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三年信出来后笔者曾于2022.04.06在【【第五人格】Vol 13 空军2022信件浅析脑图部分+文字复盘】中做出过6组进行过3轮游戏的推论,明天即将迎来孽蜥三年信,笔者基于该推论对6组相关的角色日信件进行分类,仅供参考。
欢迎在评论区友好交流观点喔~
本篇中收录有
【1】A 黄衣之主 2022 半页访问记录
【1】B 祭司 2021 一页泡皱的记录
【1】C 祭司 2022 菲欧娜·吉尔曼的一页实验档案
【2】A 先知 2020 一封未寄出的家书
【2】B 先知 2021 伊莱·克拉克的一页实验档案
【2】C 先知 2022 缠绕于役鸟脚环之内的隐秘纸张
【2】D 孽蜥 2021 一篇日记
【2】E 红蝶 2021 一张泛黄的信纸
【2】F 红蝶 2022 一页日记
【3】A 空军 2021 两张身份证明
【3】B 空军 2022 ???的一页实验档案
预备【Preliminary】实验组谈话记录文档 -L-149
访问者【Interviewer】:(此栏并未填写)
受访者:实验备选者05-L-01-000
前言:
在整理05-L-01-014、05-L-01-017的访问记录时,我发现他们多次提及数年前在湖景村一英里外找到的那个被报告失踪的幼童以及沿路留下的诡异涂鸦。05-L-01-014称,当年那名唯一幸存的幼童(即05-L-01-000号)被找到时浑身湿透,精神状态紊乱,无法描述自己失踪时发生的事,对“回忆”这件事本身极其抗拒,并伴随有渴求湿润【dark, damp】环境、下意识用动物血浸泡石头、梦中会像软体动物一样蠕动身躯等诡异行为。在后续治疗中,05-L-01-000的精神状态渐趋稳定,意识恍惚的症状也只是偶尔发作,但他本人还是想不起在湖景村发生的事,或者说其身体本能地对此事避之不及。
但据05-L-01-072的说法,在《湖景之径》合作出版之前,他曾多次拜访05-L-01-000确认相关事宜,并与之深入交流有关湖景村神灵祭祀【sacrifices made to the spirits】之事。在这一过程中,05-L-01-000侃侃而谈,一再声明书中内容是据本人真实经历改编。
旁观者眼中彼此矛盾的事实,05-L-01-000幼年与如今截然不同的状态,真相究竟如何,有待探究。也许我应该将类似的备选者都邀请到一起,重现他们潜意识中回避的真相。这大概率会成为目前为止最有趣的一组实验,而05-L-01-000.会成为这一组的首位【primary】备选者, 这点毋庸置疑。
不过在此之前,我需要更多05-L-01-000本人的信息,并确定他对湖景村事件及所谓水神【water spirit】到底了解多少。
<记录开始>
……
吾友纳波利【Napoli】:
这已经是我来到此处的第五天了。我们仍未收到“狂欢【Jamboree】”开始的讯息。
调查到目前为止,最可疑的是一个叫吉尔曼的女人。
她是第三天来的,穿着怪异,成日神神叨叨,与所有人保持距离。每天下午都不见踪影,然后在傍晚带着一身难闻的气味再次出现。(但她的衣服却一直看起来很洁净)
我曾经试图跟踪她的行迹,但多次行动都随着她凭空的消失与出现失败了。(基于我的职业考虑,这多少让我有些沮丧)
不过,这一切疑惑,在今天有了一些进展。
今天,第五个参与者来到了这里——他不愿意透露姓名,只说是一位作家。
他和另一位生物学家几乎同时到达的,但因为他最后做的自我介绍,所以我姑且将他当作第五位。
吉尔曼对作家先生显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关注。甚至私下攀谈了起来。他们使用着我不懂的语言,导致我无法知晓他们谈话的内容。
但我发现,这位作家先生身上,有一种熟悉的气味,吉尔曼每天傍晚回来时都会带回来的,那种潮湿而泥泞的气味。
明天,我或许可以将跟踪对象换成这位作家先生,希望能有新的突破。
(下面的字迹因为长时间浸泡的关系,已然无法辩认)
编号:6-1-3
姓名:菲欧娜·吉尔曼
【测试标记】
1、自信的怀疑论者
2、浪漫主义
3、天启【Prophetic】
【测试倾向】
窥探“神意”的天启【Prophesying】
【测试结果】
1、整体评价:6-1-3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哲学的头脑来探寻信仰的真相,一个由她自己亲手构筑的真相。
2、流程说明:
