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欢歌笑语老嘉山(三)
一棵树 2020-07-19

欢歌笑语老嘉山(三)

“在河、沟、道路上架起的方便通行的建筑物”为之桥。此乃一方巨石,并不是人工建造,且人迹罕至,并无“方便通行”之目的。横跨于山涧之上,于崇山峻岭之颠!“仙人”之桥,名副其实也!

明光文人许永宁曾撰文于《明光日报》介绍过仙人桥。他说:仙人桥学名“单枫栈”,由于地质构造是石灰岩,长期冲刷而成。如今的仙人桥周围已是枫松成林,郁郁苍苍,一片繁荣景象。“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桥洞的角落里,残剩的灰烬,废弃的塑料包装袋,留下了拨拨游人光顾的痕迹。

       “哇,仙人桥!”大家欢呼雀跃!身强力壮的几位女士在男士的帮助下,手拉手,抓衣襟,攀岩石,牵树藤, 迂迴曲折翻上了桥面。“不到长城非发汉”,登上桥面,大家举目远眺,千山万壑尽收眼底,苍翠葱茏与天相连,千般喜悦万股豪情油然而生!

你看看赵团长真的是首长姿势漫步在桥面之上,还有模有样的挥挥手“同志们好!”大家有的在留影,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大吼,有的要高歌,那个喜悦劲儿,那份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在山巅峡谷间迴荡!这班老骨头!

老嘉山知名的景点还有好多,如“柴王城”、“仙人洞”等,但是具体位置在哪儿,我们都不知道。况且这班老胳膊老腿还有更感兴趣的事情,唱几首歌来两段黄梅戏,于是我们不再去“踏遍青山”,打道回去进行下一个节目!

“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大家你牵着我我牵着你小心翼翼地持着脚步,以防脚下的砂粒滚动踉跄倒地。

       游人仍然在那个废旧的仓库前集合,耀华和我的三轮子电动车往返两趟才将一行人完全接回来。我的小三轮毕竟容量小,以致我第二趟接回的男士上坂子就得下车步行!

中嘉山下,一个不大的小村庄。三三两两的农家极不规则的散卧于零星的山包之上。一片小小的空场边三个小院一并坐北向阳。西面两家已经是人去室空,惟有东首这个干净的小院今日里热闹非凡。

      前屋过道的门头阵阵热气向外升腾,老远就嗅觉烹㶵飘香!耀德二嫂和耀华家属正在锅上忙着。案板上,小桌上,已经装盘的凉菜一排一排,整整齐齐。锅底下,干柴烈熖,锅台上,热气腾腾。那个忙碌景象,与办喜事带媳妇没什么两样!

走过廷院,正屋是三间大瓦房。上首两间通连,铺着大小两张床。先来的女士们,有的已经在床上平躺!到底男生支在乎,有的在拨弄着胡琴,有的侃侃而谈,吹着牛逼!

人都到齐了。老赵团铺开琴弦,永楼老师,黄老师,朱老师等各自操起带来的乐器, 调弦,校音之后,花旦老生们粉墨登场!她来一曲《小辞店》,你来一段《昭君出塞》。京剧《沙家浜》中的《风声紧》有板有眼,把这辈人带进了那个特定的年代!

我也凑了个热闹,虽然摸调门不着,也硬吼了经一段《忽听琵琶》。耀德是当年我们宣传队的老领导,他的目光打量着我,似乎在说,“只能在语言类节目里混混的,也能跳槽音乐了?”

开饭了,大小两桌子。我因有事在身,不能到大桌上陪酒,只能在小桌上来杯啤酒。大家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谈过去,看现在,叙家常,说友情!置身于城市的繁华,惊叹于山乡的纯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实实在在的情感交流,憨厚的耀华端起酒杯:“欢迎大家每年来山里玩玩!”“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会摸到你门上,到时候别嫌麻烦就行了啊!”哈哈哈!欢声笑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

下午四点,兄弟姐妹们乘中巴返回!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