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海珠焕新!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绘就
乐业风向标 2022-11-14

海珠探索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道路,片区功能发生了从老工业区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大转变,实现了老城市新活力的巨大飞跃。而面向未来,海珠将着力强策源、育主体、建载体、优环境,深入实施海珠创新“四大工程”,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实施创新策源“聚能”工程,注入创新创造“源头活水”。海珠将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两大创新策源基地,以新港科技创新大道为轴,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群、标杆平台,勇当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排头兵。

实施创新企业“培优”工程,推动创新创造“鲲龙出水”。海珠将深入开展创新企业“三大专项行动”,推动创新主体成链成群成势。力争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突破30家。

实施创新平台“增效”工程,赋能创新创造“行云流水”。海珠将探索科创载体运营发展海珠模式,优化“苗圃—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园区”孵化平台体系。以中国电研、中国电科七所等科研院所为支撑,整合资源建设专业孵化器。提升华新科创岛(二期)、海珠同创汇(二期)等产业园区。

实施创新环境“提质”工程,促进创新创造“如鱼得水”。海珠将更大发挥海珠基金、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扩大区属国企产投基金规模,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除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会展文旅业等优势产业,还将积极发展智能建筑业,力争到2025年智能建筑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探索发展都市型工业,实施都市型工业“十百千亿”工程,力争新增10个都市型工业园区,释放超100万平方米优质载体,到2025年都市型工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从“聚能”“培优”到“增效”“提质”,勃勃生机在珠江畔迸发新动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海珠加快崛起。

面向珠江践行新发展理念珠江水岸出新出彩

沿着珠江向前,从广州塔到华南大桥,沿途有美丽舒适的碧道、各具特色的驿站、不同季节开花的各类花木,海心桥、广州塔、琶醍、会展公园等景观星罗棋布……日益靓丽的珠江水岸透射着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海珠担当。

江水粼粼,依水而生的海珠将有大变化。

面向珠江,海珠将变得更绿——

海珠将充分发挥海珠生态优势,以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保护江、涌、湖、园、林,打造水网相通、城水相依的美丽江岛。全面建成106.5公里碧道,打造“小环+大环”游憩系统,建设百里滨水带状公园。

建设出新出彩珠江水岸,海珠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目标,按照“一年一个品牌示范段、两年一个品牌公共空间、五年一个品牌活力区”的要求,用好码头、驿站资源,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科学制定实施建设计划,串段成链,优化珠江沿岸功能空间格局。

前航道将打造文化、多元、精致的魅力水岸。琶洲区段加快阅江路(广州塔—华南快速)景观环境提升,用好琶洲西区示范带动效应,抓好东、中、南区土地整备,集聚高端商务创新产业,打造多彩繁荣的创新江岸、广州国际形象的展示窗口。

后航道将打造创意、生态、活力的创新江湾。太古仓区段采用“修旧如旧”模式改造提升太古仓等工业遗存,建设具有文化沉淀的产业载体,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区。广纸区段开展土地储备、有序更新,灵活整合沿岸旧厂地块资源,推动“工业锈带”转化为“生活秀带”,打造智能化、信息化商贸新业态集聚区。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