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是一句莫大的贬义词,如果没有脚踏实地,天赋是误人的东西,最不值钱。
2016-02-05 12:27
#402#
能为自己在意的人付出,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幸福,不需承情,不图回报
2016-02-05 12:44
#403#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016-02-05 13:31
#404#
元鹤高飞唳碧天,
一声清徹到人间。
千秋遗有仙禽在,
何事而今道不传。——李瑛
2016-02-06 23:01
#405#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PS:祝各位新年快乐,猴年大吉
2016-02-07 14:40
#406#
支付宝的福牌游戏,使用门槛较高,用户靠利己主义驱动去添加好友,这需要相当高的激励才行。如果到时候拿到的红包不能达到用户的期望,对于支付宝来说恐怕又要面临一次口碑危机——评春晚支付宝红包
2016-02-10 10:13
#407#
Keep your face to the sunshine, and you cannot see a shadow.
心若向阳,何惧悲伤。
2016-02-10 11:01
#408#
国外留学生感言:
国外 好山好水好寂寞
国内 好脏好乱好快活……
2016-02-10 18:45
#409#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
2016-02-12 01:03
#410#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
2016-02-12 01:04
#411#
懒床,是对假期起码的尊重。233333
2016-02-12 09:54
#412#
天地有正气
浩然日月明
静坐潜龙卧
怒作不平鸣——《钟馗伏魔》
2016-02-12 19:19
#413#
我歌鬼神哭
我舞入苍冥
吞吐充河岳
人间世道清
2016-02-12 19:21
#414#
人类无止境的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功利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而无所不用其极。城市越建越大,环境却越来越差,如同今夜的雨,却依旧透着雾霾的气息。自然不会谴责,只会以横眉冷对之姿静看灾祸降临,如果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新鲜空气都没有,赚多少钱都只有死路一条。 ——致《美人鱼》
2016-02-13 00:25
#415#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
2016-02-13 16:51
#416#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戚夫人
2016-02-13 16:53
#417#
盈盈戚姬,楚舞依依。争宠夺嫡,枕畔哭啼。山陵既崩,遂遭芟夷。作歌作死,人彘惨凄。明眸成黑洞,皓腕落污泥。
2016-02-13 16:58
#418#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2016-02-13 17:05
#419#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遂,闲依木仍邻,偶似沙漠客,晓耕翻露土,夜傍响屋羊,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黄
——三毛《江洋大盗》
2016-02-13 17:27
#420#
无论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还是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自古以来,乡土文学不乏经典,但这些都只是故事。而我家乡正遭遇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场升级版的事故。
故事是正常人之间的家长里短、生活百科,而事故的主角则是一批非正常人,但他们神智健全,没有任何的精神疾患。这场事故的本质,是赤裸裸的人性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情味却无比缺失的时代产生的激烈对撞。
小智小慧的农民式思维,自私趋利和数典忘祖的人性丑陋,在这个村中被放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勤善礼孝的祖训宗规已然荡然无存。四面的盘山峻岭遮蔽了他们的眼界,信息的闭塞、交通的不便,也切断了他们和外界的通联和交融,又加剧了这场无知的荒诞悲剧以野蛮的方式继续上演。
事故发生在东北的一个极为偏僻的县城,县城中最为偏僻的村庄。在这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现代社会中稀缺的碧水青山,与礼崩乐坏的人文环境,极为不符。
追溯村史,祖上一位丧夫的老奶奶用篮子挑着几个幼儿,从山东出发的闯关东中途,路过这一片肥沃黑土,犁地开荒,停留生活。孩子长大后,逐渐形成了村落。
在 村内,从一个个至亲,又衍生为多个家族,从祖上追溯都是亲属友朋。祖上起于一枝,本应相亲相爱,而结果却相害相残,在言传身教之下,子辈们也加入其中,斗 争更甚。根据村里年长者的回忆,从建村起,到民风蜕变前,一直是民风淳朴、宗族礼教井然,族人也始终被认为是周边乡镇中最传统、憨厚善良的一批农民。在我 的童年记忆中,为村里自愿修路搭桥这样的乐善好施行为不胜枚举。
然而,近十多年来,风气每况愈下,几代祖先努力营建的乡村秩序毁于一旦,利益崇拜,砍树刨根,贪利图逸,不思进取,宗族约束力完全凋零,传统礼教全线崩裂。
我 经常在想,中国的多数乡村已被城市化的步伐碾压的“空心化”,很多人在为消逝的乡土文明而呼吁反思,这是因为它走的太快、把文明丢的速度过快。而我的故 乡,它却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因为笨重的身躯和闭塞落后,走的太慢了,本该为此庆幸。但不幸的是,它却走向了另一种根脉断裂的的病态极端。
几年来,我始终思考着“缘何至此”这个问题,可惜,至今不能得出那个最准确的答案,况且问题的原因也极为多元和复杂。现在,唯一能做的,以“零度情感”略记一二。 ——《财经》杂志
2016-02-14 21:4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