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研究生笔友在信中说:周围的长辈都跟我说“好好珍惜学校生活,读书是最自由最幸福的时候。”但我每天天不亮就到实验室,半夜才从实验室出来,不知该珍惜什么?
毕业之前,我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可能很好,可能很坏。工作之后,我看见很多比我聪明但比我努力的人,他们努力在业务上,也努力于人事上。我也看见了自己的天花板。天高地大,但我能踏上的地方,终究是有限的。
早上进实验室,半夜才出来。我想不会有人觉得这叫做自由。说念书比工作幸福的人,只是怀念从前的自己了。
那个时候,我们在未来里面,是自由的。
进入社会工作之后,有时我觉得职场如战场,到处都是暗箭;有时我觉得同事也是普通的人,他们同样需要鼓励和理解。有时候我们齐心合作,有时候我们互相提防。
职场不是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地方,名誉、金钱、地位、人脉都聚在这里,所以自私和自保是常态。我会官方礼貌地微微笑,自然也应该理解别人的逢人只说三分话。
对方在信中谈起学校 vs. 职场,让我不禁想起念书时的自己、初出职场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我总结了几个职场和学校对个人要求不同的地方,写出来随时提醒自己:
1. 主动
在学校上课,课程表是每天每节排好的。进行模式是老师说,学生记。所谓的主动顶多是预习和复习的强度。
而职场的进行模式是,我接手了一个职位,可能有前辈的简短介绍,可能根本没有。接回来的任务可能可以问前辈,可能要全凭自己摸路。这个时候新人不能说“没人教,我不会做啊”,所有的网路搜索能力、各种知识点累积和常识、人脉就需要在这时爆发。
当然,领导对新人通常有特别优待,新人可以不知道一些东西。但不明文的规定是,同类别的知识或技巧,只可以不知道一次。
下午五点后就是“主动”的时间了。
2. 没有小事
最近我接手了一个新的职位,新同事都很友善。我跟的前辈是一个说话温柔,解释问题仔细清楚的爸爸,跟我说话就像跟小女儿说话似的,说急点都怕呛着我。
第一天上班,前辈从头到尾,详细地跟我解说了一遍他现在的职务流程,跟我说明他希望我可以协助和帮忙的计划。
第二天上班,前辈随手递给我三份表格:一份英文,一份中英文,一份韩文。前辈说,“需要你帮忙的计划都还在等,先帮我整理一下这三份表格吧。他们的内容太混乱了。”
首先,前辈知道我不会韩文。其次,他也不会韩文,这份表格向来是他在整理的。综合以上两点,我想我不必表达自己不会韩文了。
于是我接过表格开始以常识中的“整理”和“不混乱”来处理。
我以为前辈担心我无聊而没事找事随手递来的中英文表格在几个礼拜后的部门会议上展示出来。展示完后前辈说,谢谢 Cathyia 帮我整理的这份表格,她帮了我的大忙。
那份韩文表格直接发到了韩国确认,对方说没问题后发回来。前辈跟我的直属领导说,Cathyia 帮我整理的表格由韩国那边确认过了,说没问题。我的直属领导赞许地笑了笑,也没表现出“你怎么会韩文”的惊讶。
其实我有点后怕。再也没有人会戳着我的课本说:“这题一定会考,划好双横线!明天我抽问!”现在别人随手递过来的小事和闲事,都是考试重点了。
3. 对自己做的事/签的名负责
所为新人,总有不明白需要请教前辈的地方。然而前辈也是人,不是百科全书。当我完成一个计划、一个案件或只是一封 Email,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就是我所做出来的成品。如果受到称赞,我可以说 “谁谁在过程中教会我很多东西/帮我做了XX,谢谢他!”但如果有任何差错,即使是由于别人的错误意见才导致的差错,我也不便说 “这是谁谁教我的”。难道我没有脑子,不会自己参考、消化、辨别意见后再放进成品里?
没有公司会需要一个别人说完,他照着做,并且会推卸责任的机器人。
这个时候,我只能认了、改了、保证没有下次了。
4. 无需解释
其实不是无需,而是不会有机会解释。
从前做了错事,老师和家长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没有人会问了。
比如我请了病假,却在咖啡馆碰到领导;比如我和要好的同事小声说大声笑,另一位心细敏感的同事刚好经过,表情有点僵;比如我低头看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前辈这时刚好走到我身后,看见我的手和眼都在手机上。
不会再有人问:“你为什么这么做?”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看见了,那就是我展示给他们看的其中一面。
我不会有机会解释,回头解释也显得这件事情更加可疑。我只能确保他们不会再一次看到我的这一面(无论是不是误会),并更加做好自己手上的事,用加分来弥补减掉的分数。
我不能说莫失莫忘这些小守则,职业生涯就会仙寿恒昌。因为守则不是捷径。守则只是让我安心下班和领薪水,以及不担心经理随时出现在身后(笑)。
学校 vs. 职场,就是参加旅行团 vs. 自由行。
当机票住宿、行程紧凑度、景点路线全都由我一手安排,我会说自由行实在很累。
当一次旅行好不好玩,有没有价值全在我的评判,无需对其它人交代,我会说自由行的自由有时很孤单。
写信的人说:学校也残酷,也不自由。出社会后会更差吗?
不会。社会很自由,能力所及,你要做什么都可以;社会也不残酷,它会给你足够的空间飞翔,给你足够的考验成长。
为什么大家都劝这位研究生“读书是最幸福的时候,好好珍惜”呢。
因为飞翔是孤独且逆风的;成长累且痛。
与所有学生及职场中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