早早地来到了广场坐在讲座观众席的板凳上等待。在队员们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的普及资料发到观众手中的时候,很多人立马认真地翻阅起来。
讲座于晚上7:00正式开讲,在讲座中,主讲队员徐磊为大家讲解了一些贴近生活的食品药品安全常识,例如红霉素与维生素同食降低疗效、降压药不能与柚子同食、处理伤口时创可贴不能在烫伤的情况下使用等等……在听到关于伤口处理的相关内容时,一位大爷和团队负责人刘金露同学不无惋惜地说道“你们这个讲座讲的处理伤口的方法真详细,我手臂上的这个伤疤就是由于当时没有好好处理伤口造成的。如果早点知道这个知识就好了,当时好好处理伤口,我的手臂上就不会留疤了。”



“同学,你们还有多余的讲座资料吗?”
由于现场观众热情高涨,原本预计一个小时的讲座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在问答互动环节,观众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位大爷在回答对问题之后喜滋滋地说道“我没读过什么书,今天居然还能回答对大学生提的问题,看来老头子的脑瓜子还是有点用处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看到这种情况,笑眯眯地对带队老师贾沂伟说道,“大家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看来今天的讲座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呢。” 

讲座结束后队员们整理行装准备离开时,有一位阿姨还特意跑过来问团队的队员,“同学你们这个资料还有多余的吗?我的邻居今天有事情来不了了,我觉得你们这个资料讲得挺全面的,想要带回去给他一份。”队员们赶忙在剩余的物资里面翻找,然后把剩下的三份讲座资料都给了这位阿姨。“阿姨,这些您都带回去吧,拿回去给想要的人。”
结束活动后队员们十分感慨,大家不仅感动于居民的热心帮助,惊喜于今天活动的顺利,更感受到了社区安全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在这个团队的心目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当地居民的安全健康知识普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有之义。“健康扶贫,携手同行”社会实践团队,一直在路上。            

原刊发于中青网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147694&app_version=1.0.4&sid=80852&time=1532774816&signature=DLV5EWkpzrBZdXGYOlmQ4XKxGIwXAx1oK2nvbNxqe03PjJw9A8&sign=6e149ba24a17c97836f8588bb7b2ee63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