6-1-3如期而至,基于她所掌握的情报,6-1-3快速锁定了6-0-5作为首个调查对象,前期6-1-3进展顺利,她占据着整个计划的主动权【taking over the entirety of the project】,但随着6-1-2的“意外”丧生,6-1-3对于6-0-5和湖景村所表现出的过度关注,同时引起了6-0-5和6-1-4的警觉,在6-1-6递补加入【introduction】后,6-1-3过人的直觉,几乎让她逃过了6-0-5的“献祭”,但在关于“神意【divine insight】”的关键信息上,6-1-3的犹疑,让她错过了唯一的机会。
3、分析总结:
在确信药物效果已经足够稳定后,我决定向6-0-5发出邀请,但很长时期里,一直缺乏足够多的对照组【a large enough control group】,直到6-1-3的出现。
作为我的老朋友为我“提供”的人选【candidate】,虽然伴随着让整个计划夭折的风险,但我相信为了6-1-3这样特殊的实验体,是值得冒险的。
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最危险但也是最成功的一场实验。
c,6-0-5的故事为她补足了情报【understanding】的缺失,也为药效的发挥【medicine】,提供了足够多的操作空间。
在整个实验中,作为目前掌握信息最多的参与者,6-1-3的最终实验结果,启发了我对于实验体选择的新思路。
过人的头脑和更全面的信息掌握,并不会给实验带来更多的阻碍。相反,这一切都让那些虚妄的恐惧【baseless fears from before】,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毕竟,真相与信仰都像费那奇镜【phenakistoscope】中的绝景——
“可以获得,可以塑造,可以抛弃,但不可触碰。”
于她于我,皆如是。
亲爱的格秋【Gertrude】:
你可能难以想象,我已经走到不可扭转的命运上。
我来到这里寻求誓约的解脱之法,
但前路或许比我们当初想象的都要艰险许多,
这并不是什么无聊的玩笑。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看上去不太平静,
我总是听到女子奄奄一息的喘息,
直觉告诉我,我应该立刻离开,然而那个声音【soft moan】却再一次将我留在这里【freezes my legs】。
然后我看到那位我始终相信的人,
同我一样沉默的老好人,
正用他的手毁坏我们仅存的希望,
不过,不必过于担忧,
无论将会遇见什么,我已坦然接受,
毕竟,不谈论过去,不评议未来,
我已付出足够多的代价,来铭记这神明为我启迪的真理。
祝安
伊莱·克拉克
编号:6-1-1
姓名:伊莱·克拉克
【测试标记】
1、步步谨慎(“预知力”导致的精神负担)
2、自视过高【Abnormally high self-esteem】
3、名利心
【测试倾向】
一无所知的“预知者”
【测试结果】
1、整体评价:庄园的首位不速之客【uninvited guest】,实验表现超出预期地有趣。
2、分析总结:
(1)与前组实验【the previous tests】无异,恶意【malicious intent】的导源始终是猜忌。
极端情境【duress】下,合理制造利害不均等的“饵料”,易于刺激恶意甚至将其扩大化。
(2)“预知”这一能力为首例,目前尚无充足实验结果佐证,无法准确定义,尚需更多实验数据【empirical data】支撑。
但从6-1-1号的实验结果来看,若涉及诸如灵魂与未来方面的神秘学【if notions of mysticism (such as the soul of predicting the future) must be involved】,湖景村试验场【test site】为激发此类能力的不二之选。之后的实验,或可搜寻【procuring】类似6-1-1号的实验对象,于湖景村试验场集中观察。
(3)预见未来,不一定能逆转未来。
6-1-1号的实验结果表明,即便是概率事件下的分支选项,发展曲线最终也会无限趋近于某一既定事件。正如上两页中6-1-1号的实验行为记录所呈现的结果:他无法接受所预见的结局而作出多种尝试(包括但不限于抹除掉可能的妨碍对象)以求改变,却没想到为求改变而做出的一系列选择反而导向了最初预见的结局。可惜6-1-1号的试验有且仅有一次,结果不变,在实验过程无法重复的情况下,以下猜想无法验证:6-1-1号未能成功改变未来,是因为他为求改变所作出的选择本身就是会导致那个既定结局的选择,还是因为另外三位实验对象的行为规正了结局?
