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社会学理论笔记】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
恒之 2023-03-05

功能主义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流派。它兴盛于20世纪50~60年代,此后受到激烈批评。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新功能主义”的出现,功能主义理论又得到了复苏。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抽象性著称,而默顿的功能主义以经验性著称;帕森斯主张建立“大理论”,而默顿主张首先发展“中层理论”。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1902-1979),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一)社会行动理论

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提出了“唯意志的行动论”。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一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每一个单元行动包括下列要素:

  1. 行动者

  2. 目的

  3. 情景:行动的条件和手段。

  4. 规范限定: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

帕森斯的这种行动观不同于极端个人主义的行动观,他后来又抛弃了这种唯意志学说,转而偏向于决定论的整体主义行动观。

(二)社会系统论与功能分析模式

在《社会系统》一书中,行动论变成了系统论,该书以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说明了行动系统的结构和过程。行动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

  1. 社会系统

  2. 人格系统

  3. 文化系统

  4. 行为有机体系统

帕森斯是用角色互动的制度化来说明社会系统概念的。所谓的“制度化”是指处于一定地位的行动者(角色)之间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受规范的调节和文化模式的影响。他认为制度化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结构,制度化了的角色构成了社会系统,即社会系统是指在一定情景下相互互动的个体所构成的一类系统。帕森斯在这里特别强调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强调社会地位对角色行为的决定性。因此有人又将他的理论观点称为“规范功能主义”

(三)模式变项

帕森斯用“模式变项”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分为五对:

  1. 情感中立性——情感性

  2. 自我取向——集体取向

  3.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互动中,角色关系是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

  4. 成就——先赋:行动者所关心的是个人的成就或表现,还是个人的先赋品性,如性别、阶级、种族等。

  5. 专一性——扩散性:行动者对客体的兴趣或功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性的。

模式变项的不同组合既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反映不同的社会结构。现代经济和高度的职业专门化以及理性原则的应用,使社会偏重于功能专一的、成就取向的、普价值标准的、自我取向和情感中立的角色。而在同质性强的传统社会中,对角色的要求正好相反。

(四)AGIL功能分析模型

行动系统的四类子系统对应着四种功能:

  1. 行为有机体系统——适应(Adaptation)功能

  2. 人格系统——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功能

  3. 社会系统——整合(Integration)功能

  4. 文化系统——模式维持(Latency)功能

帕森斯的这种系统与功能“四分法”,大可以用于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小可解释某一制度。每个子系统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子子系统。例如,他把社会子系统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化和社区四个子子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均衡构成人类社会的正常状态。

(五)新社会进化论

帕森斯的功能主义通常被认为是只重视社会的均衡,忽视社会的变迁;只重视社会的和谐,忽视社会的冲突。其实不然,帕森斯把“结构"和“过程"看做是社会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后来他提出了所谓的新进化论观点。

他把变迁分为两类:一是系统本身的变迁,二是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变迁。他用“紧张"概念解释社会系统内部的失调、认为紧张是指那些影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单位的非正常状况。紧张的结果常常会产生偏差行为,这需要有效的社会控制加以校正。紧张、偏差行为、社会控制的结果自然而然构成系统的变迁。

他提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历史,帕森斯提出了社会进化的四个范例(或特征):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价值普遍化。帕森斯将人类社会的进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阶段、中间阶段、现代阶段。这三个阶段又进一步划分为五种形态:

  1. 原始社会;

  2. 古代社会,如古埃及;

  3. 中古帝国社会,如罗马、中国、印度;

  4. “温床”(seed一bed)社会,如以色列、希腊;

  5. 现代社会。

罗伯特·K.默顿 (merton, robertk(ing)1910—2003),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奠基人、结构功能主义流派代表人物之一,帕森斯的学生。

二、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帕森斯的理论以高度抽象著称,并追求建立统一的“大理论”,而默顿的研究强调经验实在性,倡导“中层理论”。默顿的研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学理论、科学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一)社会学中层理论观

中层理论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可以由此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体系,区分了微观社会学问题和宏观社会学问题。默顿主张社会学家应该收敛一下建立大理论体系的奢望,必须重视经验研究。

(二)功能分析范式

默顿认为,要改变目前的社会学状况,除了首先发展中层理论外,还应该确立起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所谓范式(paradigm),是指一套严格的[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默顿从他的中层理论观点出发,强调功能分析在资料收集和理论解释中的实效性。

默顿首先指出以往的功能主义有三个错误的假定:

  1. 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认为社会系统对其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但是对A群体是功能性的,可能对B群体是反功能性的。

  2. “普遍功能主义”假定: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事项都履行积极的社会功能。但它们既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或无功能。

  3. “不可或缺性”假定:认为某些事项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但实际上存在功能选择、功能对等、功能替代情况。

默顿总结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明确区分显在功能与潜在功能;二是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具体分析范式,条列过多,不便摘录,请参看原书。)

(三)结构分析范式

在《社会结构与失范》一文中,默顿对结构强制与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说明。他认为在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诸要素中,有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一是文化上明确规定的目标,二是社会结构所限定的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方式。但不同社会中的越轨行为还与其他社会因素有关,默顿划分出了三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接受(+)、拒绝(一)、拒绝并代之以新的目标和标准(±)。这些社会秩序是由文化目标与制度手段之间相交叉构成的。

(四)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默顿是第一个明确地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制度的社会学家,被尊为“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的精神气质(ethos)”概念。所谓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通过惯例、禁止、赞许和许可的形式表示,它们借助于制度化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约束而加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默顿提出了四种构成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制度规则:

  1. 普遍主义是指评价科学研究成果或事业的标准是普遍性的。

  2. 公有主义是指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知识是公有的财产,而不专属于科学家本人或其团体。

  3. 无私利性是指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应是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名誉和私利。

  4.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即对任何理论或假说都要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考察,既不轻信,也不无端否定。

整理自: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2001,南开大学出版社。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