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天文方面的有趣书籍?
最好有配图关注者
596被浏览
154,834关注问题
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6添加评论分享
1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katsura穷其道者,归处亦同。442 人赞同了该回答不同阶段的天文爱好者需要的书籍是不一样的,并且有的天爱喜欢理论,有的喜欢观测,有的喜欢摄影,有的只是看看星星听听故事。下面推荐几本个人认为比较经典的。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天文爱好者的初级书籍都需要反复阅读。给小盆友看的带拼音的彩图版不算。前方多图(拍得有点歪凑合着看吧= =)
1.《夜观星空 天文观测实践指南》

算是我遇见的最经典的入门书籍,想当年窝刚开始观测时就靠它指导。文笔流畅自然而不失严谨,内容充实,而且它不单单是一本观测指南,里面同样有很多对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总之,它能满足你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观测的需求。内部:
2.《诺顿星图手册》

传说中世界上最经典的纸质星图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电子星图了啊嗯。不过总感觉大多数天爱都有纸质星图情结,包括我。当然平时观测什么的一般都可以不带了。来说说这本星图。自从来到我手中,里面的星图没怎么用,倒是内部的理论和观测知识让我翻遍了。。。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每个人都能从里面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我有时喜欢对着有趣天体表中的目标慢慢寻找,对比自己的和书上描述的目视效果,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中文版的有个缺点,就是翻译得不好而且很多一看就是不上心造成的简单错误(比如大犬座写成猎户座之类的)。当初有人告诉我能弄到原版的就别买中文版的,但最后还是买了。。。建议还是入一本,毕竟是经典,而且翻翻看看也是极好的。
3.《天文学新概论》
如果题主觉得自己数理基础不错,想要搞理论的话,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令你后悔。天文圈内公认的理论入门经典教材,许多搞天文奥赛的同学都相当喜欢的一本书。文笔相当流畅,和许多大学课本一比简直就是文学作品啊。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一般高中理科毕业生应该没有太多阅读障碍。。。
未完待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天象大观》(天文年历)
作为一只有水(bi)平(ge)的天爱,天文年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至于这书能怎么用,看目录便是。
= = = = = = = = =想要提高水平,除了书籍之外,星图软件(stellarium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更不要忘记海量的网络资源。认真读完几本经典书籍,时常外出观测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多找大神问问题,就酱。
编辑于 2015-02-19赞同 44238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

Chrome继续
vgfcddt我回来了80 人赞同了该回答图多预警。

《夜观星空》,书如其名主要是观测知识为主,也说了一些选购望远镜的知识,中间穿插有一些星图,天文爱好者入门首选。
《基础天文学》,很好的书,侧重理论,开篇就讲了星等天球这些简单的概念,看起来是教科书,会好看吗,当然了。
《恒星与行星》我的启蒙书籍,似乎不是很出名,理论知识不多,很精简,后面也有近一半的星图,小学生入门最佳书籍。
很不错,首先背景,然后关于器材,关于观测。
《现代天文学》亮点在于讲了一些太空探测器知识和一些宇宙知识。

感觉比《基础天文学》差了一点,没那本讲的全,不过最后有讲到地外文明,算是特别之处吧。
《大众天文学》分上下两册,当然讲的还算全了,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背景写的。
《物理天文学前沿》第一推动丛书,说是前沿,其实挺老的书了,亮点在于它从四大相互作用的角度去讲。
《通俗天文学》果壳姬十三好像推荐过,这本我也没看过,最近发现Kindle 商店可以免费借阅。
以前有人推荐过,一般吧。
对了,总结一下
,《基础天文学》入门,《夜观星空》观测,《剑桥》《通俗》《大众》也可以随便看看。
编辑于 2016-08-19赞同 80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

Chrome继续
盐选推荐 知乎 官方帐号6 人赞同了该回答本回答节选自电子书,有助于解答该问题
书名:《通俗天文学》
作者:金克木
《通俗天文学》用流畅的文字、形象的描述、精准的插图将复杂的天文知识直观化、亲切化,让天文学这一名词不再高深得触不可及。让我们星座开始了解一下有趣的天文知识吧。星座

