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沙线始建于1952年,1955年完工,是继京包铁路之后从北京去往冀西北重镇沙城及张家口的第二条通道,也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之一。丰沙线是为了缓解京包线运能不足而修建的铁路,丰沙一线通车后,因运量加大、运能紧张而增建二线。丰沙线除了沿途美丽的风景,再就是沿途特别多的隧道。事实上,在广大铁路迷心中,丰沙线铁路就有如“神”一般的存在。其最吸引车迷的,不仅是沿途可媲美南方的美丽风光,更因为丰沙线曾经的经典——8K电力机车,还有落坡岭站的京门支线和那里还是使用中的守车。为此,本人曾于2012年5月8日夜从辽宁抚顺出发,乘坐当时的4415/6次列车,完整的运转了丰沙线的上、下行线。本文将先叙述当时运转丰沙下行线的全过程。
话说在2012年5月8日晚,我来到抚顺北站。
当时,我拿着提前购买的车票,准备乘坐K96次列车先前往北京。
当天晚上21点30分,我检完车票,来到站台,登上列车。临上车前,我拍下了K96次列车最后的木质水牌。
在前往北京的途中,我随拍了几张图片。当时,车厢里还播放着《坐上高铁去北京》这首歌,倒是挺“应景”的,想收听的朋友可点击以下链接: 徐子崴、金美儿《坐上高铁去北京》。
当天上午11点25分,我乘坐K96次列车来到北京车站。
当天午饭后,我又来到北京车站,购买了当时的4415次列车的车票。
当天下午14点40分,我所乘坐的列车驶离北京车站,先开始在北京市区内行驶。当时,列车先后通过北京南站、石景山南站和三家店车站。
过了三家店车站后,我所乘坐的列车驶出北京市区,并驶过丰沙线一号桥,桥下的宽阔的永定河和京门支线铁路。
过了那里,我所乘坐的列车开始在美丽的山间行驶。
列车接近落坡岭车站时,我看到旁边出现了京门支线。
落坡岭车站停车。
列车进入落坡岭车站后,我看到了当时停在站内的守车。话说当时铁路上的守车就已经很少了,更别提是仍在使用中的守车。
列车驶离落坡岭车站后,我看到旁边的京门支线逐渐远离。
过了那里,我所乘坐的列车开始在美丽的山水间行驶,下面就开始呈上沿途风光图片。有人说,走在丰沙线铁路上,望着窗外美丽的风景,会使人觉得仿佛自己已经不在北京,而是行走在宝成线或成昆线铁路上。当时,车厢里播放着国内著名音乐人林海先生的名作《琵琶语》。这首音乐,我相信许多人听到过,但伴着美丽的风光,欣赏这样美妙的音乐,我估计许多人还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此呈上该音乐,这可以让大家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欣赏着美景。那种感觉,真的是“美极了”!在此邀请大家欣赏,具体可点击以下链接:林海《琵琶语》。
在此也呈上笔者当时随拍的沿途车站图片。
过了官厅西站,我看到铁路旁的山势逐渐变缓,而当时的窗外是一片夕阳西下的景象。那时,我听到车厢内播放着同样由国内著名音乐人林海先生创作的音乐《月光边境》。结合着窗外的景象,听着那悠扬的钢琴声,那种感觉,真的十分惬意,想欣赏的朋友也可点击以下链接:《月光边境》。
在此也呈上笔者当时随拍的两个车站。
列车驶过沙城车站后,我拍了一张当时的8K054号电力机车的图片。由于当时天色渐暗,拍完这张图片,我就结束了当天的拍摄。
当天晚上20点15分,我所乘坐的4415次列车到达其当时的终点站——张家口站,当地人又称之为“张家口北站”或“张家口老站”。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将接着本文的内容,叙述本人第二天从张家口站出发,返回北京的全过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