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搜了下蝙蝠女相关的内容,可能没找对地方,总之发现中文资料太少了,自己翻了一篇2017年的旧文自存。原文地址因为外链规则放不上来,不过一搜就能找到。
Like Wonder Woman, the DC Comics Heroine Is Overcoming Sexist Plot Lines
by TIM HANLEY | SEPTEMBER 8, 2017
去年,DC漫画公司最畅销的漫画小说是《蝙蝠侠:致命玩笑》。这部作品最初出版于1988年,是超英故事历史上最著名,以及最声名狼藉的一部。这本书开始于小丑袭击了芭芭拉·戈登并致使她瘫痪,以此作为刺激蝙蝠侠进行复仇的手段。几十年后的现在,这次袭击甚至可以定义一部院线大片的发售。芭芭拉·戈登现在不仅是蝙蝠女,还即将成为下一位拥有自己的个人电影的DC漫画女英雄。
在今年夏天大热的《神奇女侠》上映之后,电影《蝙蝠女》计划的推出预示着女性在超级英雄媒介中的角色将有另一个强有力的陈述。导演帕蒂·詹金斯(Patty Jenkins)的《神奇女侠》对华纳兄弟来说,不管在商业价值上还是评论界都取得了成功,这部分归功于它摒弃了DC电影超英宇宙中以较情绪化的男性为主导的冷酷基调,展现了一个激励了全世界粉丝的,富有同情心且强大的女英雄。
电影《蝙蝠女》现在正在拍摄中,暂定于2019年上映,在电影基调和人物塑造上追随《神奇女侠》的脚步对其编剧兼导演乔斯·韦登(Joss Whedon)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但蝙蝠女的背景故事让这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命题。蝙蝠女过去的漫画,就像神奇女侠漫画一样,曾包含很多真诚的、鼓舞人心的女性赋权的例子。然而,也存在一些集数,表现出了超英漫画产业在呈现强大女性角色方面的基础矛盾。虽然这些女性角色被描述为坚强和积极主动的,但这些故事往往包含她们遭受虐待(性虐待和其他虐待)和被残害的情节。虽然她们最终必然克服了这些恐惧并继续战斗,但这些场景接近于剥削。特别是对于超英体裁,这样的情节能满足以男性为主体的粉丝群的色情幻想,对这些女性角色进行了物化,削弱了她们强大的属性。
蝙蝠女在最开始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模范。1967年由加德纳·福克斯(Gardner Fox)和卡迈恩·因凡蒂诺(Carmine Infantino)所创造,她的另一个身份——芭芭拉·戈登,是一位出色的的图书管理员,而当她摘下眼镜,放下头发,就成为了一名超级英雄。蝙蝠侠起初告诉她,他和罗宾“没精力为一个女孩操心”,但她证明了只靠自己也完全有能力处理好事情。在她的第一次行动中,芭芭拉制作了自己的制服和工具,并追捕了邪恶的杀手蛾,尽管蝙蝠侠命令她靠边站。当蝙蝠女最终拯救了活力二人组并俘获了她的仇敌时,甚至连披风斗士都被打动了:“就我所看到的,她不必被排在任何人之后!” 神奇女侠出现在《女士杂志》创刊号封面上并被重塑为现代女权主义偶像的五年前,蝙蝠女就已经体现出了女性的力量和自立。
伊冯娜·克雷格(Yvonne Craig)参与主演的的1967年版《蝙蝠侠》电视剧第三季,使蝙蝠女在小屏幕上也战胜了神奇女侠。这档节目以其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而闻名,最终蝙蝠女拯救蝙蝠侠与罗宾的次数和他们拯救她的次数一样多。蝙蝠女也拥有自己的藏身巢穴,并制造了自己的蝙蝠摩托和武器装备。无论蝙蝠侠告诉她多少次,"你最好把打击犯罪的工作留给男性",她仍坚持办案。
