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新书介绍】国家性质与政府功能:有为政府的理论基础
曲阿野逸 2019-02-14

作为一门致用之学,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关键要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为社会经济政策服务。其中,学好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能够认识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及其作用范围,让两者都能够各司其职,从而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出最大积极作用。事实上,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不仅可以而且需要形成良性的互补和共进关系,因为它们都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同时也都面临着失灵问题。然而,围绕国家的角色形象以及政府的功能承担,学术界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乃至衍生出了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根本说,当前发生在林毅夫和张维迎、田国强以及文贯中等人之间的争论,也是经济学界这一长期未竟论战的继续。

本书的研究遵循了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它一方面从起源学角度对国家性质及其相应的政府功能展开系统而深入的探究和界定,并由此来与社会现实相对照;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基于权力结构的变动来揭示国家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异化发展,系统考察显性协调与隐性协调这两大政府功能在不同时空下的表现及其更替,并基于社会环境的考察来洞察国家和政府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本书就深刻揭示了国家组织的本质及其演化,辨析有为政府的功能承担及其作用机制,并挖掘政府失灵的原因。

事实上,本书是笔者对三大组织所展开的系列研究之一(另两大组织是企业组织和家庭组织,并分别著有《协作系统观的企业理论:基于协调机制演化的分析》和《性·生育·婚姻:女性行为及家庭功能的经济分析》),它以从本质到现象范式为基本分析路线,通过起源学的考察和知识的契合而将社会组织视为协作系统,进而通过考察协作系统的演化过程来探究组织的本质及现状,同时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权力结构的剖析来探究组织形态的演变;这样,就可以将组织的实然形态和行动与其应然本质和功能相对照,由此就可以解释现实组织的异化及其问题,进而为引导组织的合理发展奠定方向和思路。

同时,本书也是笔者对社会秩序的扩展机理所展开的三大系列研究之一(其他两本分别是《真实市场的逻辑:基于异质性市场主体的剖析》《法律秩序的社会基础:作为社会协作系统中行为规范的法律》)。事实上,在对国家组织展开系统而深入考察时,也就需要对社会这一大协作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剖析。一般地,在国家组织这一协作系统中维持日常社会秩序的有两个基本机制:市场和法制。一方面,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其中心议题就在于合理界定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范围,从而促进两类协调机制的互补和共生。另一方面,在宏观社会协作系统中,法律机制成为调节和规定市场运行和政府作用的方式,它不仅夯实了市场机制运行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而且也是政府介入市场经济活动的方式和依据。

在本书中,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具体体现为:首先,剖析国家组织的本质:自然状态下相对平等的个体为了维护自身的长期利益而通过理性契约形成了一种社会机构,其根本目的是要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其次,了解国家组织的性质及相应的政府功能的蜕化和变异:不再是为社会大众服务,而成了社会大众的主宰,国家机关成了具有暴力潜能的控制机关;再次,探究这种蜕化的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公权力为不同的特定个人或群体所占有,甚至将这种现实通过“法制”而合理化;最后,正是基于对国家组织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以及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力量结构的清楚认识,我们可以全面审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行为和表现,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正是通过对国家和政府的应然本质和实然形态做了全面的剖析,本书为有为政府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最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国家性质和政府功能展开的系统剖析和界定。它主要是基于契约主义视角从起源学上来探究国家的本质特性,并由此对政府功能及其作用界限作一深层的探索;同时,基于契约权内容和契约方地位两大维度分析和比较历史上呈现出的不同国家形态,进而还引入权力结构的变动考察不同形态国家的演化。第二部分是对有为政府的经济功能所作的深入考察和辨析。它主要考察了协作系统中的社会共同治理机制及其面临的软硬基础设施要求,挖掘了政府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中的两种协调方式,探究了两种协调方式所依赖的环境及其对政府功能转变的要求,从而揭示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的互补性和共生性。第三部分是对确保政府有为的制度基础所作的探索和构设。它从本体论、起源学和演化史角度系统审视了自由、民主以及宪法政治的本质及其表现,进而深入地考察和挖掘了儒家社会中高次元的自由民主精神其相应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深入探究和构设了根植于本土文化和结构的社会治理体系,从而有效保障政府积极有为而不是乱为和无为。

目录

导言

绪论:国家性质与有为政府

第1篇:国家和政府的本质与演化

1.理解国家组织的微观基础

:基于个人权利转让的社会契约视角

2.国家的两大类型及其现实形态

:基于契约方地位和契约权内容的二维视角

3.“恶棍”政府为何往往会发“善心”?

:从主权型国家的演化看有限政府的定位

4.“好人”政府为何往往会有“恶行”?

:从裁判型国家的演化看有为政府的约束

第2篇:理解有为政府的经济功能

5.现代国家如何进行有效治理

:从委托-代理模式到社会共同治理模式

6.如何理解现代政府的经济功能

: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效的检视

7.新古典自由主义为何反对有为政府

:政府显性协调的制约因素剖析

8.有为政府在现代社会的基础性职能

:隐性协调的转向与责任伦理的培育

第3篇:保障有为政府的制度基础

9.柏拉图的理想主义与“道统”的独立性

:有为政府的理性自由主义基础

10.儒家规范与个人自由不相容吗?

:儒家社会中的高次元自由精神审视

11.儒家学说与民主精神不相容吗?

:兼论民主的本质和普世性含义

12.如何构建有为政府的制度基础

:儒家的高次元民主精神和制度安排

13.良善社会如何构建合理的制度?

:有为政府与二维宪法政治体系

跋文

14.新自由主义的十大考辨

后记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