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课和教学部的老师探讨了两种常见的学习心态:畏难心理和混时间,也说了IT行业其实需要的是能长久在行业做深耕的人才。
这次我们选择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洛老师,他抽空和小课在会谈室谈了很多,主要讲了他在教学时候运用的方法,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和他多年来从事教育行业的感受,最后他讲了科班出身和零基础学习的差别以及他为什么推荐科班出身的同学来培训的原因。
教学是以讲和练习为主。学生是以练习为主,老师讲课的时间会相对少一些,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会用在项目上面。
老师说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重点培养学生两种能力:一是动手能力,二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为了学生考虑,他可能在公司从事独立开发,中间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胜任工作,学校里面就会着重培养他们这两种能力,通过大量的做项目来磨炼他们。
在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和其他机构不同的是,所有的项目都是学生从零开始、独立开发,老师只是在旁边起一个辅助作用。不存在老师先给学生演示,给学生一个参考的现象。
一切全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从零到一的创造力。
在教学的前期,老师安排的学习进程是:理论为主。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老师会安排配套的练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在教学的中期,学习了框架之后,就可以开始给同学们安排项目(插一句课得软件整个课程必须包含有至少11-13个项目实践),一个项目短一点的会花七天时间,长一点十五天的样子,而每天敲代码的时间,至少是10个小时以上,一般要求10-12个小时,保证这个敲代码的强度,才能在规定时间内把项目完成。而且周六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也会自发来教室敲代码,周日的时候才适当地休息一下。
到教学后期,老师会安排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这也是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项目,老师会把之前所有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项目之中。所以这个项目就比较大,会细分成很多小项目,让学生的能力做到充分的考察。
在做完项目之后,会有专门的就业老师上就业科讲面试,也会拓展知识帮助学生熟悉面试题。
1. 要一视同仁,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差别对待学生;
2. 教学的时候要有耐心,学生不懂的问题多重复几次;
3. 在技术和教学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行业知识;
4. 学生学有所成老师很有成就感。
一是有些同学理论知识比较薄弱,需要老师不断地重复和提醒,在教学中后期需要老师补习理论知识。
二是有些学生有惰性,需要老师干涉,比如上课把手机收缴、提醒学生用功。
科班出身接受能力比较强,因为有底子在,老师讲课有些知识点他是接触过的,所以学习起来比较轻松。第二个优势就是就业上,相比较零基础,公司可能更青睐专业对口的计算机专业,但是老师还说,这只能决定一部分,剩下的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如何,能力高者,自然拿高薪
据老师说,课得软件科班学生占比全体学生的20%,他们有优点,不足也有很多:
1. 学习的知识杂、知识浅显;
2. 没有项目经验,不匹配企业的用人需求;
3. 没有系统地学习某门语言。
所以老师说,科班如果不是天赋异禀,自学成才,很多人其实是需要培训的,在培训机构你能接触到系统的知识,大量的练习时间,真实的项目,给你更多的经验。
其实同学学的好,一定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老师都期盼学生来说课得软件是抱着好好学习的心态来的,他们也愿意帮助你们进入IT行业,看到你们学的好、毕业之后找到好工作,其实心里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