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友谊新村 2025-04-20

      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这一重要论述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思想指引。

       文化建设立足社会生产水平,着眼于满足人的需要。文化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价值规范体系。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为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当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数字文化、文博文旅等新兴文化产品兴趣浓厚,也渴望获得沉浸式、互动式和个性化的文化体验,以及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高品质文化服务。文化建设只有自觉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彰显价值,文化强国建设内在要求提升人的文化获得感。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我们要立足我国物质精神生产状况,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文化建设依靠劳动创造,服务于实现人的价值。唯物史观认为,文化是人为的,是人超越自然本能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人作为文化成果的创造主体,也应成为文化成果享有的主体。文化产品应体现和提升人的主体力量。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要求文化建设既要依靠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又要把确证和增强人民群众在劳动创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文化建设的旨归,服务于实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价值。此外,文化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劳动者个人层面,也彰显于民族国家层面。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能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以“两个结合” 推动文化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确保文化建设成效的基本保障。

       文化建设以改善民生为导向,落脚于促进人的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这一重大判断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综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落脚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更加协调。面对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把文化共同富裕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系列举措,推动文化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均衡发展,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权利,以文化之美装点幸福生活。

       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我们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不断推进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