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礼从宜,使从俗。
——《礼记·曲礼(上)》
2017-12-01 01:10
#742#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qin)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qin)兽。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
2017-12-01 01:16
#743#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2017-12-03 04:11
#744#
有一天,生命从指缝里拼命钻,恳求你拉他一把,你使出浑身解数,却只能看他消亡在眼前。那种夜半梦回的无措足够让人痛不欲生。
2017-12-03 14:43
#745#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文化苦旅》
2017-12-03 15:00
#746#
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余秋雨《文化苦旅》
我们本为追求自身青春活力而远游,而一迈步却比任何人都显得苍老佝偻。
2017-12-03 15:03
#747#
建筑如同雕塑,是能够讲述文化和历史的一种艺术。——菲利普·歌德史密斯
2017-12-04 00:59
#748#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史记》
2017-12-04 01:21
#749#
世界上,轻松的道路往往越走越艰难,而艰难的道路往往越走越轻松。
2017-12-04 01:35
#750#
人一生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白岩松
2017-12-04 01:41
#751#
“雍正有苛刻之名,而乾隆行宽大之政。以求言诏观之,不以论寡躬缺失,大臣是非,至于罪台谏,可谓贤君矣。”——《朝鲜李朝实录》
2017-12-07 01:04
#752#
相貌堂堂歹心肠,
邋里邋遢宽肚囊。
2017-12-08 02:27
#753#
人们因为不同的利益和见解而分成不同的团体,是政治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古代的朋党之争与西方的政党政治有着相同的起源。但是,西方政党政治的前提是君权的虚化或者消亡,运作方式是竞争双方按明确的规则光明正大地较量。而在专制制度之下,大臣们分裂成不同的派别意味着统治效能的下降。——《饥饿的盛世》
2017-12-12 00:57
#754#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2017-12-12 17:48
#755#
其来不告去无词,两字平安报我知。
只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
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帷。
似昔慧贤曾入梦,尚余慰者到今谁?
——乾隆《御制诗二首》
2017-12-15 02:12
#756#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
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
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
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乾隆悼亡妻《御制诗二首》
2017-12-15 02:41
#757#
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乾隆《述悲赋》
2017-12-15 02:45
#758#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兮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乾隆
2017-12-15 02:53
#759#
齐年率归室,乔寿有何欢?
2017-12-15 02:56
#760#
惟彼陶唐 ,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书·五子之歌》
2017-12-16 11:27
END