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君康科普荟 ,作者君康团队
疲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现象。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累了可以通过睡眠和休息快速缓解。
但有一群人的疲劳完全不同,少量活动就会感到疲倦,乏力程度较常人更加严重,并且睡眠和休息完全无法缓解,还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他们就是癌症患者。
01 七成以上的患者深受其扰
老张是一名结肠癌患者,化疗结束后常常会觉得特别累,身上没力气,不想动,而且无论怎么休息都不能缓解。
其实肿瘤内科的医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主诉盖被子、吃饭的力气都没有,还有些患者甚至感到眼睛都睁不动。
这就是医学上的癌因性疲乏(CRF),也叫癌症相关性疲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恶性肿瘤患者的疲乏发病率高达76%,若加上其他治疗方式的影响,疲乏的发病率会高达90%-100%。
02 癌因性疲劳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了解
NCCN指南将癌因性疲劳描述为“一种由肿瘤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令人不安的、持续的身体、情感和/或认知方面的主观的疲劳感觉及精力衰竭感,并干扰日常生活及功能”。
癌因性疲劳与肿瘤本身、手术、治疗、贫血、慢性合并症、心理因素都有关系,但更加值得重视的是肿瘤和治疗过程中带来的营养不良。
身体的能量来自食物。
肿瘤通过各种途径使机体代谢发生改变,影响机体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例如结直肠癌会影响食物的摄入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机体所需的热量和电解质等不足,引发乏力;
当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时,也有可能会发生高血钙等典型肿瘤急症,特征是疲劳、反胃、口渴、尿频等。
肿瘤细胞还会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中夺取营养物质。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疲劳感就会随之加重。
治疗过程中的放疗使得毒性细胞降解产物积聚,增加能量消耗,造成肝细胞损伤从而导致的氧化改变等,都会引起疲乏。
化疗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使机体能量摄入减少;排便不通畅、疼痛和失眠加重了身体能量的消耗,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超过能量供给,这些都会导致疲乏。
03 让食物成为最好的“疗愈药物”
对于癌因性疲劳的患者,在医疗干预的基础上,患者家属应积极地为患者准备适合其口味的餐食,保证热量摄入,可考虑少食多餐,变换口味等方式促进食欲。
进食过去常吃的食物,有助于保持基线能量水平,避免过度饥饿或进食过量。
1.推荐摄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能抗氧化、维持正常的细胞膜功能、维持炎症平衡等,这类食物主要来源于种子和鱼类。
2.宜食深绿色蔬菜,芥菜、生菜、甘蓝、菠菜、甜菜,这些蔬菜拥有深绿色叶子,富含纤维素、叶酸和类胡萝卜素。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预防多种癌症。
3.宜食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化特性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包括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萝卜类、水生蔬菜类。
4.建议每日鸡蛋25-50克,坚果30-50克,奶类及制品300克,鸡蛋建议吃水煮蛋、鸡蛋羹或荷包蛋。
5.建议每天谷薯类(干重) 250-400克,包括米饭、馒头、面条及土豆、红薯等。
6.食用多种植物油(如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亚麻油、核桃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每天控制在25g~40g ( 30-50毫升)。
7.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叶酸的重要来源是芦笋和鸡蛋。其他如豆类、葵花籽和绿叶蔬菜如菠菜或莴苣中也含有。
8.术后患者应该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可以把一日三餐变为一日五到六次小餐)多吃新鲜果蔬、水果、粗粮、高蛋白食物。
9.食欲低下:可以尝试少食多餐,以清淡不油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稀饭、炖汤、蒸蛋等,改变烹调的方式,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色香味俱全,促进食欲。
10.呕吐可选择食用新鲜姜汁、新鲜果汁、山楂肉丁、黄芪山药羹、姜炒饭、少量辣椒、腐乳等食物,改善食欲,增加营养。
11.白细胞低时可以选择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一些牛奶、大豆、瘦肉、深海鱼、花生、核桃、适量牛肉、海参、赤小豆等。食疗方为五红汤、牛尾汤等。
12.放疗期间口舌干燥一定要多饮水,每天大约3000毫升以上。除此之外,可以多吃一些滋阴生津的瓜果蔬菜,如梨、莲藕、白萝卜、绿豆、银耳、苦瓜等。
04 厚积薄发,抗癌之战胜利就在前方
调整饮食的同时,可以考虑开始和维持一项患者喜欢并能够坚持的轻度运动,包括耐力(步行、慢跑或游泳)和抗阻力(力量)的训练。
适当的体能锻炼,可以降低疲劳程度、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时地调整心态,提高抗癌积极性,同时能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
患者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接受癌性乏力的存在,并认识到它的独特表现,及时把疲劳感告诉主治医生,以便其做出相应处理,最大程度上缓解乏力症状,减少痛苦,一起打赢这场抗癌之战!
文 稿:郭雨晨 审 校:袁明
指 导:朱陵君教授
责 编:姚佳林
出 品:君康融媒体中心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君康科普荟授权。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