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部文很早之前就看过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磨蹭到现在才来写读后感。
《万米》是一部民航题材的文,这个题材真的很少见,很特别。不同与其他大部分文中的职业不同,《万米》中的机长和管制身份没有成为背景板,反而情节都围绕着这些特殊职业而展开。看文的时候看到大量关于飞行操作和进近调控的描写真的感觉不可思议,作者身为一位非从业人员,能把这些细节描写到这种真实度。真的,作者做的功课可能比我学专业课的时候做的还要多(对不起,是我在专业上太废物了)。
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应该就是方皓在雷达失灵的情况下,凭靠自己的记忆力做出了正确的指挥。本来就是晚高峰,又加上雷达失灵,方皓从指挥时的镇定自若到结束后的心有余悸,我太喜欢这个过程的描写了,紧张刺激又符合现实。当然了,我也因为时候小楚给了方皓一个拥抱和依靠感到特别特别的温暖。
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真的很细腻。从主角方皓,陈嘉予,到周其琛,朗峰,楚怡柔,陈正,这些人物真的是各个性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却在专业上都同样认真优秀,方皓坦诚,陈嘉予世故傲娇又不失善良,周其琛幽默,朗峰沉稳,小楚可爱,陈正古板但正义。关于周其琛说方皓和陈嘉予是同一种人,我也是过了很久才明白到底从哪里看出来的。其实就上面方皓凭记忆指挥和陈嘉予两次迫降过程中两个人的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就是一样的。就是我知道做下去很难,但除了做下去,别无他法。这可能就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吧。方皓的坦诚太吸引我了,这是一个成年人在和人发生矛盾和分歧时最正确的态度。我虽然也一直觉得只有沟通才能解决问题,但有的时候我也会选择逃避,不愿意直接面对问题。
塞纳左岸老师写的真是健康的爱情。陈嘉予和方皓在相处的过程中都成长了很多:陈嘉予在和方皓的相处过程中慢慢想清楚了自己的原则到底是什么,也解开了自己香港迫降事件的心结;而方皓也在陈嘉予的爱与尊重下从被路渣男渣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真的我看到最后陈嘉予在方皓跑完超马之后陪他在雨林里慢慢地走的那一段忍不住掉眼泪,太美好了。方皓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一切友情之上的感情都是以友情为基础的。所以刚开始方皓才会先尝试和陈嘉予做朋友,再和他成为恋人,最后方皓说,陈嘉予,你也是我的家人。最近要看一看罗兰的《亲密的关系》,好好学习一下恋爱心理学。
书里的其他感情才同样让人感动,比如方皓和方晟杰的兄弟情,方皓和陈嘉予和家人的亲情,都含而不露,非常好看。
我有一个在民航大学读书的朋友。看完《万米》之后,我跑去问她读的什么专业,结果她说是飞行器动力工程(意料之中,我们高中的时候都是理科生)。就有点遗憾的问她,知道“幺两三四五,你听我几个?”也就是radio check这个梗吗,结果她跟我说她不是飞行组和地勤组的相关专业的,确实不知道。
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最后祝陈机长和小方总每次都能起落平安吧!
以下是一些无关的碎碎念:今天去了市图书馆做志愿者,被分到了参考外借组。我的主要工作是把从楼上面放下来的书箱里的书取出来,对着里面夹的纸据确认书是对的,最后再把一个读者所要读的书放到一块,对着这个作者总的索书单检查是否有漏的或者错的,再把索书单夹到最上边的一本书上。今天从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半,中间除了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其余时间全部都是在站着,又碰上生理期,结束后我感觉身体被掏空。下午大概快四点的样子,突然一瞬间出了二十多张索书单,书箱也一直在出书,还一出都是一满箱。整个外借组兵荒马乱,外面还有一群不配合的读者,我对着一连串的书号看的头皮发麻,两手按着桌子不让自己出溜下去。带我的姐姐们都说周六的外借组简直就是灾难现场,果然,气死我了。连我旁边那个工位上的那个姐姐事后也说忙到快疯了。然后稍微轻松一点之后我就突然想到了我们的方皓,就特别想给《万米》写读后感。于是现在的这篇读后感就是我就回到学校吃完晚饭抱着电脑敲了一个小时的产物。题图是在图书馆外借组的一个姐姐送给我的巧克力,啊啊啊啊,收到礼物,开心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