她的女权主义烙印很快就越过了只与恶棍搏斗的范畴。该剧结束后,蝙蝠女在漫画中继续她的生涯,并认为法外制裁的正义是不够的。因此,芭芭拉在1972年参加了国会议员竞选,希望通过立法来打击犯罪。她的竞选活动包括 "踢走群氓 "和解决枪支管制、毒品贩运和监狱改革等,这为她获称绰号"芭布靴子",并赢得了一大波年轻支持者的选票。她在新职位上,同时以国会议员和超级英雄的双重身份与坏人作斗争。70年代许多女超英都接受了女权主义,比如惊奇女士、超女和神奇女侠,在她们当中蝙蝠女是唯一一个将为正义而战的范畴也延伸到政治办公室中的人。
但对她来说境况很快变糟了。芭芭拉在1980年连任竞选失败,她的常规个人刊很快就结束了,在其它刊的客串也寥寥无几。20世纪80年代,随着报刊亭分销被专业漫画书店的兴起所取代,超英漫画的读者数量不断减少,并且在经历了数十年以男性为中心的故事叙述之后,女性粉丝大部分已不再看这一类型的漫画。因此,该行业将目标对准了现有的粉丝群体,以更边缘的内容来吸引更成熟、以男性为主的读者。“更边缘”对男性和女性角色来说是不同的指向。后者经常因为被袭击、强奸和死亡而被迫退出核心故事,然后这些罪行又推动男主角产生愤怒,为这些已被边缘化的女性来暴力报仇将进一步扩充他们自己的故事线。
一个典型的例子:1988年《蝙蝠侠:致命玩笑》中芭芭拉所遭受的袭击。创作者阿兰·摩尔(Alan Moore)和布莱恩·伯兰德(Brian Bolland)想出了一个可怕的场景——小丑向芭芭拉开枪,致使她瘫痪。他们决定,这次残忍的攻击会激怒蝙蝠侠,并为他与小丑的战斗增加戏剧性。编辑莱恩·韦恩(Len Wein)也参与其中,据摩尔说,他告诉他们,"把这个婊子打成残废"。在由此产生的段落中,小丑穿着夏威夷衬衫、百慕大短裤并带着相机,像个游客一样来到芭芭拉的公寓。他向她开枪,在她无助地躺着时嘲弄她,然后在拍照时对她进行猥亵。事实证明,这种恐怖很受欢迎。《蝙蝠侠:致命玩笑》几十年来一直畅销,尽管DC经过多次重启,芭芭拉的惨痛经历仍然被保留为漫画正史。
一些编剧试图摆脱这一创伤。金 · 耶尔(Kim Yale)和约翰 ·奥斯特兰德(John Ostrander)把蝙蝠女重塑成了神谕,一个电脑黑客,她的真实身份在1990年的《自杀小队》中被揭露。芭芭拉再也不能像蝙蝠女那样追捕罪犯了,所以她利用广博的智慧和计算机技能坐在轮椅上追踪他们。不久之后,神谕成为了几乎DC每个超级英雄的重要情报来源,并领衔了由编剧查克·狄克逊(Chuck Dixon)和盖尔 · 西蒙妮(Gail Simone)长期连载的《猛禽小队》系列,在这当中芭芭拉负责监督黑金丝雀和女猎手执行的秘密任务。
让一个有残疾的人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对于超英体裁来说代表着一个巨大的进步,神谕很快成为了粉丝们的最爱。虽然艾丽西亚·希尔维斯通在1997年的电影《蝙蝠侠与罗宾》中塑造的稍有不同的新版本蝙蝠女形象被广泛抨击——就像电影本身一样——但在2002年的《猛禽小队》电视连续剧中,迪娜·迈耶演绎的芭芭拉/神谕则获得了好评。然而,该剧的其余部分没有抓住漫画的精髓,在第一季中途就被取消了。
电视剧《猛禽小队》也展示出了对《蝙蝠侠:致命玩笑》的念念不忘。每一集都以小丑射中芭芭拉的脊椎为开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创伤事件。漫画也是如此,日常闪回那场夹杂在夏威夷衬衫装扮过的恐怖游行中的可怕袭击。虽然神谕更大更广的故事是一个克服悲剧的鼓舞人心的述说,但不断重演的攻击却是一种对暴力的盲目迷恋(fetishizedthe violence)。
2011年,芭芭拉通过实验性手术恢复了行走能力后,她作为蝙蝠女回到了漫画中,但这次袭击仍然是一个主要焦点。虽然故事涉及到了芭芭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她克服恐惧的过程,但这本书仍很黑暗,创伤依旧是她的梦魇。在一个特别残酷的剧情线中,小丑回来绑架且折磨了芭芭拉的母亲,这导致了大量的闪回,给蝙蝠女带来了更深的伤痛。