图 64 弗雷德里克·德·威特于 1670 年绘制的星座图我们既已完成了对于我们所居住的这一部分空间的考察,现在便要转向那辉耀诸天的群星所占据的更辽远的空间了。平常肉眼所能看见的全天恒星数约在 5000~6000 之间。其中只有一半可以同时在地平线上,这一半中又有许多太接近地平线,因而被城市光以及那一方向更加浓厚的大气所遮蔽。在晴朗无月的乡间夜晚,平常肉眼可以立刻看出的星数大约是 1500~2000。肉眼可见的星称为「亮星」(lucid stars),以别于在望远镜下我们所能看见的极大的一批恒星。当我们见到群星在夜空闪烁时,我们很容易忘记它们并非在同一个距离上这个事实,因为看起来它们似乎都有同等的距离。我们可以假想它们是被安在一个大圆球的内部表面上,这大圆球便将地球完全包裹。这球在它偏斜的轴上旋转的结果使星辰都出于东而没于西。但对于一个北纬中部的观测者而言,环绕北极一圈中的星永不沉没——正如我们在第一章讲到的,这被称为恒显圈;而环绕南极一圈中的星却又永不上升。这大天球每一恒星日向西旋转一周,因此约为不到 4 分钟旋转 1 度。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地球绕轴向东旋转才使天上景物每天向西转的。同时又因为地球绕太阳作公转,太阳又看来仿佛在众星间缓缓向东移动,每天差不多够 1 度,一年绕黄道一周。这种地球自转结果都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由于太阳的向东移动,依地球自转为准的恒星日一日便差不多比太阳日一日短 4 分钟了。每夜的星辰都比前一夜早起约 4 分钟,而在同一小时内也要较前偏西 1 度。四季轮流下去,因此所有的星辰都交替逐渐从夜空中经过。星辰也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天上的,它们都聚成一团一团。其中有一些,例如北斗或飞马座大正方形,都非常醒目,使人一见不忘。古人也和我们一样对于天上显著的星群非常熟悉。宇宙的样貌在几千年中是很少变化的,古人给这些星群起了名字,因此开始有了星座。

图 65 北斗七星我们的星座是远自古希腊人传下来的(其间当然有了修改和补充),而古希腊人又大概是从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居民那里学来的。远在公元前 9 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就提到了大熊座、猎户座及其他著名的天上形象。古代星座(约共 50 个)的最早最完全的描写可以在马其顿(Macedonia)王的宫廷诗人亚拉图斯(Aratus)作的 Phenomena(公元前 270 年所著)中找到。星座的名称都是神话中英雄和鸟兽的名字,也都与一些很熟悉的故事有关联。现在公认的星座有 88 座,其中有 18 座环绕南极,在北纬中部不能见到。这些原有星座的补充是用来填补古代星座之间的空白,还有些在南极附近的星座也是古希腊人看不见的。天文学家仍保存了星座的拉丁旧名字,但旧有的英雄及鸟兽的图像却不见于现代星图中了。为了实际的方便,星座成为天上的包括不同星群的区域,由我们任意定下的疆界,正如同地上的国界一样由国际间共同协定。星座的疆界都要对天球赤道平行或垂直。所有在这一星座疆界内的星都属于这一星座。而任何时候若有行星或太阳或月亮在其中时,也说它是在这星座中。因为月亮和行星以及太阳大都不会离开黄道太远,它们便常常和依循黄道的黄道带上十二星座连在一起了。这十二星座的名称是:白羊(Aries)、金牛(Taurus)、双子(Gemini)、巨蟹(Cancer)、狮子(Leo)、室女(Virgo)、天秤(Libra)、天蝎(Scorpio)、人马(Sagittarius)、摩羯(Capricornus)、宝瓶(Aquarius)、双鱼(Pisces)。黄道带是环绕天球的一道 16 度宽的带子,黄道正在其中。平均分为十二区域便是黄道十二宫,从春分点向东数起,十二宫的名字便是那十二星座的名字。2000 年前每一宫都正好包括所属星座。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发布于 2019-11-27赞同 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

Chrome继续
河马老师 天文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5 人赞同了该回答请关注近期即将上市的《太空之书》中文版。
发布于 2015-02-19赞同 5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

Chrome继续
风车起司18 人赞同了该回答介绍星空文化尤其是西方星空的书已经很多了,最近发现这样两本书:
《众神的星空》,《星座神话》,
作者 稻草人语 在果壳帖子中 对《众神的星空》的定义:“我写作了三年的关于天文、神话、词源系列知识的作品《众神的星空》一书预计在今年(2013年)十月出版面世。”
稻草人语 果壳主页链接为:
https://www.guokr.com/group/i/0567958448/posts/ 其中有作者以前发的很多帖子,包含书中很多的文字内容。
加入词源解读的星空文化,增添了一定阅读的趣味性,点开链接,一睹为快吧。作者的帖子里,还有一个 结合圣斗士来讲十二宫对应星座的系列。帖子在作者帖子列表第四页:
https://www.guokr.com/group/i/0567958448/posts/?page=4

