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
我个人定学校很晚,在一所中部财经211和北京师范大学之间纠结。可以考虑的维度有下:
本人英二北京地区87分,最后一个月分配了很少的时间在英语学科,是产出投入比最高的学科,这也是因为前期打好了基础。我认为需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单词
A.从备考第一天起,每天都要背,直到考试;
B.利用碎片时间,不需要买厚重的单词书,不用听课,手机app(不背单词),排队、上厕所、听水课的时候都可以背,懂得配置时间;
C.大量背,每天200+,不管记得多认真该忘的还是会忘,大量记大量重复就好。不需要拼写!知道中英文意思即可;
D.记录下反复背仍不熟悉的单词,阅读遇见的生词,重点背。
2. 真题
1.只做真题,模拟题一概不做(张剑黄皮书);
2.单词一轮后开始做阅读,每天一篇,逐字逐句,“只阅读不理解”,英语二中阅读答案基本上都是文章中能找到的,不要过度延伸,尊重题目;阅读中积累词汇;
3.真题刷两遍;
4.带着思考做真题,感受题目风格。
我在报名截止前不久才定下学校,在此前一直做两手准备,所以我的经验可以给一些择校困难的同学提供一定参考。
确定学校前,首先必须意识到一点,不要过分执着于参考书的作者和版本,更不要因此在定学校之前不愿意开始复习专业课而想着最后冲刺就可以。国际商务的体系大致是相同的,可以根据教育部给出的434大纲首先打好基础,想要冲刺名校的同学基础部分决不能出差错。
配套的教材我推荐科兴,按照教育部大纲编写并且基础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尤其是理论方面。不要逐句背,它编写的目的是使读者理解,所以答案比较详细,不适合答题。每章后面有过往名校真题和有条理的答案,很有参考性。什么是重点呢?考得多的就是重点。书上的答案注意梳理层次,模仿着有层次有逻辑地去答题。这本书将伴随整个专业课复习过程,在各个阶段都可以好好利用。
确定学校后,如果有时间通读课本就要读,如果没有时间了也不要慌乱,相信自己已经打好的基础。我们这年北师考纲又大换血,换成王炜瀚老师的版本当时确实很搞人心态。因为王书是国际商务里最难的参考书,难点在于:一、其体系和其他参考书差别比较大;二、知识更新快、连接国际轨道;三、可以参考的真题很少,对外经贸的专业课题目太难、考点不好把控。
我本人由于时间关系没有通读课本,但是有听配套的课程,更有助于理解和梳理整本书的体系。除此之外配合王书笔记和希尔笔记开始背诵,配合自己对于某些章节的整理。花了很多时间在王书上,但是最后考完我发现实际真题对于王书没有我想象中考得多。结合这三年北师的真题,我觉得北师出题的特点难以琢磨,这也是刚开始招生的专业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学校存在的机遇背后的风险。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备考过程中针对专业课有以下几点:
我们这届扩招幅度很大,比招生简章的名额多出10个,375分进复试的57人最终录取50人。
其实考研也没有多痛苦,每天很充实的感觉好过迷茫混日子,加油。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