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年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日本和韩国的等前5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都有增长。或者的,以美元计,11月的进出口总值和出口值双创下了197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记录。
11月出口如此强劲有三大支撑因素:
目前对于疫情管控及时,较早恢复了增长,随之而来的疫情严重,在疫情后海外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国际市场需求未降反升,并最终圣诞节元旦的加持,又是外贸的旺季。
随着境外疫情的再度抬头,部分国家生产链出现断裂,而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正常运行的运输和制造,国际制造业有向中国逐步转变的趋势。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政策效应正在持续落地。
随着中国疫情的逐步稳定,二季度以来大量工厂供应链恢复运转,过多的订单被替换,进入下半年以来,外贸企业开始追赶落下的订单进度,圣诞,新年前两个月是传统意义上,外贸旺季,这提振了外贸出口。近期,印度,东南亚的部分外贸订单也开始向中国转移。
11月时期外贸的新变化
今年中国外贸国际市场的大量变化是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转变经贸联系紧密,产业链转变融合。这是因为疫情期间,中国与东盟疫情防控相对更好,中国与东盟经贸互补性更好,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加深了彼此的合作,而近日通过的RCEP将进一步加强彼此的联系。
长久以来,欧美市场都是处于主要的出口市场,今年大流行后,欧美的产业很多受到了重创,很多企业停工,但是中国的疫情及时得以恢复控制,复工复产都比较好,针对欧美市场最近出现的集装箱严重浪费,海运爆仓,货运暴涨等问题。集装箱主要是出口到欧美的,因为中国出口的大部分是民众必须的消费品,对集装箱的依赖度很高。
2021我们的外贸挑战
1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先进技术。
关键装备及零部件进口,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在发展传统行业的替代下,加强高技术的运用,推动现有的密集型劳动产品走向高端化和精细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 ,增加国内紧缺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农产品进口。
针对国内的消费升级,提高进口产品的升级,针对国内要提高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 ,支持战略性资源进口,保证重要资源丰富,稳定。
积极推动电力,轨道交通,通信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装备类大型成套设备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