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等同于遗忘
遗忘等同于失去
于是,岁月就在遗忘与失去中,消逝了
————题记
又是秋天。
疏寒抬头望向湖畔的红枫,完全沐浴在金色阳光中的叶子晶莹剔透,叶脉清晰可见,叶子重重叠叠,在光影斑驳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的明亮鲜红,有的呈现出温暖的焦糖色,在参差错落间,色彩斑斓。
湖畔拍照的人很多,毕竟这是校园中一年四季最美的颜色。
“可是很短暂啊,最美的时刻,不过一周而已。枫树是否年复一年地等待着自己最美的时刻?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她都能吸引来无数人驻足观望,她会因为自己的美而骄傲自得吗?倘若我们能将美丽定格,让所有事物都以其最美的姿态永存,那么我们还会觉得她美吗?”疏寒不知道。
“我们之所以看到美丽的事物就想拍照,只是为了将美丽定格,以便保存,但是,照片只是影子,它无法帮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时刻。”
最好的保留美好的方式,是记忆。可是我们终究会遗忘。一旦遗忘,我们就失去了昨日的美好。
一切失去的日子,失去的热情都无法再回来。当我们失去它们,我们便会将它们遗忘掉。像沉入湖底的珍宝,在阴暗之中,不会再有人记起。
现在的疏寒,早已弄丢了她的珍宝,那些沉入湖底的东西很难再令人想起,即使偶尔想起,疏寒也无力将它们打捞上来,因此便成为永远的失去。
“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是怎么弄丢它们的?”
疏寒不知道。
“那时候的自己,还是年少轻狂。爱好很多,学习的热情也很高。初中的时候爱写诗画画,喜欢二次元,高中的时候,被现实打压着,但是喜欢诗词,喜欢科幻,喜欢练字。高三毕业的时候发誓要练好英语口语和考N1,花了一万多块钱报班却没坚持学下来。还有弹吉他的冲动,可是修好了吉他却再也没有碰过。那时候至少还有热爱,还有学习新事物的冲动,可是现在呢,什么热情也没了。现在的自己,常常感到一种空虚、麻木和匮乏。没有热情也没有冲动,只剩下所剩不多的求知欲,还无法保证其不沾染功利性的纯粹。”
“是我自己,慢慢放弃了自己”
“我是在自暴自弃”
“这就是成长吗?”
“我有变得更好吗?”
“有时候觉得过去的自己可笑。是啊,很单纯,很自信,觉得只要自己努力什么都可以做好,一切都没问题。对社会没有任何认知,只是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有时候觉得过去的自己可贵。至少那时候还有热情,还有学习的冲动,至少,那时候,心灵还不被功利所蒙蔽;至少,那时候,对未来的期待比现在大很多;至少,那时候,还没有被环境所同化,有着信念和勇气.......”
“我现在需要不断地向过去的自己学习,从中寻找前进的动力。这是多么可笑的又多么可悲的现实。有谁能理解我呢?有谁能看到我每天内心的挣扎呢?有谁知道我每天都很丧,感到内心很空虚,对自己和生活都充满失望和抱怨呢?”
“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疏寒问。
“我还有机会吗?”
疏寒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