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国家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近年来,全国各地区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开启“抢人大战”。基层是最小的细胞,问题多、情况复杂,更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活基层建设的“引擎”。
聚焦需求,因地制宜实现人岗相适科学“双赢”。“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固然重要,但对于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更需要“接地气”的乡土人才。我们要因地制宜,认真分析调研地方上的实际情况和用人需求,摸清自身的“家底”,推开人才工作的“第一道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的计划,分类分档引进各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对人才进行方方面面的考察,将其放在适宜的岗位上,依托现有的资源与政策,激励人才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层发展“发光发热”。
实干为王,公平公正引进德才兼备干事“铁军”。社会发展需要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人才,对人才的定义应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基层工作非常繁琐,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与高校、各单位进行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甄别与考量,充分考虑学历、能力、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公平公正的流程引进为国家付出、为人民奉献的高水平人才“铁军”,真正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落实待遇,筑牢解决基层人才后顾之忧“根基”。“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引进要建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的思想观念,注重搭建平台、细水长流,让人才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方能让各行各业的人才看到自己发展的前景,更愿意投身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同时,我们要保障人才福利,免除人才在收入、住房、子女入学等多方面的“后顾之忧”,解决人才操心的烦心事,持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唯有如此,方能吸引人才更加积极、主动地扎根基层,以智慧和力量奏响干事创业的“交响曲”。
“国家发展,关键在人,重点在才”,人才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用心、用情做好招才引智“大文章”,挖掘出更多“千里马”的巨大潜能,激励人才主动扎根基层一线,在广阔的平台上尽情施展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从而实现人才引进能效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