关于这一点,另一派人也许更愿意用乌洛波洛斯象征之意来解释。
(4)能预见未来的作弊者【cheaters】,反而是最一无所知之人。
这正是整组实验【this set of experiments】最有趣的地方。初见这群实验个体时,谁又能推演得到实验结果是“预知者”葬送了“预知者”【"seer" would be their own demise】,“老实人”战胜了“作弊者”呢?
飞鸟振翅得如此缓慢,水滴声止歇,铁腥气【stench of iron】冻结,
我的体内组成物质正渐次消散,雾与风的颗粒穿透我,
我的眼中你的身影也慢慢隐去,世界静止,
这一切我都真实地感知着。
但不必为我悲伤,从预知到自己结局的那一刻起,我逐渐学会接受,只是不解——
为何听从神的指示,死亡却徐徐走向我?为何深【wholeheartedly】信先知所言,所见却始终欺骗我?
直到此刻,脑海中的声音消失,我才终于理解为何神明让我答应一切。
格秋,我曾允诺予你幸福与尊贵【wealth】,然而噤声之下,一切姿态都是徒劳。
心意【Desire】与真理无法传达,我们所见甚微,我们不知甚多。
所以愚钝的我到最后才意识到,我原来可以【could have】利用另一个躯壳兑现承诺,像卢格一样骗过神明。
伊莱·克拉克会永远忘了你,“布洛黛薇”【Brooke Rose】将重新记住你;
而你,将听到我曾听到过的声音。
最后,
预言是对的,我该离开了,再见,亲爱的格秋。
当我真实地与他们相见后,他们的身影终于变得明晰。那位先生名为卢基诺·迪鲁西——他比我预见的更和善、友好。初到时我在餐厅里遇见了他,他穿着一件洗得快褪色的白衬衣,头上贴着绷带,正阅读桌上写着房间和姓名的名片。他是那么彬彬有礼,甚至并未像常人那样大呼小叫地对我肩上的鸮【owl】产生好奇,只是礼貌地问好,为我指引房间【led me to my room】。
另一位名叫黛米·波本的女士在下午到达了庄园。晚餐时,餐桌上气氛很好,波本小姐很健谈。迪鲁西先生话不多,但也会在沉默的间隙回答、应和我们。他介绍说自己是一名研究者,为了收集资料来到这里。
我隐约看到迪鲁西先生的衣领下有些鳞片似的碎屑和怪异的伤痕,他察觉了我目光,笑着解释那是研究留下的“礼物”。他稳重【dignified】而严谨,的确具有研究者的气质【just like a researcher】,我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受到如此怪异的影响。我又想起曾经看到的结局,奇怪,我在那悲剧的结尾【at the end of the tragedy】并不能看清迪鲁西先生的影子……
关于未来的景象里还有第四人,也许,明天我们可以在愉悦的气氛中等待她的到来。
亲爱的迈尔斯:
很抱歉,当我找到那个信物的下落时,它已经被人从拍卖行拍走。
卖家是匿名,拍卖行不愿提供其身份。而外围调查,由于事情已经过去一些日子了,有效信息也并不多,只知道一位身材窈窕,面容姣好的年轻女性,有一些地方口音。
但就描述而言,这位卖家与美智子大相径庭。
至于买家,我用了一些手段得到了他的通信方式,但多次试图联系,通信都石沉大海。
不过请放心,在我完成城中调查后,我将亲自前往他的庄园拜访,希望这位慷慨的绅士可以割爱。
(那庄园离你新的目的地不远,如果你有意愿,我们或许可以一同前往?)
