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青春期时期的双相情感障碍

青春期时期的双相情感障碍。青春期是双相障碍的发病高峰,起病时间平均比抑郁症患者早十年。时而情绪高涨,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什么都能搞定;时而迷失而消沉,高度怀疑自己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意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绪过山车”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而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伴随的其他一些心理症状,比如焦虑,表现过度的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紧张不安,犹豫不决,心情烦躁,感到心悸、胸闷、憋气等躯体不适。

2、失去了自我价值认同的能力,犹如丢了灵魂的行尸走肉,持续地情绪低落,心灵空虚。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非遗传性的先天因素。有一部分人可能没有家族史,但是依然会有这个病发生,往往追溯到母亲怀孕的时候,可能有过母婴期的病毒感染

2、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逼迫孩子,比如孩子到最后还是不听自己的,很多妈妈们会给孩子下跪,会打自己的嘴巴,逼迫孩子必须听自己的。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很大几率可能会遗传。双向情感障碍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如果患者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话,从医学角度来讲,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并且在相处教育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对下一代的心智造成一定影响。

2、被诊断出双向障碍后,基本都要服用一些精神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同时伴随或轻或重的副作用。比如说嗜睡、食欲增强或减退、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济、内分泌失调等。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学会面对显示,改变人格结构,能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2、双相障碍病情顽固,容易复发,家长要保持警惕,督促孩子按时服药,但也不能给孩子太多的精神压力,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3、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躺在床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