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小门,实际是一个30厘米见方的小洞口。但是张海虾的第一印象,把它具象化成了一扇门。他不禁被自己的想象力,惊的脊背发凉。门的打造,显然是给人,或者动物,或者什么东西进出的需要。这棺椁内外,也有进出的需求吗。棺椁不都是要建造成密不透风的样子,才可以防腐防潮吗,为什么要在棺椁上特意开个小洞呢。
张海虾举灯靠近这个黑黢黢的洞口,想看看这到底是给谁开的门。他之前在家族的档案馆文献里读到过哨子棺的记述,那是一种封印尸变,用生铁封棺的技法。盗墓这个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礼》中曾经记载过“冢人”这个职务,就是给王公贵族置办墓葬的人。有墓人,那么自然就会有掘墓人。最初的掘墓人,只是为了复仇,因为生前大仇未报,只能选择死后鞭尸。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竟然发展成了一个谋财的行业。到了三国时期,更是设置了摸金校尉,和发丘将军这种官盗职业。
由于盗墓行业往往可以让掘墓人一夜暴富,所以内讧与分赃不均引起的命案,也数见不鲜。为了避免落井下石,这个行业一般以家族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门派与技法。张海虾对于古人的知识储备有些偏见,他总觉得古人一般比较迷信,所以在下墓摸金的过程中搞出了很多禁忌。比如对于起尸这个现象,他就看过一些不同文献记载的案例。而如何防止尸变,和对付粽子的方法,也是百花齐放。
他本来对这种记载持保留意见,但是自从学习了张家的控尸术和模仿尸蟞振翅频率之后,他觉得,也许尸变,是某些动物进入尸体之后,产生的一种拟人活动。加之古人的迷信与愚昧,便把这种寄生现象,描绘的有声有色。有些还成为了大人吓唬不听话小孩子的故事,这些对于张海虾来说,不过都是睡前故事。
而哨子棺,也是其中一种。那些下斗之后,看到木棺震动的人,便以为棺材里的尸体变异成精,欲破棺而出,便用铁水在其外面封棺,只留一个小洞,给手臂进入。既可以探囊取物,又可以封住粽子。而这种只留一个小孔,形如哨子的棺椁,便被称为哨子棺。
他的家族中的某一分支,甚至还发明了一套哨子棺探囊取物的流程,自成一派。
张海虾看着眼前这个只留一个小洞的棺椁结构,不知何故就想到了哨子棺的传说。但是哨子棺,一般都是掘墓人因无法控制尸变,而选择的无奈之举,还没听说过有哪个墓主人主动给自己打造一口哨子棺的。
这个墓主人,确实与众不同,张海虾没有想到,第一次下斗儿,就遇到了如此特立独行的一位。既建造了通往不同墓室的非人类甬道,又给自己的棺椁开了一扇小门。
透过煤油灯照进去的光亮,张海虾看到了里面内棺。他并没有急于探手去摸,而是在洞口听了一会儿动静,发现此时并没有什么东西出入,也没有异常的响动。与外观的黑漆不同,内棺以朱漆为底,用黑漆勾勒出很多繁缛的的纹饰,似龙,似蛇,似鸟,似兽,不懂是古代真有这些动物,还是只是古人的想象。在一众鸟兽之中,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窗户,正对着外椁的这个洞口。这是他们在这个既不对称,也不规则的古墓里,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方正的图案了。
张海虾用铲柄小心翼翼地戳了戳这个窗户,发现并没有机关,好像就是画上去的一个窗户。在棺椁表面画个窗户图案,是有什么寓意吗,张海虾想着。
“呵,这个老家伙还蛮浪漫嘛,”楼鬼此时凑了过来,也看到了棺椁上的图案,不禁打趣起来,“躺在地下几千年,还想要看天上的星星。”
看星星,三个字犹如一击闪电,划过张海虾的脑海。这乍听起来童言无忌的话,落在他的耳朵里,竟然激起了飞扬的思绪。他知道随人一族能歌善舞,擅长制作乐器,如今看来,这位墓主人,不仅热衷享乐人生,而且很可能有着不凡的想象力。张海虾似乎猜到了为何这棺椁要画上窗户,且倾斜摆放了。
他按照内棺窗户的朝向与外椁洞口的仰角延长线,提着灯一路寻找。在一侧的墙壁旁,发现了一个长方体的漆盒。他小心翼翼地查看,盒子表面以黑漆为底,以红漆彩绘,勾勒出各种弯曲的线条。乍一看,这些线条十分抽象,好像张海镜的涂鸦;然而仔细辨识下,张海虾发现这些线条,似乎是绘制了云朵和星辰。盒盖的左右两边,分别画了苍龙和白虎,这是东西方向的标识。而盖子的正中间,写了一个“斗”的繁体字,当然在他那个年代,使用的都是繁体字。这个字犹如醉汉跳舞一样,躺在苍龙与白虎之间,而在这个字的周围,还有一圈密密麻麻的小字。张海虾仔细数了一下,刚好是28个字符。二十八?二十八!这难道是28星宿图!
张海虾知道,古人善于观天象,虽然他们可能不懂地球并不是宇宙中心,但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依然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历法。以地球为参考系中心,月亮穿行一周的天穹轨迹,叫做白道。于是古代天文学家将白道划分了四个方向,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传说中的四象。每一象又被均分成了7个小段,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日月,就是传说中的七曜。四象加七曜,就构成了这28星宿。
通过观察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没和到达中天的时刻,就可以判定季节与时辰。张海虾看着这个红漆黑底的小盒子,这幅图里既标注了方位,又刻画了星宿的具体位置,难道,这是历史上某个时刻,一幅真实的星图记录吗。张海虾想着,难怪墓主人死后也要仰望着天空,这一时刻对他来说,一定有着什么重要的意义。古人用不同的动物,来表示这些不同的星宿,着实需要不凡的想象力。张海虾仿佛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小动物,伴随着海洋里沐浴的声音,在整个墓室的天空里飞舞。他抬头看着古人眼里的天空,不懂这个仰角一直向外延伸,会对准苍穹里的哪颗星星。
至于星图上的具体时间,张海虾一时半刻还判断不出来,他那个年代,已经不需要古人那繁杂的观星知识了。西方的时钟自明朝就已经传入了中原,在当时大清的洋行,想买块钟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也许老祖宗的某些知识,就是被所谓的先进的工业革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了,张海虾想着。他隐约地听到盒子里似乎有动静,便小心翼翼的搬开盒子四角的木锁,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打开盒子,慢慢地凑近煤油灯。
几个小珠子,在阴影下渐渐地映入他的眼帘。他轻轻地拿起,去掉表面的浮灰。当张海虾看清楚这些珠子的样式时,他的瞳孔瞬间放大,仿佛是感受到了张海镜彼时被劈中的震惊,他被神经元闪电劈在原地,顿时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