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
『剑门关,是成都北面的天险门户,始建于三国时期,由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白主持没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诸葛亮仿照秦代开凿的褒斜道,命人在此开凿山石,插木为梁,架起栈道,并在栈道上作阁梁,以保行路安全,这条栈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剑阁道。诸葛亮又在阁道上立石为门,据险以守,保障蜀地平安,这便是剑门关的前身。蜀汉朝廷还设立阁尉一职,管理和维护剑阁道,以确保它的安全顺畅。』
——摘自武侯祠博物馆展览介绍
先看看周围商铺的一些三国元素:
黄忠豆腐也就罢了,云长豆腐可能需要一些勇气>_<。
回到正题。剑门关景区基本上需要一整天时间来游览,所以我也听从了同好的建议,前一日下榻景区附近的酒店,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就开始游览。剑门关景区游览图:
和三国相关的都标出来了,除了【钟会故垒】,其他都蛮靠近的。
所以建议线路:1.如果是普通游览、想多看一些自然风光的,建议线路如图,为【南门进→登顶→根据情况,缆车下北门/东门出】(注意鸟道、猿猱道只能往上不能下,且后者要额外购票)
2.如果是纯三国爱好者、对于剑门关其他自然风光没有什么兴趣、也不想爬太多山路,建议游览线路如下,这也是我本次的行进线路,为【南门进→到北门→东门出】
当然有其他线路图想法的自己看着办。
游客中心的纪念币,我买了姜维的。诸葛亮的纪念币实物涂色不太均匀,就没下手。
一进入南门就会看到这个牌坊,但不要先过去,
而是要走右边上山的路,先去看伯约的平襄侯祠。上去后首先到达的是姜维点将台。
早上的太阳,给伯约的雕像带来了生气。
平襄侯祠大门。也叫伯约庙,姜公祠。
里面整体结构很简单,几间屋子除了一些雕塑外就没有其他的了。似乎来这的游客也不多,虽然天气热,但空气中还能嗅到一丝潮湿木材的气息。
授略堂。
穿过授略堂,就是姜维墓了。
大家也知道,大将军走得惨烈,留下的都是衣冠冢。这座墓还经历过两次搬迁,此后应该可以长留静息了。
拜完了大将军,就要原路返回大门处,再从大路一直前行。中途景色美且景观多,我就只挑三国相关的放上来。
比如这个姜维神像,当看到这个路标时,沿着路目视前方山崖,就能看到像人侧脸的山石。
金牛栈道遗址。
姜维守关像。
刘备过关像。
孔明立关。
这里也介绍了剑门关楼坎坷的历史。1700多年来数次毁坏又重建,而目前看到的是2008年地震后重修的。(就是忘了登上关楼去看看,在后悔了在后悔了)
从观景台上看关楼。
山间景色。
金牛古道遗址,在五丁坪旁边,本想爬上去的,但杂草丛生,怕怕有虫蛇不说,景区地图里也没有绘制这段后面的线路,出于安全考虑只得止步。
北门入口处的望关桥。
中午正好走到北门,于是出门吃了个饭。路旁饭店都有各种豆腐菜,但是平心而论,感觉菜价偏贵(>人<;),基本上都是30元以上。这里自行斟酌吧。
从外面看剑门山也像是整齐切下的豆腐块。
饭后再回到北门,奔向钟会故垒。路上图标写的是800米,估计这是直线距离吧,实际走上去至少半小时(>人<;)。而且我当时到了看到景象这样的:
我特么花了那么久时间、放弃了其他景点、一路被蚊子围追堵截、专门来看钟会,你告诉我是这样不准进入!!!!!!!
但我不甘心,于是……
前方高能!以下是错误示范,请勿模仿!请勿模仿!请勿模仿!我看四处无人就扒开围起来的网布就上去了,心想就上去看两眼、拍两张就下来。但我太天真了,待爬到第三层,就撞上了正在上面午休的维修师傅……还好维修师傅没责怪我,只说小心点别踩到建材,然后放我拍了几张照片让我溜了。
再次强调,施工重地,错误示范!!!请勿模仿!请勿模仿!请勿模仿!!!!
这是登上钟会故垒看到的景象,中间那个山体豁口处就是剑门关关楼,能遥想当年钟会与姜维两军对垒的场景。
到这里,剑门关景区里的三国方面遗迹就都搜寻完毕。接着我又花了半个多小时爬到第二个缆车点,坐了2号缆车登顶。
上缆车前的山顶景色(此处还不是最高点)。
最高处景色。
真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景色壮丽,就是爬完只想以手抚膺坐长叹。
最后用当天再车站拍到的夕阳结尾,像不像两头麒麟抢绣球?
下一篇昭化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