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山游记及廖武辉阅读“蓼山游记”感 言
注:这一篇文章是河南唐河湖阳镇洪鹏书记推荐的,介绍了廖氏始祖叔安公疏洪治
水的故事,介绍了当地廖氏、董氏的故事。最近世界廖氏宗亲总会组团来到唐河湖阳叔安公纪念馆考察,在唐河县还看到有一条街叫“廖缘街”(廖名龙)。
一、蓼山游记
编辑于2013-4-299:40
来湖阳工作之前,就不断从唐河本地人口中,听到关于蓼山的种种奇闻轶事。从中学开始,我就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因此,在听到这些传说和故事之后,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去蓼山的愿望。可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初来乍到,环境不熟,一直没能如愿。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天色还比较早。突然有人提议:"我们去爬蓼山吧。"当时已经下班,大家手头上也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于是大家表示赞同。我来之后也一直想见识见识这座名山,就跟随大伙一块出发了。虽然上午下了一场大雨,可是下午的时候天气已经基本放晴了。
雨后空气清新,视野开阔,只是道路上积的一些水还没有完全干透。大家个个劲头十足,脚步轻快,并且边走边聊。我们路过了湖阳公主游园,穿过了一段麦田,踏过了一座石桥…东转西折,走了大概十几分钟,就来到了蓼山脚下。
这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野外是一片静寂。山上也是一片静寂。偶尔听见远处农户家里的狗吠的声音。可能是由于白天下过雨的缘故吧,在山脚下刮过了阵阵凉风,竟充满了青草的香味。沿着上山的路走了没多远,便看见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耸立在前方。上面写着"古蓼国遗址"这几个苍劲有力的金黄色大字。石牌坊在夜色的笼罩下傲然挺立,甚是雄伟。我们几人沿着山路向前走去。这时候山的周围逐渐升腾起一层薄薄的雾气,如临仙境一般。山路的两边种的都是整整齐齐的小松柏,一个个挺拔直立,好像一个个飒爽英姿的卫士,守卫在山路的两旁。月亮渐渐升上来了。道路在月光的照耀下呈现银白色,清晰可见。抬眼向上望去,如同一条银蛇蜿蜒盘旋看不到尽头。
大家又走了一阵子,来到了一座八角亭边。这座八角亭式样古典考究,很有历史韵味。站在八角亭向远方望去,隐隐约约看见远处几个黑色的影子,连绵起伏,伸向远方。在距离亭子几千米的地方,呈现出了几点亮光。同事告诉我,那是山上住户家里的灯光。每个山上都有一些人住在那里,他们都是义务的守山人。
在灯光和亭子之间,雾气已经比较浓了,呈现出淡淡的乳白色。仔细看去,乳白色的雾气似乎在缓缓地流动。走着走着,忽觉眼睛上方猛地一暗。抬头一看,月亮的周围竟飘过了一团白云,像白色的纱幔。不过暗淡的月光很快恢复了光亮。
可能是由于风的原因吧。当晚正值农历十三,月亮已经比较圆,比较亮了。因此,上山的路并没有出现什么障碍。又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山上的停车场,那是一个200平米见方的平坦空地。用水泥砌的路面和周围的石头栏杆,都比较新,大概这是为了方便游客刚刚建成的。
站在停车场向上望去,山顶已经近在咫尺。向下望去,远处仍是白茫茫的一片。就连近处都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同事说:"我们抓紧时间登山吧,这样能够早点回去。终于,在最后经历了一小段泥泞的路之后,我们拾阶而上,登上了山顶。
山顶极为开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蓼国国王叔安的塑像。他面容慈祥,身体微微前倾,俯视着自己的国土和子民。雕像的底座上雕刻的是他的生平简介。山顶的四周是白色的石栏杆,在月光的照耀下,如梦境一般。这时只觉山顶空气清新,不仅仅是下雨的缘故,更有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感觉。一阵清风吹来,轻风拂面,那种感觉很美妙,可谓
