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你进入黑皮书有什么感想?我说我只想哭,中国人搞摄影的人数是全世界最多,却只有我一个人能进黑皮书,这不是国人的悲哀么?拍风花雪月,拍节庆,拍伪民俗片……中国摄影圈的大多数人是在玩,大多数是在扎堆跟风,玩沙龙,玩唯美,出来的照片张张都是雷同的,而这些照片却成为充斥社会的主流。这些东西永远不可能与国际接轨。我是另类的,于是我进了黑皮书。”
“虽然云南的自然人文环境得天独厚,但很多人对它认识不足,没有很好地在这块土地上拍出自己的风格。很多人拍云南的少数民族,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对着镜头笑,这些照片缺乏实质性的生活,是对受众的一种不尊重。我曾经也拍过这样的东西,被老外丢到了垃圾桶。相机是历史的眼睛,在相机面前表演或者通过相机刻意地选择被观看的世界,照片的价值就会土崩瓦解。” 吴家林坦言,“摄影在中国一度成为了伪造世界的工具。”
“我现在坚持的摄影风格是‘不组织,不摆拍,不表演,不干预’,有人说我是学抓拍大师亨利•卡迪尔•布列松,我当初拍那些照片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只是我们都是忠实的现实主义者。”
吴家林说,现在很多摄影爱好者进入一个误区,好像非要好的相机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我周围很多朋友,手持几十万的相机,开着进口的越野车,却拍着最差的照片,纯属劳命伤财。摄影不是器材的问题,摄影家的良知、眼光、素养才决定照片的质量。相机仅仅是一个工具,就像画家的笔,关键在于人。“我很多获奖的照片都是用几百元人民币的国产海鸥相机拍的。”
“我最欣赏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才是人性最真实最宝贵的东西,我感觉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广”
吴家林——“走上国际影坛的摄影大师”。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极端的中国化,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吴家林是唯一入选《布列松的选择》 以及世界摄影大师系列丛书《黑皮书》的华人摄影家,在他的摄影作品中,被拍摄对象十分自然,是吴家林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没有优越感,没有居高临下,照片中是摄影家对大山以及山里人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