这两本书,如果书尾整理了词汇表的话,可能会成下面这本书:
附:2008-08-25:经过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充分讨论并征得中国天文学会的同意,自2008年8月25日起
“英汉天文学名词数据库”向社会无偿开放使用。
发现了 二十八星宿 的英译名:
https://www.lamost.org/astrodict/dict_browse.php?btag=%E4%BA%8C%E5%8D%81%E5%85%AB%E5%AE%BF&otype=cn
编辑于 2015-03-19赞同 18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

Chrome继续
我一定会尽力给所有推荐<大众天文学>的人点XX的,有道德的推荐书一定得是自己看完了的书,哪个真的看完了<大众天文学>的,哪个看完了真的觉得好的?。。。经典是经典,但这书在英语世界里早就退出舞台了。。。作为专业书显然不够,作为科普书又过于冗长,知识体系也陈旧。。。。
以下是我能想到的几本,大多是旧书了,不过都不难找。。。旧书左手孔夫子,台版书右手淘宝
宇宙索奇 (豆瓣)
宇宙索奇 (豆瓣)
隆重推荐我的天文入门书,巨厚的一本天文启蒙读物,来自南京大学的老前辈张明昌老师,非常幸运地在大连旅游的时候买到了这本书,开启了我和天文的缘分;我个人觉得,在国内作者原创的天文科普入门书里,这本书前无古人的好;知识体系健全,科学部分严谨,语言通俗,有足够量的八卦,而且所有的八卦都应该是考证过的!
推销银河系的人
Bok的人格魅力和何妙福老师的优秀翻译都是亮点,一个有血有肉的天文学家,优秀的科普作家,一个和自己夫人约定好死后在一起研究过的星云里重逢的浪漫主义者,一个告诉我在清晨走出圆顶,仰望星空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的人
环宇孤心 (豆瓣)
Denis Overby的这本描述近代观测宇宙学发展的纪实文学可说是波澜壮阔,虽然有很多把Alan Sandage塑造成西部英雄的嫌疑,但依然不失为一本了解近代天文学家群像的好书;可以的是,国内引进的翻译懒得令人发指。。。有条件的可以去买台版,翻译好太多了:
宇宙的寂寞心靈 (豆瓣)
黑洞 (豆瓣)
Jean-Pierre Luminet的这本经典科普作品依然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而卢炬甫老师的翻译也是品质保证;在黑洞相关题材的科普作品里可能还是Kip Thorne的 黑洞与时间弯曲 (豆瓣) 最为激动人心,但这本小书也很不错
星系世界 (豆瓣)
这本小书可能知道的不多,马駬和陈秉乾两位老师的这本科普小书可以说影响了我很多;第一次读的时候还是小学,记得从第一章介绍银河系在博兹瓦纳人眼里是一头巨兽的脊梁起就被勾住了。。。一直勾到了现在,我还在研究星系
星星男的天文大夢 (豆瓣)
这本可爱的观星科普读物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一年时间里重新认识星空,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台版书的书名翻译一贯走卖萌路线,书并不是少儿读物。。。
千亿个太阳 (豆瓣)
又是一本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科普书,记得第一次读是我初中去大庆的火车卧铺上,当时就觉得格外精彩,多年后学习恒星结构演化,用的就是基彭哈恩的经典教科书;把这本小书翻出来再读才突然觉得,把如此复杂的物理图像描述的如此动人的这位德国大爷真的很厉害;同样滴,两位专业学者有水准的翻译保证了品质。
对于像看点儿介乎专业和科普之间作品的童鞋:
天文学 (豆瓣)
<天文学-物理新视野>和那本很有名的John Gribbin的<宇宙大百科>一样都是百科全书风格的高级科普书,内容靠谱,结构不落伍;买一门没事翻翻不错。
星系与星际边缘 (豆瓣)
这书不知道是谁挑中引进的,作者很靠谱,几乎就是本科低年级水平的星系教科书了。。。当然,代价就是读起来略无聊。。
另外,科普读物翻译作品里,看到萧耐园老师名字的一般也都比较靠谱;肖老师年岁大了,讲课可能多少有点儿含糊,但头脑依然清晰,翻译作品更是兢兢业业,今年的几本译作都可以一读:
无限远的边缘 (豆瓣)
作者Melia最近迷信Rh=ct邪教宇宙学已经走入民科大军,但这本书可以看。。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59689/
这本行星与恒星的诞生也是格外精彩的
发布于 2016-05-23赞同 9236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Chrome继续
野草天文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圆桌收录成为天文学家43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推荐三本我看过的书,一本是
@独鱼仅一提到的《千亿个太阳》,另两本本是《天文学词典》和《天文学.物理新视野》。
-----------------------------------
《千亿个太阳》-----------------------------
对于求知若渴的、初中学历以上的天文爱好者来说,本书可堪大任。它的作者是
原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的 鲁道夫.基彭哈恩,翻译是国内的天文前辈沈良照和黄润乾两位先生,后者是原作者在德国的同事,中科院院士(去年已故)。
对于有物理、天文情怀的人,这本书肯定会让你喜欢,因为书中内容提到诸多恒星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来龙去脉,并且作者还是以讲故事的口吻统领全书的,比喻句和图画特别多,公式几乎没有——作者本人经常在学校作科普讲座,
书里的内容大多是根据他的讲座和科研生活经历整理的。

