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走进历史深处
一江秋水 2025-05-13

  今年五一节期间,我去广州拜访老同学,我们一起特地游览了闻名已久的广州三元里,亲身感受184年前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近午的广州带着几分闷热,出了地铁车站后,我与老同学循着高德地图的导航,穿大街过小巷,直线距离700多米,来到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也称作三元里平英团遗址)。这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三元古庙改建的场馆,当年是村民歃血为盟的誓师地,如今门前的大榕树依旧苍劲,仿佛在无声讲述那段血火交织的故事。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三元古庙纪念馆排在第一位(编号为1),所以民众习惯上把这个三元里平英团遗址称为“国宝一号”。

  一踏进纪念馆,我便被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所包围。馆内的陈列品,无一不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古庙的小院中有一座青铜雕塑,一位表情坚毅的乡民双手握持着三星旗在奋勇行进。三星旗是三元庙的庙旗,当年被103村义勇军当作了指挥旗。三颗星表示“天时、地利、人和”三元(这就是三元里地名的来历),它们如利剑刺破苍穹,我的耳畔似乎响起震天的锣鼓声:“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

  进入古庙,我们参观了各种历史文物和图片,特别关注了那些文字介绍和解说。这些资料详细地叙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斗争过程和意义。展柜里陈列着抗英斗争中乡民们使用的“武器”:锄头、铁锹、木棍、石锤、鸟枪、梭标等,还有村民自制的火药罐,甚至还有一套缴获的英军制服。古庙大厅中有抗英斗争示意沙盘,我久久地注视着它。光影交错间,我仿佛看到了暴雨倾盆的牛栏岗战场,装备着先进武器的英国军队因雨致枪枝不能使用(看来老天也不喜欢英国人啊),被成千上万的乡民围攻,逼入泥泞的稻田,狼狈不堪。这次以弱胜强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元俱全的胜利,是草根智慧与不屈意志的胜利。在三元里战斗中,还出现了一位巾帼英雄飞铊凤,她用飞铊击伤多名英军,所以得此绰号。我对这些英勇奋斗的先烈们肃然起敬。

  最触动我的是一份泛黄的《申谕英夷告示》复制件:“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字字铿锵,令人心情激荡,与清政府一味退让求和的姿态迥然相异,这是对1841年5月31日英军撤出虎门时威胁中国人民“后勿再犯”的回应和警告。

  在纪念馆之南直线距离500多米处,还有一个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公园,园内那座庄严的高碑上写着:1841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风云变幻之际,广州的三元里村庄成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缩影,乡民们用勇气与智慧,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以抗英命名的街道



2.抗英纪念馆设在三元古庙中



3.纪念馆围墙上的牌匾



4.青铜雕塑:举着三星旗前进



5.抗英公园中的高碑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