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招商讲究差异化竞争。”海珠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就曾多次在招商交流会上提到,与上海、深圳等大城相比,海珠区的产业环境、政策支持等条件虽不占绝对优势,但全方位的营商服务可谓诚意十足。
这个“服务”,不仅包括营商环境,还包括产业链配套、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医疗教育等。“企业为什么愿意来,关键在于能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能让他们用最小的成本干最大的事。”该负责人说。
海珠区根植“有事服务、无事不扰”的理念,护航企业发展,打造经济新磁场,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
在万力嘉洋橡胶创意园一栋4000平方米的四层小楼里,随着鼎汉集团广州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落户,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工作人员邓先生作为该企业的“周五服务官”,为了实验室尽早竣工投产,事无巨细来回奔波。
今年以来,海珠在CSO首席服务官基础上首创“周五服务官”,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每周五驻点企业开展联络服务工作,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才发展现状,跟踪政策落实情况,为企业及人才提供政策、技术、手续办理等全方位支持,靶向助企纾困解难。
从首席服务官到周五服务官,始终不变的是继续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的服务理念。
为企“松绑”,海珠还创新推出“用心办”高质量企业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服务通道,企业办事实现“一键申报、一口受理、一办到底”。
海珠不遗余力推动新兴产业要素及数字经济人才集聚。7月初,海珠打出“8+1”政策组合拳,在都市工业、产业互联网、楼宇园区经济、专精特新、游戏产业、算力算法、国际消费、企业上市、数字经济人才等九大方面推出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的“大礼包”。
高达千万的奖补、全链条的企业服务、求贤若渴的引才之道,这座城区呈现出敞开怀抱、拥抱市场的姿态和胸怀,一流营商服务带来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央会客厅,中轴线上焕新机
阅江路上,广州塔、海心桥、琶洲西区等新地标集聚在广州新轴线上,滨江段成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动区和示范段。未来,这里将以“珠联碧合,跃动广心”为主题进行微改造,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岸。
珠江河畔水光潋滟,广州塔高耸入云,琶洲楼宇林立,全球最大城央湿地镶嵌城中,地处广州新城市轴线核心段,四通八达的空间格局,赋予海珠发展新的使命——城央会客厅。
“来海珠,是回家的感觉。”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得主邓兆萍是海珠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于酷爱岭南文化,曾游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她,最终选择在海珠成立自己的实验室,邓兆萍坦言,一切源于海珠的“环境”。如今海珠时尚商圈已汇聚3000多名设计师。
目光沿着新轴线南移,海珠湿地圈层能级跃升,成为招商引资和创新创造的“绿色筹码”。从广州中心看海珠湿地,这是在城央可以实现的诗与远方。
海珠湿地走过10年流金岁月,扮演着“城市生态守护者”的角色。这片面积1100公顷的城央湿地,成为广州在城市快速扩张中保留下的珍贵生态空间,正在重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从国家湿地迈向国际湿地,海珠探索了一条都市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日前,位于珠江后航道的沥滘片区规划迎来新进展。该片区恰好位于城市新轴线南端和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的交会处,是海珠重要的门户所在。新的规划中,这里将延续城市轴线,凸显门户形象,一个具有标志性、未来感、烟火气的数字科创湾即将亮相。
海珠西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轻盈的时尚新潮流在这里碰撞,新的商圈活力迸发,让城央会客厅从中轴线辐射全域。
海珠正在加快打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太古仓活化经验被纳入广州市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广州初代网红地江南文商旅融合商圈以“花young江南西”为主题重焕新机。一个辐射60万人口的老商圈即将焕发新活力,初代网红地也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