是飘飘乎如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几人围绕着雕像闲谈了一会关于萝国的历史和传说,我在一旁静静地听,大开眼界。
原来古蓼国辖今唐河县南部、枣阳市北部、随州、桐柏一部分。国都在今湖阳镇,人民以国为姓,为蓼(廖)氏。聪明的蓼国国王蓼叔安为了疏洪治水和抵御外来侵略,在蓼山脚下开挖两条人工河:蓼阳河和蓼阴河,蓼山上建有两道石砌寨墙,蓼阳河南侧土夯城
墙3米多高,在蓼国多年征战中如钢铁长城般守护着蓼国的安全,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蓼国将士和达官显贵大多安葬在蓼山南麓,并矗立塔纪念形成塔林,可惜这些珍贵历史文物在文革中遭到彻底毀坏,只有蓼阳河边的那块塔地依然被人们传诵。
公元前639年,古蓼国被楚襄王铁蹄践踏,城池被毁,生灵涂炭,蓼国臣民举族外迁,在安丰、固始等地建立了多个蓼国。不愿背井离乡的国人散落在湖阳周边地区,其中,蓼山北麓隐藏起来的蓼姓后人改"蓼"为"董",形成村庄,名为董楼,现在董姓也已成为一个旺族,遍布海外,他们每年也都上山拜祭蓼王。
下山的路其实还是很陡的。在回来的路上,月亮如同害羞的姑娘,一直用轻纱遮住面庞,不过残余的月光仍然很明亮。在这静静的山里,我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快。不仅仅是领略了美丽的山中夜色的缘故吧,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湖阳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而这些历史和文化,需要我,不,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去发现,去发掘,去体验,去传承。因为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浏览336次
Iml 廖名龙等2人觉得很赞
2013-4-299:59
唯美,诗意,有深度!不愧是好文。
张森:现任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11年前湖阳党政办一名年轻干部。
前面戴帽子的就是廖武輝
二、阅读:中共唐河县湖阳镇委洪鹏书记推荐的作品《蓼山游记》
《感 言》
无 题
中州宛城,南阳盆地;
华夏文明,人材辈出。
中原历史,渊源流长;
唐河属地,悠久厚重。
千年古镇,湖阳盛名;
封国古飂,藩属城池。
始祖叔安,公丰伟绩;
垦荒治水,造福百姓。
阴阳两河,滋润良田;
福祉梓民,繁衍生息。
蓼氏族群,躬身耕耘;
承上启下,前赴后继。
夏周国姓,史承廖族;
方圆九州,遍布全球。
寻根问祖,不忘初心;
饮水思源,牢记使命。
廖氏宗亲,荣归故里;
把根留住,方得始终。
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奕世荣昌,任重担当。
同心同德,道远携手;
弘扬光大,贤达感恩。
其 二
廖氏心系,古镇湖阳;
阳光明媚,美名海外。
怀祖祭祀,思经地毅;
义不容辞,致孝为先。
仙辈后裔,依俗代传;
传统文化,话说奉行。
形敬仰祖,子民愿景;
锦上蓼山,善始善忠。
终身难忘,旺族谱天;
田园斯地,悌敬始公。
功盖华章,彰显飂枫;
风光旖旎,宜途规划。
化为蓝图,凸现务实;
社火民间,捐资建业。
邑城千秋,遒于政府;
俯首甘为,唯权主导。
党领指引,英明决策;
策划振兴,惜我乡村。
存智慧商,声言抓手;
首先传承,诚信社会。
汇促经济,纪世互惠;
挥发优势,世颂政绩。
积势蓄发,发展道理;
理解核心,心齐共勉。
勉励创建,建设古色;
色红色绿,未来更美。
美化故乡,响誉千秋;
秋华春实,实干效益。
注释:
①.(党领指引)-即:执政党。
②.(声言抓手)-即: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历史文化产业建设。
③.(世颂政绩)-即:勤政为民,造福一方。
作者/廖武輝-写作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纪念(2024年7月1日)。
廖明学、廖德军、廖名龙、廖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