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上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孩。
她笑起来浅浅的,甜甜的。每天下午,我们都会一起玩,她捆上绣棚,俯首,微垂着头,眼睛盯着丝帕,眼角含笑,嘴微微抿起,似要将一心期盼与才情都赋予了手下的绣帕。帕上,有峰、有蝶、有高山流水、有风花雪月。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我就是她手里的针。
我喜欢的人原名沈云芝,后改名沈寿,字雪君,晚号雪宦,绣斋名为“天香阁”,1874年,雪君出生于江苏吴县的书香门第,而我,与其他绣线绣绷针插等女红套装作为其贺生礼赠与了她。
她这一生,愿与不愿,都得喜欢我。
一晃雪君就长大了。八岁初学刺绣,十五六岁时已在苏州小有名气,我为她骄傲。
那个时候的她还是雪君,是我一个人的小雪君。
后来我的小雪君悄咪咪地谈起了恋爱。
针针心里委屈,但针针不说。
后来小雪君出嫁了。
这针针可就得说一说了。
我不喜欢她的丈夫,啊对对对,就是那个那个感觉。他俩婚后生活甜的齁人,幸福的冒泡,是谁酸了?是我。小雪君那时候年轻啊,什么也不懂啊,爱情和婚姻它完全是两码事啊,结果我说什么来着,到北京后,那个谁中了举人执着于传宗接代。小雪君当年为了赶制慈禧太后的寿礼,因过度操劳而小产了婚后10年才怀上的第一胎,从此终身不孕。这个谁就不乐意了呀,在小雪君重病期间,时时抱怨她不能生育,并以此为理由公然纳妾,一下子娶了两房姨太太!两房!
谁谁纳妾的那个晚上,小雪君趴在绣架上哭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我又气又疼,巴不得把那个大坏蛋扎成筛子。窗台上放着一个只吃了一瓣的橘子,我想挤进去,可就算挤进去,我也当不了“橘”内人。
我以为日子不能比这更难过了,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单纯了,没办法,我就是 。
后来想想,那时候还挺好的,好歹还哭的出来,还知道什么叫喜怒哀乐、伤心难过。哭都哭不出来,才是最可怕的。
雪君对婚姻不抱希望,我很开心。雪君专心刺绣,我很心开。1915年,雪君前往旧金山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一幅精妙绝伦的刺绣作品《耶稣像》获得了一等金质大奖,认识了一个叫张謇的男人,我很不开心。
我所以还愿意叫他的名字,是因为我谢谢他,嗯,我可太谢谢他了。
这二人其实初识于1910年,在江宁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中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张謇是总评审官,雪君为绣品审查官。当然,这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而这些已不重要了。
他们相爱了。
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有夫之妇,这段爱情当时不被世人理解,如今被后人津津乐道,只有我一根针觉得细思极恐。张謇家里,还有一个吴夫人和几房妾室。丈夫都在找情人,妻子在家空流泪。吴夫人和雪君是一样的,一样可怜。
雪君在张謇面前是难以自处的,张謇比她年长20多岁,却以一种完全不理智的方式介入她的生活。雪君碍于礼教,却也被动接受着张謇为她安排的一切。
爱的最高级别是克制,不是控制。
雪君爱他,又不得不不爱他,雪君不爱他,又不得不爱他。
1921年,我的小雪君在南通病逝。
我疯了。
我的雪君啊……你有种你不要死啊,你有种继续留下来活受罪啊……你起来呀!走!我们去复仇!拿着我去把 你伤了你把你赶出门外让你生不如死的余觉大坏蛋扎成筛子,去戳破这个罪恶的世界……你不能走啊……我都忘了你笑起来是什么样了……
姓张的我以雪君生前贴身之物的身份命令你出去!你还有脸哭!你哭什么哭!雪君这样还不是你害的……
呜呜呜……
骂着骂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人们都说你喜欢刺绣,笑话!你还能喜欢别的不成,你要是去读书家里人不得打死你……女子无才便是德,到死是个半文盲。
人们都夸你绣得好,就像是大灰狼在夸小绵羊真乖,真乖,再乖一点就更好吃了。人们夸的,都是别人的雪君,从未有人夸过你自己。
你对刺绣,那不叫喜欢,那叫被逼无奈。
世人以三从四德束缚你,好,那我就把它做好最好!我让你们挑不出一点毛病来,以痛要求我,那我便痛上加痛!
好好刺绣,是你一生最出格的反抗。
在倡导女权的道路上,有许多杰出的女士:宋庆龄、秋瑾、罗斯福夫人……但是请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沈雪君,她不言不语,面对悲哀的人生,尽全力将自己能做到的事,做到了最好。
沈寿在南通教学8年,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大批刺绣人才,而后几十年,江南的刺绣高手,大多出于沈寿门下,情深不寿,无论是对刺绣还是对人,沈寿都耗尽了心血。
面对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事物,让自己热爱并做到最好,这才是伟人高尚的品格;以传统打败传统,以柔克刚,这就是沈寿精神。
提到沈雪君,人们想到的都是张謇、都是余觉,都是绣圣。可沈雪君,就是沈雪君。
你身上的光芒,不属于那些男人,也不属于世俗;你从未依附他人,也从未属于任何人。
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后记:因为刺绣,我认识了沈寿老师,曾有幸拜读过其与张謇一起编《雪宦绣谱》高山仰止,肃然起敬。但我却并不了解她。至到看到《读者.2022.3》杂志上介绍沈寿老师的一篇文章,才看到了绣品之后千疮百孔的沈寿老师。那篇文章讲述的是张謇与沈寿老师的爱情故事,故事很甜也很虐,但我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大胆地进行了猜想。篇幅原因,很多故事并未讲述,如有兴趣可自行查阅。在这里想对沈寿老师说一句:“下辈子,请不要再当沈寿了,好吗?您太累了,请快快乐乐、喜喜兴兴、糊糊涂涂地过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