但事情在变化。由于超英电影的繁荣,以及整个2000年代漫画类型、风格和基调的多样化,女性再次成为超英粉丝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使得蝙蝠女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2014年,布伦丹·弗莱彻(Cameron Stewart),卡梅隆 · 斯图尔特(CameronStewart)和巴布斯 · 塔尔(Babs Tarr)修订了这个角色。芭芭拉搬到了伯恩赛德,即哥谭版本的布鲁克林,并得到了一个时髦的年轻副手,帮助她对抗邪恶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和其他热门敌人。小丑的袭击仍然是正史,但在蝙蝠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脱后,它被大大淡化了。
这个新的蝙蝠女形象甚至在该书正式出版前就受到了女性读者的欢迎。她的造型包括结实的黄色靴子,在新设计发布的当天,黄色的女式马丁靴在互联网上就被售罄。虽然《蝙蝠侠: 致命玩笑》是去年DC在书店中最畅销的漫画,但《DC超级英雄少女:期末考危机》紧跟其后排名第二 ,该书讲述了DC女英雄的高中冒险经历,是直接面向年轻女孩们的新计划的一部分。蝙蝠女是这个系列的合演明星,穿着她在常规系列中的黄色靴子。
这种轻松一点的色彩会延续到《蝙蝠女》电影中吗?电影《神奇女侠》之所以如此成功,部分原因在于它的基调。《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和《自杀小队》则是在黑暗、不饱和的色调中,冷酷暴力地曝出各种忧心忡忡的角色。《神奇女侠》无论从表面词义还是隐喻上看,都更为光明。影片始终把强大的女主角放在核心重要位置上,避免了过去几十年来超英体裁中常见的物化和性别暴力的再现。
蝙蝠女可以效仿神奇女侠的例子。芭芭拉与小丑的遭遇已经定义了她几十年,那件创伤事件与工作室早期电影的阴森色调相融合,这些电影借鉴了20世纪80年代漫画同样的不加掩饰的情感。但她的历史包括了许多更光明和更有力量的情节,从她早年的勇气,到神谕的坚定不移,再到她在伯恩赛德化身的乐趣。正如《神奇女侠》和《蝙蝠女》目前的漫画所展示出的那样,新一代的粉丝们希望女性角色有能够掌握主动,有乐趣,而不是被虐待的情节设计。通过电影《蝙蝠女》,华纳兄弟将有机会摆脱阴郁的过去,为其超级女英雄们迎接一个更光明的未来。现在是时候把夏威夷衬衫永远收起来,只关注黄色靴子了。
蒂姆 · 翰利(TIM Hanley)是一位漫画历史学家,著有《解放的神奇女侠: 世界上最著名女主角的古怪历史(Wonder Woman Unbound: The Curious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Heroine)》、《调查露易丝 · 莱恩: 星球日报王牌记者的动荡历史(Investigating Lois Lane: The Turbulent History of The Daily Planet's Ace Reporter)》和《猫女的多重生活: 一位蛇蝎美女的重罪历史(The Many Lives of Catwoman: The Felonious History of a Feline Fatale)》。
PRIMARY EDITOR: SIOBHAN PHILLIPS. SECONDARYEDITOR: REED 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