衷心的希望,属于你的一切,终能回到你身边。
你忠诚的朋友
贝坦菲尔【Behamfil】
昨天晚上,在我即将入睡时,庄园的仆人出现在我客房门口,他们仍然没有贝坦菲尔的消息,按当初我与贝坦菲尔的约定,她理应在三天前就到达这里,这多多少少让我感到有一些意外。
而更让我意外的是,仆人把那枚帽针交给了我。
它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宝石剥落殆尽,帽针尾端也被打磨得如利器般尖锐,这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工具,而非饰品。
仆人说庄园主人改变了主意,如果我愿意,天亮后就可以带着这枚帽针离开,我有一夜的时间考虑。
深夜,我握着这枚帽针陷入沉眠,梦里我又回到了那座夜色昏黄的小镇,但与这些年缠绕我的梦魔不同。今夜的小镇平静而祥和,耳边,美智子最爱的那支和歌,也终于唱到了最后的段落。
我再次睁眼时,已是清晨,看着手中的帽针,想到那被它带走的一切,我做出了决定。
早餐时,我告诉仆人,我不会离开,我仍坚持要知道庄园主人曾许诺告知的“故事”的结局,即便条件是参与庄园主人的游戏。
姓名:玛嘉蕾莎·哈丽【Margaretha Hari】
职业:教师
年龄:20
出生地:英格兰
瞳孔颜色:褐色
签字:字体娟秀的的签名
纸张背面写着一串奇怪的字符:
ksoqsklpwgvab
第二张身份证明,纸张完整,有折痕,正面文字:
姓名:玛尔塔·贝坦菲尔【Martha Behamfil】
职业:空军
年龄:20
出生地:英格兰
瞳孔颜色:褐色
签字:笔锋刚硬的签名
背面写着一些笔记,从字体与书写习惯看跟两份记录上的签名都不同:
一个合适的新身份
她是谁?
与她一起来的同伴呢?
胜利者?牺牲者?
还是和那个酗酒的女人一样?
弃权退出【Forfeit】?
(最后一行字迹潦草)
无关紧要,这已是唯一选择。
编号:6-1-4
姓名:???
【测试标记】
1、伪装者
2、真实中的谎言【Weaves lie with truth】
3、身份扮演
【测试倾向】
遗忘本我之人。
【测试结果】
1、整体评价:最难伪装的身份是自己。
2、流程说明:
该组被设计成【This group is tasked to】“匹诺曹”小游戏,四个试验品均被要求将“真与假”反过来演绎。
按照规则,6-1-4号需在游戏中使用真实身份。但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她依旧使用虚假身份,且她的虚假身份得到了同组其他三个实验体的认可。当晚6-1-4号便受到警告。于是第二天她重新自我介绍,但是她的真实身份反而被其他三个实验体推断为虚假信息。她在游戏内的“撒谎”行为,使得6-1-2号认定她为预言中那个造成最后“悲剧”的“谎言【liar】”。以至于,当她在游戏最后【at the end of the game】尝试向6-1-2号阐述“真相”时候,未能得到信任。造成她与6-1-2号的悲剧。
3、分析总结:
6-1-4号自身就是一个“假”的人,这也导致该组实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组的实验体可以接受6-1-4号的谎言,但当她决定坦诚后,她吐露的真相在别人眼里却漏洞百出。
6-1-4号在生活中一直以他人的身份【stolen identities】出现,对她而言,“假身份”反而是真实的存在,而真实的她自己才是那个“假身份”。她与同组其他人在“真与假”的心理感知上存在偏差,所以当要求她用真实的自己出现时,对同组其他人以及她自己而言,反倒成为了一个谎言。
事实也证明,当6-1-4号以“假身份”示人的时候,她表现得淡定从容,仿佛她就是这个人。而在游戏中要求她用真实的自己登场时,却表现得手足无措。
由此推断,6-1-4号准备好了去假扮任何一个身份,唯独没有准备好做她自己。
她就像是受到惩罚的厄科【echo】,永远无法自主地说话,只能靠模仿别人的声音来发声。
而该组实验,最后造成四个实验体悲剧结果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并非如6-1-2号所预言那般源于谎言,相反,是那个每一次被当作谎言而未能被相信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