但是,毕竟书里会涉及物理专业知识,这时候你要么跳过,要么去查工具书或上网搜索。

举个例子,这个恒星内部核合成发生元素变化的反应,曾经具有初中化学知识的我一度以为作者写错了。
-----------------------------------
《天文学词典》-----------------------------
所以,当你准备较真的时候,如果手边拥有一本
精炼、严谨的工具书,将会事半功倍:
看起来很古老(实际也不年轻,1989年版),编委们是一群天文老前辈,但是词典的内容很丰富,并且书中许多历久弥新的天文知识也并不过时。(ps:在南京,彭秋和老先生算是年轻人所熟知的了,最近在做磁单极子解释天文现象的报告)
在没有网络搜索工具的时候,这本书可以帮你快速建立起
大概的天文知识框架,并且它相对于教科书和网络百科最大的特点就是
语言精练,全是知识点:
-----------------------------《天文学.物理新视野》-------------------------------
以上两本书堪称经典,不过,经典总会缺一些
时尚的消息,有鉴于此,下面这本由当代科学家M.L.库特纳创作的《天文学.物理新视野》可以满足我们对
“新”知识的需要。库特纳本人是射电天文学家,同时涉足宇宙学。我们知道,最近三十年是射电天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候,因此我们可通过这本书打开一扇看见宇宙的新窗口。
这本书的主译者是大名鼎鼎的萧耐园老师,肖老师的语言和天文知识功底深厚,至今仍活跃在天文科普领域;另一位译者胡方浩是我们台的师兄,他是在南大读本科时参与了这本书的译制工作,可见其对天文的兴趣之浓厚,目前,他在紫台科普部工作。

看看部分为本书提供图片的单位阵容就可以一窥它内容的
新颖和丰富了:

-------------------------
观书有感----------------------------
中学时,我读到《千亿个太阳》,虽然后来知道自己当时对书的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完全相左,但从此以后,星空就不仅是在眼里的亮点,而更是一浅一深印在脑子里的、五花八样的天体;大学时我又复习了这本书,这时候身边有了《天文学词典》,随后又有了网络,于是自己对错误的理解进行了修正,再畅想星空便多了些“恍然大悟”;研一时面对众多波段的望远镜和天文学常识,我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于是导师的要求就只有一个:多看科普!《新视野》就是这样的科普,别看它图片多,看上去好玩,但里面的物理公式也十分详细,甚至有些物理原理也是如题主所提及的“晦涩难懂”,这样的书过一遍下来,大多书数天文学术名词也都能知道个大概。
除了推荐的这三本书,还有很多有趣的、有用的科普书。数千年来,尤其是哥白尼时代以来,有了这些书籍的创作者和传播它们的人,我们的天文兴趣和知识才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以至于科学研究不断有质的变化。兴趣使然:我和同学们肯定会给自己的下一代讲科学的故事,就像我的老师们对我做的那样,前面提到的萧耐园先生是我们“普通天文学”的任课老师,他曾经在一次课上讲道:“我年轻时在天文台看过哈雷彗星,下次它再来地球的时候,你们还能看见,我就看不见了,哈哈”。
编辑于 201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